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从“...
2025-08-18 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从“科研探索为主”迈向“国家战略引领的产业化攻坚”新阶段。脑机接口作为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随着该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脑机接口技术已然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下,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生产力甚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对重点问题的解读。
一、脑机接口进入新阶段的原因及释放信号
原因:
(一)技术积累达到一定水平
历经多年的科研探索,脑机接口在基础研究以及技术原理探究等方面收获了诸多成果。例如,在神经信号采集、解码算法等关键领域有了一定技术沉淀。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突破微弱神经信号获取、脑电特征识别、脑机指令快速解码、精细运动解码、视听觉解码等技术,实现脑意图的高效精准识别。这些关键领域的技术进步,为脑机接口从单纯的科研探索迈向产业化攻坚筑牢了根基,使得产业化发展具备了现实可行性。
(二)产业需求日益迫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增多,对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需求急剧上升。同时,在教育、娱乐、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脑机接口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产业需求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当下,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辅助康复设备的需求持续攀升。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在教育、娱乐、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发挥其作用。例如帮助瘫痪患者借助“意念”控制外骨骼设备实现自主行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多领域日益增长的产业需求及应用潜力,成为推动脑机接口走向产业化的强劲动力。
(三)国际竞争压力增大
全球范围内,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将脑机接口视为未来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与战略布局。我国为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需要通过国家战略引领,整合各方资源,加速脑机接口产业化进程,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释放信号:
(一)国家高度重视:
《意见》的出台清晰表明,脑机接口技术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核心层面,国家将集中资源推动其发展,为产业提供强大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例如,加强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布局实施重大项目;推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加大投入。
(二)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意见》的发布释放出脑机接口产业即将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的信号,吸引更多企业、资本和人才进入该领域,促进产业生态的完善和壮大。资本的特性使其迅速聚焦该产业,各类资本将大量涌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拓展提供充足资金。与此同时,脑机接口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创新机遇,将吸引大量优秀人才投身其中,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与壮大。
(三)推动多领域融合创新
这一政策意味着脑机接口将与医疗、教育、工业等多个领域深度交融。例如,在医疗领域,通过脑机接口监测大脑神经活动的细微变化,实现对脑肿瘤等疾病的早期筛查。这种跨领域融合创新,将催生出全新的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推动各行业的转型升级。
二、2027年聚焦目标的时间截点考量及对产业的影响
时间截点考量:
(一)技术发展规律
脑机接口作为融合多学科的前沿技术,其关键技术突破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积累。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再到产品应用,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和优化,通常需要5-10年的周期。2027年这个时间点,既充分考虑了技术发展的渐进性,又给予了科研团队和企业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
(二)产业竞争节奏
当前,国际上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技术研发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我国通过明确2027年目标,是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内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且,能够倒逼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快研发进度,提高技术水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避免因发展滞后而失去市场机会。
(三)政策实施周期:
一项政策从发布到真正落地实施,再到产生明显的效果,往往需要一定时间。2027年的时间设定,为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评估调整提供了便利。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政策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政策目标能够有效地实现。
对产业的影响:
(一)技术层面
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目标将对企业和科研机构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促使它们加大在关键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会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核心技术研发;科研机构也会围绕这些关键技术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加速技术的迭代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脑机接口技术的整体水平,缩小与国际差距。
(二)产业生态层面
初步建立体系有助于完善脑机接口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协同发展模式将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产业生态的完善还能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和服务机构加入,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形成良性循环。
(三)市场应用层面
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体系的建立,将为脑机接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扫清障碍,奠定坚实的基础。技术的成熟使得产品的性能更加稳定,体系的建立规范了市场秩序。这将极大地拓展脑机接口技术的市场空间,推动其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应用的拓展又将反作用于产业的发展,形成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相互促进的发展合力。
三、脑机接口发展支持力度“空前”的主要体现
(一)政策协同性更强
此次7部门联合发布意见,涵盖了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重要部门,这些部门在产业规划、技术研发、资金支持、标准制定等方面各有职能优势,通过联合行动实现协同推进,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而既往政策相对单一和分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推动力量,政策效果也会受到一定限制。这种多部门协同的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
(二)资金支持力度更大
《意见》明确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等任务,在资金支持上展现出更大的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和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关键技术研发等提供资金支持,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相比以往政策,该《意见》在资金支持规模上有了显著提升,而且在支持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确保资金能够真正流向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三)标准制定更完善
《意见》强调建立脑机接口相关标准体系,将其作为推动产业规范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对于规范产业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有了完善的标准体系,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既往政策可能对标准制定重视不够,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推进指导,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此次意见将标准制定纳入重要工作范畴,有助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四)应用推广更积极
意见积极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教育、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示范和推广,相比以往政策更加注重产业应用和市场拓展。这些举措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让技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意见》在应用推广方面将极大地促进技术与市场的对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四、国内可能成为脑机接口“打造2 - 3个集聚区”先行者的聚集区雏形
(一)京津冀地区
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的核心,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众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脑科学、神经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实力雄厚,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同时,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能够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保障。周边的天津、河北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三地通过产业协同,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产品制造、市场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具备成为脑机接口集聚区的巨大潜力。
(二)长三角地区
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发达,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在脑机接口相关研究方面成果丰硕。长三角地区资本活跃,且市场开放度高,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度强,有利于脑机接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协同发展,在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制造、应用等方面形成互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三)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广州等城市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拥有华为、腾讯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技术先进,这些技术与脑机接口技术的融合,能够催生更多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香港、澳门在科研国际合作和金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科研及融资渠道。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整合各地的资源优势,打造脑机接口集聚区的良好条件,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落地。
《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是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该产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转变源于技术积累的坚实基础、产业需求的驱动以及国际竞争的现实压力,并释放出一系列积极信号。2027年目标的设定,考虑了时间截点的合理性,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契合产业竞争节奏。并从技术、产业生态和市场应用层面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既往政策相比,《意见》体现出“空前”的支持力度,分别从政策、资金、标准和应用方面对过往政策进行全面升级,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未来,在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各方力量的协同努力下,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必将突破技术瓶颈、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文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从“...
2025-08-18 0
近日,华为Pura 80系列用户惊喜发现:继2021年华为P50系列手机露出麒麟芯片信息后,时隔四年,麒麟芯片信息再度于手机系统设置界面亮相。这一消息...
2025-08-18 0
人民财讯8月18日电,据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消息,近日,由华能清能院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部承担的集团公司科技项目《135MW级机组COAP技术首台(套)验证...
2025-08-18 0
量子通信技术发展遭遇重大理论挫折。中国清华大学刘振欢团队的最新研究彻底否定了量子广播系统的实用化前景,证明即使是最巧妙的数学设计方案,也无法克服量子物...
2025-08-18 0
8月17日,由山东航空执飞的SC2405满载18.3吨货物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飞往日本东京,标志着青岛至东京的货运航线持续加密,进一步巩固了青岛机场作为...
2025-08-18 0
2007年,乔布斯手中的初代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从单纯的通讯工具,几乎成了个人一切娱乐的数字中心。自此,智能手机深度嵌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缝...
2025-08-18 0
2025年8月18日,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在社交媒体发文称,REDMI Note15 Pro+搭载小米龙晶玻璃,成就小金刚...
2025-08-18 0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新华三网络信息安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大模型安全访问系统及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
2025-08-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