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一次性餐具是否安全?新黄河记者联合济南大学实验室检测出部分餐具含少量有害物质长链烷烃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06日 21:00 0 aa

日前,“34岁男子日均点外卖2.5次患上了终身疾病”登上热搜引发全网关注。专业人士称,部分外卖盒在65摄氏度以上会释放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影响健康。由此,公众对塑料餐具的安全性产生担忧。近日,新黄河记者购买了三种不同材质的一次性餐具,并联合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能源课题组,通过模拟真实使用场景,实测其在高温、长时间存放等条件下的有害物质释放情况。

实验检测到有沸水样本中含有害物质长链烷烃

实验前,记者在市场随机采购三款主流材质,包含“PP5”(5号聚丙烯)、“PS6”(聚苯乙烯)及稻壳纤维+聚丙烯3种材质。其中“PP5”材质选用了两种价格不一的餐盒,共5个样本。

随后,记者来到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能源课题组,在博士生李超的帮助下,实验采用模拟外卖使用场景的方式,将100℃沸水分别注入餐盒后常温静置30分钟左右。之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检测各自的溶出物。

一次性餐具是否安全?新黄河记者联合济南大学实验室检测出部分餐具含少量有害物质长链烷烃

常温静置后,李超正在取样

实验数据表明,在标注“PS6”材质餐具的溶出物中,检测到少量长链烷烃。李超介绍,长链烷烃在塑料制品中主要通过添加剂形式存在,广泛用于塑料加工。“实验证实,“PS6”材质餐具接触100℃沸水10分钟左右便开始释放长链烷烃,迁移量与温度正相关。”李超表示,这种材质耐温性不能超过65℃,尽管释放的有害物质含量较低,但对人体健康有害,建议大家避免使用该材质的餐具食用热食。

一次性餐具是否安全?新黄河记者联合济南大学实验室检测出部分餐具含少量有害物质长链烷烃一次性餐具是否安全?新黄河记者联合济南大学实验室检测出部分餐具含少量有害物质长链烷烃

常见的一次性“餐具四件套”为“PS6”材质

耐120℃高温的“PP5”餐盒长时间接触油脂易加速有害有机物的释放

记者查询发现,PS(聚苯乙烯)材质的一次性餐具主要包括一次性泡沫餐盒、一次性餐盘等,常见于外卖包装和快餐服务场景。目前市面多数外卖餐盒已转向PP材质(安全可微波加热),PS材质产品逐渐减少。

日常消费者经常接触盛装米线、麻辣烫类的透明外卖盒主要为“PP5”,即标注“微波炉适用”的5号聚丙烯餐盒,该材质化学稳定性强、耐高温。在本次实验中,这种材质不同价位的2种餐盒未检测出有害物质。但专家提醒,“PP5”也仅能保证有害化学物质迁移量符合安全标准,但高温下仍可能导致低聚物的迁移释放。

一次性餐具是否安全?新黄河记者联合济南大学实验室检测出部分餐具含少量有害物质长链烷烃

“PP5”材质标志

李超介绍,因当前实验仪器以及系统实验方法的限制,课题组无法支持对外卖盒中热油进行检测。但从材料学角度分析,“pp5”材质餐盒接触高温油脂类食物会加速添加剂和低聚物等有害物质的迁移,常见有机物包括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有害。李超表示,“长期使用塑料材质的餐具无论是对自身健康还是环境保护,都会造成负担,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纸质或铝箔材质的一次性餐具。”

记者:曲珈熠 摄像:冯松豪 剪辑:冯松豪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