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越南邮报》8月5日文章,原题:约4000名旅客搭乘“中国-越南”国际列车根据越南铁路总公司数据,截至7月底,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已运...
2025-08-07 0
看到一篇奇文,与大家共赏。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互联网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指点江山,预测未来,以为自己“得道”了。
实际上他们只是满足自己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虚荣心而已。
在十来年前任正非有个讲话,其中提到了特斯拉和宝马的例子,并给出观点,“大公司不是会必然死亡,不一定会惰怠保守的。否则不需要努力成为大公司。”
这个讲话传出去后就引发了热议,其中有人就提出了严厉批评,质疑任正非的思想认识,乃至想要告诉任正非应该怎么做企业。
下面我们看他是如何“炮轰”的。
任总老矣,华为危矣?在网络上,总有人想教任正非如何去做企业
首先,作者认为任正非对于特斯拉的理解是肤浅的,任正非对于颠覆性创新的理解更有着本质上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很可能会是华为倾覆的伏笔。
以此标准,从华为的增速、市场成熟度,我认为华为正在走向死亡,我甚至可以危言耸听地说:华为已死。
我有一个不好的预感:任总老矣,华为危矣! 任总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如何做到不必然死亡”,却处处透露出华为正浑然不觉地走向“必然死亡”。
作者提到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的例子,在他看来,2013、2014年时候的华为也如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一样,“如果这些巨头都会死,凭什么华为不会死?论管理,它们哪个落后华为?论技术,哪个又不比华为更领先?至于全球化,哪个不比华为做得好?……华为一定会死亡,而且华为正在走向死亡,甚至有可能它会比我们所预料的死得更早。”
除了案例之外,作者主要的论据就在于任正非对颠覆性创新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偏差。他认为任正非有认知盲区,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有误解,华为以“延续性技术”为导向的跟随战略在破坏性创新环境中注定是无以为继。
这让我想起了任正非的一句话,“随便要颠覆的人,是在破坏我们25年的努力。”当年移动互联网汹涌澎湃,很多人都是势利心,一窝蜂地追捧全社会都在热议互联网精神和所谓的颠覆性创新,但任正非强调华为不能动辄颠覆,“一定要相信汽车必须是汽车,金融必须是金融,豆腐必须是豆腐……,互联网的特性是对标准化、数字化的内容传输的便利性和规模化,在任何事情上,减少中间环节。”
这才是大见识,人有了大见识,才会有大定力。然后我们再看作者劝任正非“把遮住他眼睛的树叶掀开”的话,真是让人感叹人和人的差距之大:
……真正去理解什么是颠覆性创新,真正理解这个时代最大的颠覆性创新是什么,真正理解企业在面临颠覆性创新时所应遵循的那些法则。只有这样,华为才有可能度过眼前这场危局。但可悲的是,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没有人可以拎着头发把自己提起来,如同没有人能够超越他所在的时代变迁。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作者,还有人也附和表示任总“是一个卖通信设备的企业家视野”,有局限性,与互联网商业思想有比较大的距离。
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意味着大机会,人工智能意味着大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动辄颠覆就能够成为“风口上的猪”。
还是要遵循常识。常识就是聚焦本质,顺着规律做事,不急躁,不投机。2013年的时候网上充斥着各种创新、颠覆的概念,好像互联网可以改变一切。华为公司也受到了冲击,互联网公司的造富浪潮对华为的员工产生影响,有的人跳槽去了互联网公司,有的人想要在公司搞颠覆式创新。
对此,任正非认为还是要回归本质,做企业不能赶时髦,要踏踏实实,不能随意自我否定,“华为公司要坚持跑马拉松,要具有马拉松精神,慢慢跑,要持续盈利……大家一定要相信汽车首先必须是汽车,别的不能取代汽车,如果能取代,那就是阿拉伯飞毯。”
磨好豆腐就会有人买,这才是本质,企业就是买和卖,持续盈利才是根本。投机取巧做不了大事业,华为几十年来就像一只大乌龟,一直向前爬,全然不顾路边的鲜花——房地产、金融证券、互联网等,华为就是聚焦主航道,一心一意磨好自己的豆腐,不顾那些赚大钱的机会。
但在互联网思维和颠覆式创新甚嚣尘上的时候,人们热议的是雷军和董明珠的打赌,大家好像觉得前者是“新的”,后者是“老的”。还有人认为华为会“止步于世界二流”,因为他看到华为的竞争对手诺基亚、爱立信、北方电讯和思科等公司都要么沦为二流,要么不复存在,而华为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掉入“第二阵营”而已。
“华为身处创新者的窘境,而浑然不觉”,这样的唱衰背后,是何等的无知、势利和狂妄。很多人的主观武断和自以为是,归根结底是思想没有根基,所以容易被1997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所震撼,为乔布斯而毛骨悚然,为小米的成功而震动,为一个概念而执迷,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实际上还是六神无主,在暗沟里摸索。
互联网公司其实是过顶传球。真正的互联网是华为这样的公司提供技术,运营商建立了网,让OTT在其上面发展出了应用。没有根基深厚,哪有枝繁叶茂?
“不要为互联网成功所冲动,我们也是互联网公司,是为互联网传递数据流量的管道做铁皮的……别光羡慕别人的风光,别那么为互联网冲动,有互联网冲动的员工,应该踏踏实实地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内部供应交易的电子化,提高效率,及时、准确地运行……”事实证明任正非对互联网的认识是对的,美国的紧张就印证了这点。
小米的成功超出了华为的理解范围?
现在再看这个问题就觉得好笑,但当小米手机站在风口一飞冲天的时候,人人都为小米喝彩,雷军是最红火的创业明星,风光一时无两。
作者就指出华为是陷入了创新者窘境中,华为手机错失了时代机遇——颠覆性创新往往最早出现在大公司,但常要为主营业务的增长让路,结果扼杀了在非主营业务上大放光芒的机会,这是个悲剧。
这一切注定华为手机只能靠卖手机赚钱,而小米的硬件成本价出售,配件、软件收入,社区运营、粉丝经济等都超出了华为的理解范围。
作者非常不认同任正非的所谓聚焦,“我们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盲目创新,发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要防止盲目创新,四面八方都喊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对于任正非这段话他也不同意。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作者建议华为要学苹果,把主营业务收入全部砍掉,让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让位于消费者业务,这样才能转型成功。如果华为信了这种鬼话,那才是悲剧。
华为唯一的生路,是把手机完全独立出去,让管理层MBO,并且去找新的投资来做这件事,但这在华为几乎不能想象。
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从战略定位来说,消费者业务就是为主力部队贡献粮食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业务根基,哪怕天塌下来也能赚钱,轻易否定这点,不知道是糊涂呢还是糊涂呢。而且如果华为按照这个思路去做,引入资本方,进入资本市场,那才是灾难。
正是因为华为不受资本市场的操控,才可以为理想和目标“傻投入”,所以才可以拒绝短视和机会主义,只抓战略机遇,放弃非战略机会或短期捞钱机会。战略就是放弃,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员工持股和集体奋斗断送华为的前程?
“华为今日的成功离不开他的集体主义与全员持股。企业文化、组织能力、价值观、良好的管理、激励、团队精神这些东西都很重要,但恰好这些东西断送了华为的前程。”
我们看作者给出的理由,他认为华为这种集体主义与约束性绝对不属于90后和新生代,“如果企业还没有认识到90后的重要价值,早晚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用工业时代的理论指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才管理,无异于刻舟求剑。”
然而现实并非如作者所说。华为公司有大量的90后和新生代员工,他们也能够接受集体奋斗的文化,员工持股不仅没有断送华为的前程,而且让华为能够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奋斗是人类的主题,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需要奋斗的。“一个企业家的了不起绝不在于他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而在于他能够发现并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的水平反映了一个人的心胸和境界。”从作者的文章看,他这句话确实如此,如果他能自我反省的话。
后来我看作者也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个时候的我格局不够高,对华为使命的理解不够深,所以我错了,我要向任老先生道歉。”
好为人师,真的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
相关文章
来源:环球时报 《越南邮报》8月5日文章,原题:约4000名旅客搭乘“中国-越南”国际列车根据越南铁路总公司数据,截至7月底,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已运...
2025-08-07 0
今日,OpenAI发文称太平洋时间周四上午10 点(北京时间周五凌晨1点)将有直播活动,暗示将会推出GPT-5模型。能够看到“LIVESTREAM”的...
2025-08-07 0
看到一篇奇文,与大家共赏。“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互联网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指点江山,预测未来,以为自己“得道”了。实际上他...
2025-08-07 0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07 13
现在人们打棋牌麻将谁不想赢?手机微乐麻将必赢神器但是手机棋牌麻将是这么好赢的吗?在手机上打棋牌麻将想赢,不仅需要运气,也需要技巧。掌握的棋牌麻将技巧就...
2025-08-07 11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07 10
iQOO产品经理戈蓝V曾在社交平台上豪言跳过‘14’直接命名iQOO 15,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跨过一代,而是电竞性能、屏幕显示、独显芯片上大幅度迭代。加...
2025-08-07 2
近日,数码博主“小穆科技”爆料称,部分旗舰新机的实际性能跑分与官方宣传存在明显差距:iQOO Z10 Turbo+ 官方宣称安兔兔跑分达320万,但用...
2025-08-07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