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3位科学家凭"点击化学"拿下诺奖,改写药物研发规则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07日 05:42 0 aa
3位科学家凭"点击化学"拿下诺奖,改写药物研发规则

202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一项听起来就很"简单"的突破——"点击化学"。卡罗琳·贝尔托齐、K.巴里·沙普利斯和莫滕·梅尔达尔三位科学家,用一套像"搭乐高"一样的化学方法,彻底改变了人类创造复杂分子的方式,让原本需要"精雕细琢"的化学合成,变成了能"咔哒"一下快速拼接的高效过程。


让化学告别"海底捞针",沙普利斯的"极简主义"革命


提起化学合成,很多人会想到密密麻麻的试管、反复调试的反应条件,以及在无数副产物中艰难寻找目标分子的过程。而沙普利斯在21世纪初提出的"点击化学"概念,直接颠覆了这种传统思路。


这位曾两度斩获诺奖的科学家认为:复杂分子的合成,不该是"大海捞针",而应像拼乐高——用预先设计好的"分子积木",通过简单可靠的反应快速拼接。就像乐高积木的凸起和凹槽总能精准契合,点击化学要求参与反应的分子构件必须"彼此专属":它们只会和目标伙伴反应,不会与其他分子"纠缠",而且反应效率极高,几乎不产生无用副产品。


这种"极简主义"的化学思路,一下子解决了传统合成的两大痛点:步骤繁琐和副产物过多。打个比方,过去合成一种复杂药物分子可能需要20步反应,每步都要分离提纯,最终产率可能不到5%;而用点击化学,可能5步就能完成,产率能提升到90%以上。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点击反应"成了制药业的"加速器"


沙普利斯提出概念后,莫滕·梅尔达尔与他各自独立找到了实现"点击"的关键反应——铜催化的叠氮-炔烃环加成反应。这个听起来复杂的反应,核心却很简单:两种特定分子在铜离子的"撮合"下,会像按扣一样迅速结合,形成稳定的六元环结构。


这个发现让点击化学从理论走向应用。如今,在制药领域,科学家们用这种方法快速拼接药物分子:比如给抗癌药物装上"靶向导航",让它精准找到癌细胞;或是合成疫苗时,用点击反应高效连接抗原与载体蛋白。相比传统方法,点击化学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还让药物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小。


让化学走进活细胞,贝尔托齐的"生命级"突破


如果说沙普利斯和梅尔达尔解决了"在试管里搭乐高"的问题,那么卡罗琳·贝尔托齐则把这套技术搬进了更复杂的"生命实验室"——活体细胞。


她发现,传统的点击化学反应需要铜离子催化,但铜对细胞有毒性,无法在生物体内使用。于是,贝尔托齐发明了一种"无铜点击化学":利用细胞内天然存在的分子(如唾液酸)作为"积木",让它们在活细胞表面自发完成"点击"反应。


这项突破就像给科学家装上了"细胞显微镜":他们可以用荧光分子标记细胞表面的聚糖(一种关键生物分子),实时观察聚糖在细胞通讯、病毒入侵、癌症转移中的作用。比如,研究HIV病毒如何通过聚糖伪装自己进入细胞,或是找到癌细胞表面特有的聚糖作为"靶点",开发更精准的抗癌疗法。


从改变实验室的合成方式,到加速新药研发,再到揭示生命活动的奥秘,点击化学用"简单"的力量推动着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创新。正如诺奖委员会评价的:"它不仅是一种化学方法,更重塑了人类对分子构建的认知——复杂源于简单,创造始于联结。"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