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第十三届能源科学家论坛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大会在包头开幕。会议以“智启能源革命•数绘零碳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400多位...
2025-08-22 1
8月22日,第十三届能源科学家论坛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大会在包头开幕。会议以“智启能源革命•数绘零碳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400多位与会代表,共同探讨能源创新实践与绿色转型发展。
8月22日,第十三届能源科学家论坛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大会在包头开幕。吴杰 摄
开幕式上,包头市能源发展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包头市将利用院士专家之智,推动前沿科技成果与包头能源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4位院士分别就能源领域的核心议题作权威报告,为推动我国能源事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战略指导。
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不仅拥有 “风光双优”的可再生能源禀赋,更以丰富的稀土资源储量奠定了战略根基,为风光制氢、固态储氢等前沿技术落地提供了“资源 + 产业”的双重保障,正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点。本届论坛搭建跨领域、多层次的创新合作平台,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会议场景。吴杰 摄
本届大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共同主办。期间,还开展主题报告、圆桌对话、平行分论坛、科技创新成果墙报展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交流活动。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王嘉伟
新闻编辑:杨洪梅
相关文章
8月22日,第十三届能源科学家论坛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大会在包头开幕。会议以“智启能源革命•数绘零碳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400多位...
2025-08-22 1
你敢信吗?飞机还在天上飞着呢,有位乘客居然直接闯进机组人员的服务间,指着乘务员的鼻子大喊:“停下!这餐必须让你们乘务长来摆!” 这听起来像拍电视剧的离...
2025-08-22 1
提到尼古丁,大家就会联想到“香烟”,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自动浮现那句:“吸烟有害健康”——配上病变肺的照片,冲击力十足。然而就在最近,在一项由中国科学院...
2025-08-22 1
MIR DATABA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超2000台。据MIR 睿工业预测,2025-2030年,人形机器人将以83%的复合增长...
2025-08-22 1
“面对旅游市场正在发生的结构性转变,是时候从‘卷价格’走向‘卷技术’了。”在8月21日召开的“2025共创•旅业渠道交易展”上,马蜂窝交易中心总经理绳...
2025-08-22 2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保定展格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焊接机床机械加工多规格零件定位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2025-08-22 1
山高水急,峡深千米,贵州花江峡谷被地质学家称为“地球裂缝”。如此天堑之上,“横竖”皆创世界之最的花江峡谷大桥正拔节生长——1420米的主桥跨径,成就“...
2025-08-22 1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电路结构、配电系统以及车辆”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
2025-08-2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