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南岳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神话与航天的千年对话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7日 09:47 0 admin

■全媒体记者 文/许珂 图/张志伟 周围

在华夏文明的星河中,南岳衡山作为“火神祝融”的驻地,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火的原始敬畏。而今,这座浸润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名山,以一座极具未来感的建筑——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架起了神话传说与现代航天科技的桥梁,摇身一变成为国内首个以火星探测为主题的沉浸式科普教育基地。

南岳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神话与航天的千年对话

▲祝融号火星车。

踏入场馆一楼“火星登陆大厅”,神舟十三号返回舱与航天服实物即刻映入眼帘。返回舱采用钟形设计,伞舱盖的耳片结构巧妙消除再入大气层时的第二配平点。

为何飞船发射时不燃烧,返回时却烈焰缠身?原来,发射时受引力限制需逐步加速,而返回时在真空环境已积累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剧烈压缩空气并摩擦,致使表面温度飙升至上千摄氏度。为此,返回舱表面覆盖由玻璃纤维与合成树脂制成的烧蚀材料,通过蒸发升华带走热量;三层舷窗结构中,双层钢化玻璃保障承压密封,外层防热玻璃隔绝高温,全方位守护舱内安全。

一旁陈列的长征火箭家族模型,也蕴藏着丰富的航天知识——以长征五号为例,其芯级直径达5米,起飞推力超1000吨,采用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相比传统推进剂更环保且能量密度更高,正是这些“大力士”,一次次托举着中国航天器奔赴浩瀚宇宙。

南岳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神话与航天的千年对话

▲火星登陆大厅。

穿过火箭展示区,1:1复原的天和核心舱则是场馆的焦点。步入其中,参观者能直观看到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科普展板:通过冷凝水回收、尿液再生等技术,空间站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回收率高达95%以上;舱内的环境控制设备可精准调节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湿度,模拟出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

展厅中的“祝融号”火星车同样亮点十足。这辆以火神之名命名的探测车,搭载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等6大科学载荷,深入探测火星奥秘。其传回的数据证实,火星土壤中富含氧化铁,正是这些物质赋予火星标志性的红色外观。

沿着楼梯登上二楼,“火星家园”展厅以电影级置景震撼登场。

在火星生活舱内,通过先进的模拟装置,人们能体验到火星表面约为地球三分之一的重力环境。这背后的科学原理是:火星质量仅为地球的11%,半径约为地球的53%,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表面重力加速度自然远低于地球。

南岳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神话与航天的千年对话

▲1:1步入式天和核心舱。

太空农场展示区里,各种适应火星环境的植物模型旁,科普屏详细介绍着水培技术、人工光照系统等星际农业核心科技——科学家发现,利用LED红蓝光谱模拟太阳光,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可让生菜、土豆等作物在火星环境中高效生长。

动感飞行影院无疑是馆内的一大王牌体验项目。160度包裹式巨幕搭配超6K裸眼3D效果,结合定制的震撼星际影片,让游客仿佛驾驶着宇宙飞船穿梭星际。影片中展现的火星大峡谷——水手号峡谷,长度超4000公里、深度达7公里,是地球上科罗拉多大峡谷的10倍;而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分布着约50万颗小行星,它们受木星引力扰动,轨道复杂多变,这些宇宙奇观背后的科学知识,在观影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位观众。

从古老神话到现代航天,从仰望星空到探索宇宙,南岳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不仅是科普教育的殿堂,更是一座承载着人类探索精神的桥梁。在这里,文化与科技交融,梦想与现实碰撞,等待着每一位怀揣好奇与探索欲的游客,共同开启一段难忘的星际探索之旅。(编辑:梁丽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