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21日 20:18 2 admin

2018年,一位穿着笔挺西装的老人走进了深圳坂田华为总部。他不是别人,正是被称为“晶圆之父”的张忠谋。此行他并不是公事公办地寒暄,而是专程拜访任正非。

这场会面没有公开直播,也没有媒体跟拍,但会后传出的只言片语却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在这场看似普通的拜访背后,隐藏着中美科技博弈下的敏感神经,蕴含着两个科技巨头之间数十年交织的复杂关系。

两位年逾古稀的企业家,在那一刻终于面对面坐下。张忠谋开门见山,问出了一个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为何我们走的路如此不同?”任正非的回答简单却直击人心,“我们是穷人创业。”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这句朴素的话语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张忠谋为何在退休之际专程拜访任正非?两人同年创办企业,为何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科技道路?

1987年,一东一西,两家科技公司几乎同时诞生。那一年,华为在深圳顶楼塑料棚子下挂上了牌子,起步资金只有21000元,靠的是东拼西凑。

另一边,台积电则在台湾获得2.2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配套资源齐全,创始人张忠谋则是MIT毕业的机械博士,拥有丰富的行业背景。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从一开始,两人就站在完全不同的起跑线上。任正非是贵州偏远山村走出来的孩子,小时候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吃一口白面馒头”。大学毕业后当了基建工程兵,转业后又在深圳打工,人生起起伏伏,直到40多岁才白手起家,硬是扛起了“华为”两个字。

当时的华为,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背景,连办公地点都只是楼顶的临时棚屋。最初靠卖减肥药、消防器材勉强维持生计,直到接到一个小型交换机的代理业务,才算真正摸到了通信行业的门槛。

那时候的任正非,带着一帮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天天熬夜搞研发,连工资都发不出,只能打白条、分股份。而那时的台积电,已经稳步走上了资本化、专业化的道路。张忠谋从成立之初就立下规矩:只做代工,不做设计,绝不与客户竞争。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台积电靠这种“中立”姿态赢得了大量客户的信任,苹果、高通、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纷纷下单。1994年,台积电登陆纽交所,成为亚洲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半导体公司。而那时的华为,还在为第一代产品的量产发愁。

张忠谋的商业逻辑是稳定、可控、资本驱动;任正非的策略则是灵活、激进、靠死磕。华为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选择了最难走的路——自主研发。

从代理交换机起家,到自主开发通信设备,再到成立海思、研发芯片,靠一群出身贫寒、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硬生生啃下了技术这块硬骨头。任正非特别喜欢招那些家境一般、但有冲劲的大学生。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他认为这些人心里有饿狼一样的欲望,愿意吃苦、抗压强。哪怕工资发不出,也愿意跟着公司一起熬。他常对员工说:“别人不干,我们干;别人干不了,我们也干。”

而这种“穷人创业”的方式,恰恰成了华为最核心的文化。2000年4月,华为成立海思,从此走上了芯片自研之路。2014年,华为与台积电首次合作,推出了全球领先的封装芯片“鲲鹏”,成为台积电继苹果之后的第二大客户,贡献了台积电8%的年营收。

那是华为和台积电关系最紧密的阶段,也是张忠谋与任正非见面的背景。张忠谋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感谢华为多年合作,二是希望台积电未来还能继续得到华为的订单。这次会面被外界称作“一代芯片教父和一位通信狂人的对话”,却也注定是最后的告别。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因为不久后,美国开始对华为极限打压。2020年9月15日,台积电迫于外部压力,停止为华为代工芯片。这意味着,华为被彻底切断了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渠道。而台积电则开始向美国靠拢,大量投资在美国设厂,逐渐显露出“美积电”的倾向。

尽管如此,华为并没有垮。在最艰难的几年里,华为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的步伐。2024年9月发布三折叠手机,2025年又推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MateBook Fold,标志着华为在高端硬件上的创新已走在世界前列。

华为的坚持,是靠一代代奋斗者用汗水拼出来的。任正非几十年来持股比例从未超过1%,把公司大部分股份分给了十几万名员工。从白条到分红,从分红到持股,真正让奋斗者成为公司的主人。这种机制,不是资本推动,而是信任堆砌。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相比之下,台积电从一开始就走了资本市场的道路。它的成功更多来自于专业分工、制度设计和全球资源,而华为的成功,则是一次又一次技术攻坚战的结果。一个靠资本,一个靠技术;一个靠模式,一个靠信念。

张忠谋和任正非的差别,不是理念的问题,而是出身决定了路径。张忠谋可以安心做好代工,因为他站在高起点,有资源、有背景、有技术储备。而任正非只能一头扎进黑夜里摸索技术,靠的是一股子不服输的劲。

一个是资本的结晶,一个是苦难的产物。华为不上市,不是因为不懂资本,而是因为任正非始终坚持“不能让资本绑架技术”。他要做的是能真正顶住风险的民族企业,而不是一个逐利的资本机器。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即便是在孟晚舟被非法扣押的三年里,华为也没有停下脚步。当她回国说出那句“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时,很多人才明白华为的“为”,不仅仅是技术的为,更是中华有为的“为”。

张忠谋和任正非,两人都成功了,但方式不同。一个像是穿着西装走上讲台的教授,一个像是背着背包翻山越岭的战士。前者靠的是布局和规则,后者靠的是意志和韧性。

张忠谋退休之后,台积电越走越美式,华为却越发坚定自主创新的道路。在合作终止后,华为没有对台积电多加指责,而是默默加快国产芯片的研发。如今,华为已掌握了从操作系统到芯片设计的完整生态,正努力打造一个没有美国技术的中国方案。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这场科技长跑,华为虽然起步晚、跑得累,但正在逐步追赶。任正非曾说:“我们只是穷人创业。”但正是这份穷人的坚韧、执着和韧劲,才让华为走到了今天。

张忠谋与任正非的故事,是两种企业成长路径的缩影。一个靠资本,一个靠信念;一个选择稳定,一个不断突破。而在这场科技竞赛中,真正撑起未来的,恰恰是那些在苦难中磨砺出的技术与精神。

信息来源:

华为新物种来了,开箱首款「鸿蒙折叠电脑」

2025-05-19 18:57·界面新闻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