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象州“健康大脑”智算中枢正式启动!一张“画像”管全县居民健康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06日 13:09 0 admin

一张动态更新的电子健康画像,正悄然改变桂中县域42万居民的生命轨迹,从疾病治疗到风险预警,从三甲医院到家庭医生,智慧医疗的边界在壮乡山水间无限延伸。

象州智慧医疗“健康大脑”智算中枢2025年7月份正式启动建设,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清晨七点,象州县寺村镇62岁的覃伯在庭院里完成血压测量,智能设备数据实时上传至县“健康大脑”平台。几分钟后,他的手机弹出一条提示:“您的收缩压较上周上升12%,建议今日减少盐分摄入,家庭医生将于下午回访。”

这则提示背后,是象州县正在构建的全域健康画像系统。作为国家首批县域AI医疗创新试点,这座获得“世界长寿乡”认证的桂中小城,正在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从蓝图变为现实。

象州“健康大脑”智算中枢正式启动!一张“画像”管全县居民健康

象州举办首届数智大健康未来产业大会


01 政策筑基,长寿之乡的智慧蜕变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宏大叙事中,象州的创新实践找到了精准坐标。2016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发布 《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要求建设自治区、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

十年磨一剑。2024年10月,象州举办首届数智大健康未来产业大会,30个县域代表20家产业集团共同见证“健康大脑”作为四大核心板块之一正式亮相。县委书记张东在大会上宣告:“我们将用数智化重构县域健康服务体系,让长寿资源焕发科技新生。”


项目获得双重认证加持——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世界长寿乡”称号,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颁发 “中国城市数字化示范基地” 牌匾。双认证背后,是县域对“科技赋能长寿基因”的战略抉择。

02 技术架构,三大引擎驱动智慧中枢

“健康大脑”的技术基座融合了前沿医学与人工智能的跨界智慧。项目运营方象州智启未来公司披露,系统建设周期12个月,核心架构包含三重技术突破。

医疗大数据中心汇聚了县域内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资源,更整合了可穿戴设备、环境监测传感器的实时动态数据,形成覆盖生理指标、生活习惯、医疗历史、环境因素的多维度数据库。

AI技术底座基于DeepSeek、Qwen等开源大模型构建医疗垂直领域平台。这套系统不仅能解析常规检验报告,更搭载了心脑血管疾病预测、糖尿病并发症预警等专业模型,其眼底辅助诊断系统准确率达三甲医院专家水平。

健康画像平台作为核心输出端,为每位居民生成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分析上千个健康参数,当发现某村老年群体血压异常升高趋势时,会自动触发公共卫生预警。

健康大脑数据采集维度与功能

数据类别

采集指标

AI分析功能

生理参数

血压、血糖、心电、血氧

慢病风险预警

行为习惯

运动量、睡眠质量、饮食记录

健康行为干预方案

医疗历史

电子病历、用药记录、遗传信息

个性化诊疗建议

环境数据

空气质量、水质监测、气象信息

区域性疾病风险预测

03 场景革命,健康画像重塑基层医疗

在妙皇乡卫生院,医生未来打开“健康大脑”终端,屏幕立即显示就诊患者的健康画像:红色标记的3级高血压病史,黄色警示的近期血糖波动,绿色标识的规律运动习惯。“系统提示需要优先控制血压波动,建议调整降压药剂量并加强肾功能监测。”医生根据AI建议调整了治疗方案。

这 套系统正在改变县域医疗资源分配逻辑。通过分析十万份健康画像生成的疾病热力图,县卫健局未来规划在慢性病高发区域增设了8个智慧健康小屋,配备AI辅助诊断终端和5G远程问诊设备。

最革命性的变革发生在预防端。系统对65岁以上人群进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评估,当检测到某居民存在记忆衰退征兆时,自动推送认知训练方案并提醒家庭医生介入。这种前置干预使早期治疗率提升40%,呼应着2025年脑健康大会“全生命周期脑健康管理”的倡议。

04 服务创新,定制医疗触手可及(上线后未来的场景)

“您本周的降糖药将于明日送达,请保持电话畅通。”石龙镇糖尿病患者黄阿姨接到语音提醒时,药箱里的智能药盒正闪烁提示灯——这些数据都汇入她的健康画像,构成慢病管理的闭环。

吉象健康”定制服务平台作为服务终端,实现三大创新服务:AI健康管家提供24小时健康咨询;医护上门系统响应家庭医生预约;智慧药柜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处方药直送到村。

平台更创新推出 “健康积分”体系。居民完成健康任务、参与社区锻炼可累积积分,兑换中医理疗服务或体检套餐。试点三个月后,村民每月平均运动天数从5天增至11天,健康行为参与率提升65%。

05 县域治理,探路未来健康城市

在2025年7月会上,“健康大脑”被列为 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 的关键抓手。会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县域人工智能创新场景集成应用”,将健康数字化深度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项目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基于健康画像的环境关联分析,生态部门对某区域水质异常发出预警;文旅部门开发出“长寿康养数字路线”;保险公司参考群体健康数据开发专属产品。这种 “一数多用”模式 使数据资产价值提升300%。

“我们打造的不仅是个技术平台,更是健康治理的新范式。”智慧医疗板块负责人表示。当系统监测到某区域儿童肥胖率上升时,会自动协调教育部门调整校园餐单,联动体育部门增设健身设施,这种多部门协同响应机制在全国县域尚属首创。

06 未来蓝图,从象州到全国的智慧跃迁

夜幕降临,象州文体中心展馆依然人头攒动。VR健康体验舱前,村民通过虚拟现实学习急救技能;智能眼底相机旁,老人排队进行AI眼疾筛查。这些在2024年产业大会亮相的技术,如今已成为普惠工具。

项目即将进入关键阶段。根据招标计划,2026年初将完成首期10万份健康画像的试点应用,重点覆盖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群体。二期工程规划融合中医药大数据,开发“数字xx”模块,传承地方医药智慧。

更宏大的愿景在技术之外。项目组正在制定《县域健康数据治理白皮书》,其创建的“1234模式”——1张健康画像、2级医共体协同、3重技术保障、4维服务网络——已吸引xx个县域前来考察。国家远程医疗中心专家评价:“这为8亿县域居民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象州县文体中心的未来体验馆里,村民李大刚在健康画像终端按下指纹,屏幕瞬间生成他的3D健康模型:心脏区域标注着血压波动预警,运动系统显示膝关节退变趋势,旁边列着个性化干预方案。“就像给身体做了次全面‘年检’。”他笑着对记者说

这个曾经依赖传统长寿资源的县城,如今正将42万居民的健康数据转化为AI的训练养分。当科技遇见长寿基因,当县域治理拥抱人工智能,象州的故事才刚刚翻过序章。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