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告别“烧钱”时代!外卖平台同步叫停“0元购”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05日 18:48 3 admin

2025年8月1日,中国外卖行业迎来历史性转折点。美团、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京东外卖三大平台罕见同步发布声明,共同承诺“规范促销行为”“抵制恶性竞争”,明确叫停“0元购”等极端补贴活动,标志着持续数月的“外卖补贴大战”正式落幕。

这场由资本驱动的价格战曾席卷全国,引发商家在盈亏间挣扎、骑手超负荷、行业生态失衡等连锁反应。在监管介入与行业反思的双重压力下,平台竞争重心正从“烧钱抢市场”转向“服务与生态建设”。

价格战始末:从“三国杀”到集体刹车

2025年2月,京东以“百亿补贴+骑手五险一金”策略高调进军外卖市场,打破美团、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正式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上销量突破百万。4月,阿里整合饿了么推出“淘宝闪购”,并开启第一波“饿补超百亿”活动抢占市场;美团则紧急升级“闪购”品牌迎战,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7月5日,美团推出“0元购”活动,用户可免费领取奶茶等商品,选择外送需要满一定额度并支付配送费,选择到店自取则完全免费。当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APP一度瘫痪。

淘宝闪购7月2日宣布的500亿元补贴计划。7月5日,阿里内部代号“淮海战役”的百日闪购增长计划迎来第一个冲单日,内部预期单量站上7000万单;7月8日,京东外卖宣布正式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真金白银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让其销量破百万。平台呼吁:“好生意,不靠烧出来,更不靠刷出来。可持续,才是真增长。”

至此,消费者当时将每周六称为“疯狂星期六”,大额券引发全民“薅羊毛”热潮。在巨额补贴的刺激下,外卖市场订单总量从年初的日均1亿单,增长至7月中旬单日约2.5亿单。

从媒体报道来看,这场外卖大战也引发了行业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商家在爆单与盈亏间挣扎,陷入“订单增、利润降”的困境;骑手端订单激增让收入增加,但部分骑手工作强度骤升也面临过劳风险。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大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小毅认为,补贴大战与“反内卷”存在明显矛盾:过度聚焦低价竞争,会导致资源集中于流量争夺而非服务升级,挤压商家利润空间,也可能忽视骑手权益保障,与“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导向相悖。

“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等平台联合抵制恶性竞争的声明,既是对外卖行业无序补贴现状的回应,也是对政策监管压力的主动调整。”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表示,这一举措试图通过规范促销行为、减少价格战依赖,推动行业从“比补贴”回归到“比品质”和“比服务”的理性竞争轨道。

监管介入与行业反思:价格战为何不可持续?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已经约谈了三大平台,明确要求避免“以补贴扭曲竞争秩序”,自查价格是否低于合理成本。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此后,媒体连续发文评论价格战“没有赢家”,导致“行业陷入花钱买吆喝、有量无价的困境”。

浙商资产研究院总经理冯毅在发布的文章中指出,外卖平台间的补贴大战为一场典型的消耗战博弈。各方竞相投入巨额资金,期望通过价格优势压垮对手,企图主导或独占市场。然而,这种策略深陷于经济学困境:补贴直接吞噬平台利润。部分行业数据显示,高峰补贴期单均补贴额可达订单金额的20%以上,远超正常营销费率。持续的烧钱模式,对平台的现金流健康与长期盈利能力形成了严峻考验。“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亟须超越依赖补贴的低维竞争。平台竞争核心应从价格战转向效率战与体验战。”

8月1日上午,美团、饿了么、京东先后在官方渠道发布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其中,美团在声明中称,将坚决规范促销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行业秩序,促进各方互利共赢。饿了么承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坚决抵制恶性竞争、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合作促进生态共赢。京东也承诺,规范补贴行为、抵制恶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互利共赢。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此次各家声明反映出中国平台经济开始反思并试图摆脱“内卷”,其成功与否将决定未来几年的行业格局。反内卷并非反对竞争,而是反对将竞争能量过度消耗在互相倾轧的低水平重复上。

值得留意的是,不仅监管部门,各方也在广泛呼吁停止“内卷式”竞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倡议书,提出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中国烹饪协会也发布倡议书,抵制“内卷式”竞争,共建健康、有序、公平的餐饮市场秩序。

行业里,在多方推进下,平台营销已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据媒体报道,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体仍在持续进行,且商家仍然需要承担较大比例的补贴成本。

陈礼腾认为,在具体执行层面或面临挑战。首先,“成本”边界模糊,“低于成本价”的认定标准未统一,平台可能利用跨业务补贴规避监管。此外,“变相强制”风险依存,即明面禁止强制,但算法推荐规则和流量分配机制仍可能隐性地迫使商家降价。

针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政策也有所考虑,并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总局8月2日消息显示,7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并施行《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的收费行为,并鼓励平台根据自身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服务特点。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认为,互联网平台的新一轮竞争不该是“资本消耗战”,而应该是 “合规效能战”。监管不是为了抑制创新,而是引导行业形成“降本增效→体验升级→商业正循环”的健康模式。行业从“零和博弈”走向“商业向善”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零售业效率革命的标杆。

这场由资本内卷引发的狂欢,或将在监管重拳与行业自律中画上句号。当“0元奶茶”的喧嚣散去,平台竞争正式步入理性——胜负不再取决于谁烧钱更猛,而在于谁能平衡用户体验、骑手保障与商家盈利。短期阵痛难免,但唯有告别“虚假繁荣”,即时零售的万亿市场才能真正健康生长。

综合自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等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