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下一个万亿风口?资本大佬徐文博:工业无人机已踩爆油门

今日新闻 2025年07月26日 22:00 0 aa

你以为无人机还只是公园里小孩玩的玩具?还是朋友圈晒航拍的工具?醒醒!现在的无人机已经穿上工装、扛起工具箱,在你看不见的高空忙着赚大钱了。最近博华资本老板徐文博放了个大招:低空经济已经到了“炸药包插雷管”的爆发前夜,而工业无人机就是那个最先点燃引线的“导火索”。这可不是大佬吹牛皮,5亿真金白银砸向云圣智能的D轮融资,背后藏着一整套“政策松绑+技术成熟+需求爆棚”的财富密码。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这低空里到底飘着多少钱?普通人怎么跟着资本大佬喝口汤?

下一个万亿风口?资本大佬徐文博:工业无人机已踩爆油门

下一个万亿风口?资本大佬徐文博:工业无人机已踩爆油门


一、低空经济:从“PPT概念”到“真金白银”,就差这临门一脚

过去聊低空经济,总有人觉得是“画大饼”——不就是无人机送个外卖、载人飞两圈吗?但徐文博一句话点破本质:现在的低空经济已经不是“能不能飞”的问题,而是“怎么飞着赚钱”的问题。你看啊,政策上,以前无人机上天得层层审批,现在多地试点直接划了“工业作业空域”,相当于给电力巡检、测绘这些“打工人无人机”发了“通行证”;技术上,动力电池续航从1小时提到3小时,飞控系统比老司机还稳,机器坏在天上的概率比你手机死机还低;需求端更狠,电力公司、测绘院已经把无人机写进采购清单,每年不买几台都交不了差。这“三驾马车”一拉,整个行业就从“实验室阶段”冲进了“生产线阶段”。

最关键的是钱开始动了。以前投低空经济,投资人还得捏着鼻子看技术报告,现在直接看合同金额——某无人机公司老板说,去年签的单子比前五年加起来还多,今年干脆租了整层楼扩产能。徐文博透露,头部企业已经摸到了Pre-IPO的门槛,意思就是:三年之内,A股大概率会出现“无人机茅”“低空宁王”这类新巨头。到时候你再想上车,可能就得追高了。

二、工业无人机:低空经济里最能打的“打工人”,已经开始领高薪

为啥徐文博偏偏盯着工业无人机不放?你对比一下就懂了:消费级无人机还在卷“像素高不高”,工业级已经靠“干脏活累活”闷声发大财。电力巡检以前靠人工爬塔,老师傅一天爬3个塔就累瘫,现在无人机10分钟扫一个塔,数据直接传到电脑出报告;测绘行业更别提了,以前扛着仪器翻山越岭,现在无人机飞一圈,三维地图自动生成。这些活儿不仅刚需,而且甲方爸爸不差钱——电力巡检关系到电网安全,测绘数据关系到工程质量,价格敏感度极低,简直是“现金奶牛”赛道。

博华资本投的云圣智能就是典型例子。这家公司不只会造无人机,还搭了“全自动机场”和“智能吊舱”,相当于给无人机建了个“无人驿站”——机器自己起飞、充电、换电池,24小时连轴转。更狠的是软件算法,别人拍的是照片,它直接出“问题诊断报告”,比如哪个绝缘子有裂纹、哪根电线老化了,比老专家还准。现在它在电力巡检领域的市场份额排前三,智慧城市项目也接到手软,业绩爆发期已经来了。你想想,这种“硬软一体”的公司,既有硬件护城河,又有软件赚钱能力,资本不追它追谁?

三、资本大佬的“钞能力”:不追风口追“风口前的猪饲料”

现在的低空经济投融资有多火?徐文博说,主机厂(造无人机整机的)估值已经炒到“踮脚够不着”,融资金额动辄几亿几十亿。为啥?地方政府太爱这类“链主企业”了——你在我这儿建厂,能带来GDP、税收和产业链配套,我当然愿意砸钱。但聪明的财务投资已经悄悄“绕后”,开始给上游零件厂“喂饲料”。

这就好比做蛋糕:主机厂是蛋糕胚,看起来大,但面粉、奶油、水果这些上游材料才是决定蛋糕好不好吃的关键。徐文博透露,博华资本已经在材料、零部件、生产设备这些“卡脖子”领域布了局。你想啊,无人机的电池以前靠进口,现在车规级电池企业转个身就能做;飞控系统脱胎于军工技术,稍微改改就能民用。这些“跨界选手”本来就有技术底子,现在无人机需求一爆发,直接变成“第二增长曲线”,估值还没被炒高,这不就是捡漏吗?

有人担心:现在PE(市盈率)这么高,会不会站岗?徐文博的逻辑是“看PEG不看PE”——只要公司每年能赚更多钱,现在贵点怕啥?就像云圣智能,今年营收可能翻番,那5亿投进去,说不定明年就回本了。当然,这不是让你闭着眼买,得看清楚:是真有订单还是靠补贴过日子?是独家技术还是跟风模仿?

四、普通人的“低空财富密码”:别盯着无人机,先看看这些“卖水人”

可能有人会问:我没钱没技术,咋蹭这波红利?其实不一定非买股票、投基金。你想想,无人机上天得靠数据服务吧?那做空域管理软件的公司是不是有机会?机器要维修保养吧?那无人机维修培训是不是门生意?甚至给无人机机场做钢结构、卖充电模块的小厂,都可能被产业链带动起来。就像当年新能源汽车火了,卖锂电池材料的企业先赚翻,低空经济也一样,“卖水人”往往比“挖金人”更稳。

当然,风险也得警惕。徐文博特意提醒:现在有些公司靠“讲故事”把估值炒上天,实际连个稳定订单都没有。怎么分辨?记住三个词:刚需、闭环、现金流。电力巡检、测绘这种政府和国企的采购,就是“刚需”;能自己造机器、出数据、卖服务,就是“闭环”;账上躺着预收款而不是应收账款,就是“现金流”。符合这三点的,就算短期波动,长期也差不了。

五、三年后,你抬头看见的可能不是鸟,是“空中打工人”

徐文博预测,三年内低空经济会出现一批上市公司,到时候你打开炒股软件,可能会多出一个“低空经济板块”。而我们的生活也会悄悄改变:高压线坏了,无人机10分钟定位故障点;城市测绘,以前半个月现在半天搞定;甚至你家小区的安防,都可能是无人机24小时巡逻。这时候你再回头看今天5亿的融资,可能就像当年看宁德时代的Pre-IPO轮——“原来我和财富自由就差一个涨停板的距离”。

最后说句实在话:任何新兴产业爆发时,都会有泡沫,但泡沫底下一定有真金。低空经济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长翅膀的骆驼”——它背着工业刚需、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这三大包袱,飞不快但飞得稳。现在跟着徐文博这样的资本大佬,看懂“工业无人机先爆发、上游零件跟着涨”的逻辑,就算不能财务自由,至少能在饭桌上多吹点有水平的牛。记住:机会永远留给那些把“看不懂”变成“看明白”的人,而现在,低空经济的说明书就摊在你面前。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