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数字陕西|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3日 19:21 0 admin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之眼”全天候守护着城市的蓝天白云,为渭南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屏观城:打造治理智慧大脑

“一日内累计告警总数425条,案件完成率100%,11日内优良天数8天……”,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轻点平台内“领导驾驶舱”栏目,多个微观的数据,呈现在大屏幕上,方便实时查阅城管执法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数据。这只是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高位监督的一个典型应用。平台深度融合工地扬尘、工地视频、餐饮油烟、渣土处理、综合执法、网格管理等6大业务系统,犹如为城市管理者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城市管理情况尽收眼底,随时进行管理调度。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数字陕西|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图为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全面展示渭南治理工作动态。

围绕各项业务,平台建设大气污染治理一张图,县(市、区)共用市级平台,城管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全部数据图上展示,市级开展线上挂图指挥调度,充分发挥高位监督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景图,全面记录、展示渭南城管执法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动态。

同时,平台强化机制融合,把各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监管责任人、网格员关联到建筑工地、餐饮门店、渣土车辆,明确管理职责,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市级和县(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持续有效运行。

在平台开发中,中国电信渭南分公司投入130余人次技术力量,攻克了设备接入复杂、数据标准不一等技术难题,确保了平台顺利上线运行。

平台自2024年3月投入使用以来,成效非常显著。渭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人员问建勇表示,“平台形成6类标准化工作台账,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对全市456个建筑工地,5308个餐饮门店,598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信息化监管,实现了环境治理的‘一屏统览、一网统管’,全域实时监测、全程精细监管、全网智慧决策。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数据融通,破除治理信息烟囱

“以前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平台,甚至每个行业还有自己的平台,11个区县30多个平台各管各的,要了解全市的管理情况非常麻烦,现在很容易看到每个县市区实际管理的情况,不光是设备监测的实时数据,也包括我们日常监管的日常监管的落实,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了信息壁垒”,说起平台数据聚合带来的变化,问建勇深有感触。

目前,平台建立城管领域大气污染监管对象、监测设备、监测数据3大基础数据库,将涉及大气污染治理的建筑工地、餐饮门店、渣土运输公司及车辆基础信息进行分类采集、深度汇聚,形成全市城管执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污染监管对象数据库7074个,各类监测、监控、定位等物联感知设备1340个,监测数据近3TB。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数字陕西|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图为平台汇聚城管领域大气污染监管对象、监测设备、监测数据。

不仅基础信息非常完备,采集信息也非常齐全。平台针对全部监管对象,区分侧重点,分类采集多重信息,精准反映监管对象现状。建筑工地采集基础信息40余项,餐饮门店采集基础信息37项,渣土车采集基础信息32项,全面反映了建筑工地,餐饮门店,运输公司的管理现状。

在此基础上,平台设置多维度分析要素,发挥大数据作用,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关联性和规律性,全面指导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智能闭环,科技赋能精准治污

“净化设备运行正常,排放达标。”在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城管执法局解放执法大队李振安正用手机APP上传餐饮店油烟检测结果。这些信息将汇入平台,形成餐饮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当地玉龙酒店工作人员表示,酒店安装油烟净化设备,设备运行状态远程监控,同时安装油烟在线监测仪,七项油烟指标实时预警,同时请第三方公司对油烟净化设备定期清洗维保,每六个月对排放设备进行检测,确保排放达标。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数字陕西|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数字陕西|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图为工作人员在检查净化设备运行情况。

这场油烟净化行动覆盖全市。目前,渭南市1000平方米以上的415家“大户”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控,科技守护让城市“烟火气”更清新。

像治理餐饮油烟一样,全市工地扬尘、渣土运输等这些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也实现了精准治污。

在渭南上上森林里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站岗放哨”,实时监测着PM2.5、PM10、噪声等关键指标。这套智能系统设有精准的报警阈值,一旦监测数据异常,平台立即自动生成处置工单,秒级推送至执法人员手机APP。从问题发现、任务派发到现场处置、结果反馈,整个过程形成智能化闭环管理,“科技+执法”的创新模式,为蓝天保卫战注入强劲动力。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数字陕西|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图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着PM2.5、湿度、噪声等关键指标。

在垃圾运输治理中,中国电信创新打造的智能监管系统也发挥大作用。所有运输车辆均配备AI智能监控,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多维度数据:驾驶室摄像头精准识别驾驶员疲劳驾驶、接打电话等危险行为,车厢传感器实时监测密闭状态,防止渣土运输过程中粉尘飞扬,“如果发现车辆存在未批先拉、密闭不严、乱拉乱倒等现象,一线执法队员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如果发现渣土抛撒遗漏,我们可以通过GPS定位,追查污染源头,加强渣土车辆管理。”华州区城管执法大队渣土中队中队长王峰说道。

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将继续用科技之手,守护好这片蓝天,为城市添抹最动人的底色。

本报记者 杜峰、林琳 通讯员 李蕾

图片来源:杜峰、林琳/摄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