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弯道超车中国?苹果的技术播种vs.阿里腾讯的生态筑基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02日 11:43 0 admin

近期,苹果于底特律设立制造学院,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 AI 与智能制造技术培训。这一举措旨在重振 “美国制造” 根基,也标志着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竞赛已下沉至中小微企业层面。智能化转型不再是大型企业的专属,中小微企业也成为这场竞赛中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如何应对?

当下数百万中小制造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销路不畅、库存高企、转型无门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此前,笔者在头条发表的《阿里能回归初心吗?》一文,深刻揭示了这一困境,并提出以 “销路破冰” 为先导的 AI 化转型路径。面对苹果的 “技术播种” 行动,拥有庞大生态与数据优势的中国平台巨头 —— 阿里与腾讯,更应充分发挥 “生态筑基” 的独特价值,通过双轨并行,助力中国中小制造企业实现 AI 化突围。

弯道超车中国?苹果的技术播种vs.阿里腾讯的生态筑基

阿里:“销 - 造 - 云” 闭环,打造短链快反新模式

阿里回归初心的核心,在于直面中小企业 “活下去” 的第一刚需 —— 打通销路,这也是阿里的最大优势所在。与苹果侧重于技术培训不同,阿里以订单驱动企业转型。借助淘天、国际站、1688 全域电商及直播生态(如厂花 / 厂草 / 厂二代直播带货),阿里能够精准对接全球需求,为中小企业服务。通过 AI 主播匹配、流量扶持、跨境直播(联动 Lazada 等)等方式,企业可快速清理库存、获取新订单,从而解决 “有米下锅” 的问题,并积累宝贵的生产与用户数据。

在制造升级方面,区别于苹果的纯技术培训,阿里旗下的犀牛智造可联合地方政府,盘活区域龙头企业的闲置产能,将其改造为 AI 赋能的共享柔性单元。中小企业通过平台实现 “小单快反”,无需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即可享受智能排产、工艺优化等服务,有效解决 “无钱无技” 的转型痛点。

阿里云则提供从免费 “直播参谋” 到付费 “智能排产” 的阶梯式工具,让 AI 技术 “用得起、见效快”。同时,阿里云将盈利模式转向 “价值创造分成”(如分享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与企业实现共生发展。

阿里的转型路径,本质上是以 “销售确定性” 为起点,以 “订单流” 牵引 “数据流”,驱动 “制造流” 实现智能化升级,构建 “短链快反” 的核心竞争力。

腾讯:以产业连接与生态协同能力,补强阿里路径

腾讯的优势在于产业连接深度与生态协同能力。一方面,利用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丰富的营销触点,腾讯可帮助中小制造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和销售。更重要的是,通过供应链金融(微众银行)、协同工具(腾讯文档、会议)等,腾讯能够降低产业链上下游集群内的协作成本,推动实现 “小企业组团接大单、关键技术性人才共享、共享 AI 服务” 的生态智能。

另一方面,腾讯将腾讯云 AI 能力(如视觉质检、预测维护等)封装为行业化、轻量化解决方案,通过合作伙伴生态精准触达中小制造细分场景(如服装印花质检、小五金能耗优化),降低企业使用 AI 技术的门槛。

腾讯路径的核心是以 “深度连接” 消除信息壁垒,以 “生态协同” 放大个体能力,以 “开放技术” 赋能垂直场景,构建中小制造 AI 化的良好生态环境。

结语:根在生态,赢在协同

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的 AI 化转型,迫切需要阿里、腾讯发挥 “生态筑基” 的不可替代价值。阿里以 “销” 为矛,打造 “订单 - 制造 - 数据” 的敏捷闭环,解决企业生存与效率问题;腾讯以 “连” 为基,构筑 “协同 - 场景 - 生态” 的智能沃土,激发集群创新活力。二者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平台巨头应放下 “颠覆者” 身段,回归服务初心,协同政府与产业各方力量,将中国庞大的中小制造集群转化为全球智能制造竞争中最具韧性的 “生态军团”。这比单一的技术培训更能奠定 “中国智造” 的未来根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