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从哈佛辍学生到AI创业潮:当顶尖学子为"超级智能"赌上未来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09日 16:42 0 admin
从哈佛辍学生到AI创业潮:当顶尖学子为"超级智能"赌上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的课堂里少了一个身影。2023年入学的爱丽丝·布莱尔本该在这里钻研算法,如今却坐在非营利组织的办公室里,逐字逐句打磨AI安全报告。这个曾对计算机科学满怀热忱的女孩,因为担心"人工通用智能(AGI)可能导致人类灭绝",选择了永久休学。

她不是个例。哈佛大学物理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亚当·考夫曼,去年秋天也递交了辍学申请,全职加入研究"欺骗性AI系统"的机构。当顶级学府的天之骄子们纷纷放下课本,一场关于AI未来的激烈博弈,正在校园围墙外悄然展开。

顶尖学子的"生存焦虑":是杞人忧天还是迫在眉睫?

"如果AGI真的在十年内出现,我的大学文凭还有意义吗?"这是爱丽丝和亚当们反复叩问的问题。他们的担忧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两个核心:

一边是"生存级威胁"。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放言AGI可能在2029年前诞生,谷歌DeepMind掌门人哈萨比斯则给出5-10年的预测。在这些时间表的催促下,布莱尔们觉得"每节课的时间,都可能让人类离危险更近一步"。

另一边是"职业绞杀战"。哈佛大学326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半数人担心AI会抢走自己的饭碗。曾领导哈佛AI安全小组的尼古拉·尤尔科维奇说得更直白:"如果你的工作将在本十年末被自动化取代,大学四年就像从职业生涯里硬生生剜掉四年。"

但纽约大学名誉教授加里·马库斯的泼冷水也并非全无道理:"现在的AI连基本推理都常出错,五年内出现AGI?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场关于时间的赌局,让年轻人陷入两难——是抓住眼前的"拯救机会",还是守住学历的"安全底线"?

辍学创业潮:是风口弄潮还是刀尖跳舞?

与布莱尔们逆向而行的,是另一群押注AI红利的辍学生。

24岁的迈克尔·特鲁埃尔从麻省理工辍学后,创办的Anysphere估值已达99亿美元;22岁的布伦丹·富迪离开乔治城大学,带着Mercor公司筹到1亿美元;贾里德·曼特尔放弃华盛顿大学学位,专注于自动化电子设计的初创公司,也拿到了80万美元投资。

他们像当年的比尔·盖茨一样,相信"此刻不搏,更待何时"。但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在一旁提醒:拥有学士学位的年轻人,年收入比无学位者至少多2万美元。尤其在AI正吞噬初级岗位的当下,没有文凭的"退路"似乎越来越窄。

连Y Combinator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都忍不住劝告:"创业机会以后还有,但大学时光一旦错过就永不再来。"

跳出焦虑漩涡:AI真正的未来藏在这些领域

当年轻人为AGI的"末日时钟"争论不休时,另一群研究者正默默开拓着AI的实用疆域。其中,能从随机噪声中"无中生有"的扩散模型,正悄悄改写多个行业的规则:

在华尔街,它们模拟着百年难遇的"黑天鹅"事件,帮基金经理测试投资组合的抗压能力;在材料实验室,科学家用它搞"逆向设计",根据需要的特性"定制"新材料结构;连飞行员培训都变得不一样——模型能模拟紧急情况下乘客的恐慌行为,让安全预案更精准。

更令人期待的是医疗领域:结合可穿戴设备,扩散模型能动态增强医学影像,甚至模拟个体对药物的实时反应,让"千人千面"的精准治疗成为可能。在网络安全战场,它生成逼真的攻击场景,让防御系统提前"演练"对抗黑客的战术。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进展,或许比"AGI何时到来"的争论更有意义——毕竟,技术的价值从来不是制造恐慌,而是解决现实问题。

无论是选择辍学守护安全,还是投身浪潮追逐机遇,这群年轻人的纠结与决断,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答案:AI的未来不在遥远的预言里,而在当下每一个具体的选择中。而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说,看懂趋势、提升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或许比焦虑本身更重要。

本回答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如有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