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机械晨报 | 力劲涉足镁合金人形机器人领域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05日 17:11 0 aa

Part.1

企业新动向

拓斯达全球研发总部基地正式启用

近日,拓斯达全球研发总部基地正式启用,坐落于“东莞硅谷”——松山湖科学城核心区,设立研发中心、具身智能实验室、环境可靠性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等多个高质量、高标准实验室,这是继智能设备总部基地成功投产后,2025年又一发展新起点。(拓斯达科技)

昊志机电2025上半年业绩出炉,净利润增长45.08%

7月29日,昊志机电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14.21%;归母净利润6338.24万元,同比增长15.41%,扣非净利润4421.5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5.08%,业绩表现稳健且核心业务动能凸显。主轴业务是昊志机电的基本盘,上半年受PCB与AI需求双重驱动,主轴类产品营收4.54亿元,同比增长27.1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4.56%,成为最大增长引擎。另外,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业务表现亮眼,上半年实现收入1221.03万元,同比激增127%。(维科网工控)

力劲携手赛博格等4家战略合作伙伴,共研镁合金人形机器人

7月27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这一全球科技盛会上,力劲集团携手深圳赛博格机器人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镁铸轻量化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苏州赛翡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镁合金人形机器人联合研发项目,开启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制造的新纪元。(力劲集团)

吹响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新号角!科达利实业与楚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5日,新能源产业链再迎重磅合作。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成总金额超过百亿元的电池精密结构件长期采购合作。根据协议,科达利将向楚能新能源供应超过100亿元的产品规模,确保完成楚能新能源的供应量需求,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将通过多元化、多模式、多平台的合作方式,以结构件作为战略切入点,建立稳定、牢固、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能源电池行业发展。(科达利实业)


Part.2

政策实时知

广东印发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

近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广东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制造业企业具体指在广东省内注册的企业,工商登记行业类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C制造业”项下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具体指在广东省内注册的,申请贷款贴息时处于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资格根据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相关政策文件中的有关要求确定,以省科技厅财政厅、税务局相关名单为准。

细则提出,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政策执行期内单笔贷款合同可享受不超过1年贴息,同一笔贷款项目在贴息年度内获得的各级财政贴息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贷款利息支付总额。省财政年度贴息对应的贷款总规模,控制在2000亿元以内,三年总规模6000亿元,额度用完即止,达到上限后不再接受新增的银行贴息申请。自印发之日起实施,至2027年12月31日截止。(南方网)

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数智技术在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带动机械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供应链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到2030年,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实施方案》从机械工业自身数字化转型和赋能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两个方面,围绕智能装备、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三大领域”,实施“四大行动”,提出12项重点任务。一是在机械工业自身数字化转型方面,聚焦产品智能化和生产过程数智化两大领域,着力解决自身数字化转型难题。提出智能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部件攻关,推动整机集成创新,加快智能装备推广应用。提出智能制造扩面普及行动,加快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协同推进链式数字化转型,引导区域整体数字化转型。二是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聚焦应用场景和新模式新业态创新,不断拓展装备产品应用边界,为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大装备支持保障。提出智慧服务拓展提升行动,提升装备服务功能,培育智慧服务场景,挖掘装备数据价值。三是聚焦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提出基础支撑强化夯实行动,完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确保转型任务落地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


Part.3

数据有话说

我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介绍,自2015年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一系列科技创新突破。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

产业发展方面,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

北京、上海分别成立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安徽、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均成立省级机器人创新中心。

应用场景方面,工业机器人已应用于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国际数据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出货量占比高达84.7%,规模优势明显。(人民网)

8.9%、11.9%、45.3%,增长!“数”览“两新”成效 制造业“高端化”稳步推进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两新”政策成效明显。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制造业“高端化”也在稳步推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同时,创新产业持续壮大。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保持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幅均达到10%左右,反映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上半年,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延续2024年以来较快增长势头。(央视网)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