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
2025-08-21 0
文丨壹观察 宿艺
电视,这个曾经承载大众文化传播功能,能够将家庭成员聚集在客厅的“家庭娱乐中心”,一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受冲击。
虽然屏幕越做越大,但电视好像难以抵挡“小屏幕”的分流。尤其是以00后为代表的“互联网原住民”,从小生活在数字媒介主导的环境中,手机和平板提供了随时随地、高度个性化的内容消费方式,几乎所有内容和行为都在向“小屏幕”转移。
但实际上,年轻一代并不“厌恶”电视,只是对电视有了全新期待。
红星新闻和红星智库发布的《00后看电视行为与消费洞察》显示,00后对电视科技化、智能化需求正在增强,他们希望未来的电视是智能家居生态中的核心智能大屏,可以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互动体验。
换句话说,基于长期使用移动智能设备的习惯,年轻一代希望电视达到与手机、平板相应的易用性和智能化程度,同时又能发挥“大屏”这一独特优势,成为万物互联生活的重要延伸。
问题在于,大多数“智能电视”都未能跟上数字时代的用户行为重塑,光是内容检索、交互操作带来的层层摩擦,就足以让电视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华为智慧屏在2023年提出了“巨幕手机”概念,主张让用户像“玩手机一样玩电视”,这也被视作电视破局时代冲击、重新吸引用户的关键。
近日,“巨幕手机”再次迭代:华为在深圳举办“大Mate 大不同”2025华为智慧屏 MateTV新品技术发布会,揭开了华为智慧屏 MateTV的面纱。
Mate一直是华为高端旗舰的代名词,代表着行业前沿技术与极致体验的融合创新探索。这意味着,华为智慧屏 MateTV虽是“巨幕手机”,却“不止于大”,而是在产品、技术、体验等方面都将具备“大Mate,大不同”的超预期表现,并将引领电视行业进入“巨幕手机”时代的新周期。
2007年,初代iPhone凭借多点触控和全屏手势,掀起了一场智能手机交互革命。仅仅一年后,索尼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智能电视”,尽管承载着类似的野心,却没能带领电视行业延续这场革新。
随后十几年,大众用户的交互习惯被智能手机的触控、滑动、拖拽彻底重塑,这种符合直觉、基于“肌肉记忆”的交互方式逐渐成为评判所有设备是否好用的“隐性标准”,但智能电视却始终跟不上这类交互习惯的迁移,仍停留在“方向-确认”的二维交互逻辑里。
路径复杂、操作低效,让用户使用电视时产生显著的体验落差,使用频率自然一降再降。
极致的用户体验,是Mate系列产品的一贯追求。为跨越“用户高频交互习惯”与“传统电视操作逻辑”之间的体验鸿沟,华为智慧屏 MateTV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在业内首次做到“完全平移”手机交互体验。
首先,对于手机来说,用户的手势交互发生在屏幕的高精度触控之上,而电视与用户通常隔着一定距离,如何隔空实现同样精准丝滑的操作?
华为智慧屏 MateTV给出的答案,是与其同步推出的华为灵犀悬浮触控。
作为华为首创的双指悬浮触控工具,华为灵犀悬浮触控采用328个手指检测传感器,实现了“多指悬浮触控”,辅以星闪极速传输,将延迟压缩至8毫秒级别,让电视首次具备了“悬浮触控+超低延迟+多指精准操控”的交互能力。
这一突破带来的想象空间极大,不仅大型手游可以被完整搬上大屏,配合震感反馈创造沉浸式的操控体验,还能复刻手机上侧滑返回、底部滑回桌面、顶部下滑呼出控制中心、滑动控制音量和亮度等交互逻辑,让电视第一次真正接近“巨幕手机”的形态。
除此之外,同步诞生的华为灵犀手写套装,也再次拓展了电视的想象空间。
相较于市面上的外挂手写方案,华为灵犀手写套装中的“感知模块”使用了高精尖感知技术,即插即用,不会破坏画质和整体设计,却能瞬间让电视变身具备毫米级精准感知能力的“触控书写大屏”;同时,手写笔设计符合人体工学,握持舒适自然,得益于星闪技术的加持,与华为智慧屏 MateTV配对更快、延迟更低,整个使用体验的流畅丝滑。
在“隔空操作”和“触屏书写”之外,是否能让最常用的电视遥控器也具备手机级的交互体验?华为智慧屏 MateTV也做到了。
华为智慧屏在2023年底推出的华为灵犀指向遥控,通过UWB技术将原本属于手机的滑动、点按、拖拽、圈选等屏幕操控方式挪腾到遥控上,实现“指哪点哪、一指即控”,这一极具革命性创新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在今年引来了行业众多厂商的跟随。
此次与华为智慧屏 MateTV同步发布的华为灵犀指向遥控2,则通过UWB软硬件全面升级与优化天线设计,实现指向精度提升56%,同时,结合星闪通信让光标帧率翻倍达到240Hz,和业内平均水准为60Hz的遥控器相比,可做到更丝滑、更精准、更稳定,把原本“接近手机的交互体验”推向“无感化”的极致。
此外,HarmonyOS 5的加入,更直接把华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界面逻辑直接“复制”到华为智慧屏 MateTV上。鸿蒙家族化的UI界面采用类手机的桌面卡片,让用户一上手就有熟悉感,动画切换流畅、光影过渡自然,再搭配灵犀指向遥控器,就能真正把电视从冷冰冰的硬件,变成日常随心交互的“巨幕手机”。
凭借一系列技术创新,华为智慧屏 MateTV首次完整验证了“手机级交互”在大屏端实现的可行性,让电视跟上用户最熟悉的操作习惯,极大提升用户体验。由此,电视的应用想象也被大幅拓宽,从单一的内容观看,扩展到手游、教育、办公等多元高频场景,有力推动电视重回“家庭娱乐中心”地位。
在实际使用中,要成为能用、好用、耐用的“巨幕手机”,不仅仅要“跨屏移植”手机交互体验。毕竟,它拥有高清显示面积,可能会带来更高的计算需求和更高的运算压力;而长时间的复杂任务运行,则会对整机算力、散热和稳定性提出更高的挑战。
作为Mate家族新成员,华为智慧屏 MateTV延续了Mate 的“强劲性能”基因,在性能表现层面实现了“断层式”领先。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华为智慧屏 MateTV不需投屏,就可以在本地直接运行手游大作,超强GPU能力能带来远超移动设备的超精细画质视觉体验,行业顶级CPU能力与超大面积散热设计的组合,也保证了高负载游戏体验不输甚至超越旗舰手机,长时间畅玩依旧满帧稳定。
日常使用中,这种性能优势更是显而易见。华为智慧屏 MateTV的大型应用冷启动时间均能保持在2秒左右,按照业界广泛认可的“2-5-10原则”(2秒内无感,5秒内可容忍,10秒以上易产生焦躁),可以说已经跨过“无感”门槛,具备“旗舰手机级”的即时响应能力。
即便在与手机平板等全场景设备进行跨端应用接续时,华为智慧屏 MateTV也基于鸿蒙系统“一端开发、多端部署”的能力,以及HarmonyOS 5的丝滑动效,可以实现手机平板上的音视频无缝续播、电脑上进行的会议或正在编辑的文档自然过渡等极致流畅体验。目前,华为设备间的应用接续已覆盖超100个生态场景,支持手机、手表、平板、电脑、智慧屏等多类设备的跨端互联,无需反复切换操作,即可享受应用连贯、便捷、稳定的随心流转。
音画层面,华为智慧屏 MateTV同样坚持“非极致而不为”。
在华为智慧屏 MateTV身上,华为智慧屏首次采用了独立画质芯片鸿鹄Vivid,这是从SoC集成方案向独立专业画质芯片的一次跨越,直接让画质效果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再配合SuperMiniLED黑钻屏、鸿鹄AI计算画质,每一帧画面都能在亮度、对比度与细节表现上达到行业顶级水准,无论是影院级大片还是高速竞技游戏,用户都能从中获得细腻、纯净、沉浸的画面享受。
此外,华为智慧屏 MateTV还支持端到端HDR Vivid和Audio Vivid标准,以中国自研的超高清标准体系,带来更接近真实世界的视听感受、更高质量的沉浸式视听体验;同时配备180W 3.2.2声道的影院级声场,浑厚低音、清晰人声、丰富环境音效在层次分明的声场中交织,足以构建出家庭影院级的沉浸氛围。
如果说“交互重构”为应用场景拓展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那么华为智慧屏 MateTV 的“性能溢出”则为这些应用场景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技术能力支持。
交互与性能的跃迁,让华为智慧屏 MateTV完成了体验层面的升级,但要真正获得用户注意力、提高日常使用频率,还必须做好应用生态的全面贯通,在家庭场景的常态化需求里发挥作用。
此前,大多数电视一直困在“观影工具”的角色里,明明占据着客厅占据最显眼的位置,却依旧常常被闲置。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用户更愿意沉浸在手机丰富多元的、高度个性化的应用生态中,而这种体验无法在电视上获得。
相比传统电视只能使用本机系统支持的应用,华为智慧屏 MateTV依托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能力打造的“超级桌面”功能,直接把手机里常用的应用和服务“搬”到了大屏上:当华为智慧屏 MateTV与华为手机处于同一局域网,手机上已安装的部分应用就能同步到华为智慧屏 MateTV上,用户无需二次安装,点击就能使用,将让电视更轻松高频地纳入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华为智慧屏 MateTV还可以作为全屋的控制中心,使自身存在感从“设备维度”上升到“空间维度”。
凭借强大的性能,华为智慧屏 MateTV可以通过3D建模呈现房间全貌,用户既能一眼掌握全屋灯光、空调新风、音乐、空气、电池等设备信息,睡觉或出门前无需再挨个确认设备状态,在看板上即可一键关闭,还能使用灵犀指向遥控,360度随意旋转房间模型,像玩3D游戏一样控家,收获家庭空间交互新体验。
此外,《00后看电视行为与消费洞察》显示,在最希望电视配置的AI功能里,近七成的00后希望电视带有智能推荐功能,可根据观看历史和偏好来推荐内容。如今华为智慧屏 MateTV所具备的“AI识人”能力,终于让这种“多人多屏”体验成为可能。
通过融合尖端人工智能与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华为智慧屏 MateTV成为业内首个真正“认识你、懂你”的电视,既能精准识别不同家庭成员,也能通过端侧本地化视觉识别和声纹认证,在保障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体验。例如,当孩子身处屏幕前,“观影历史”卡片会自动切换到孩子的观影记录,动画片无需再费力寻找;而基于声纹识别能力,家长也可以直接下达语音指令,安排小艺控制孩子的观影时长。
总体而言,基于交互、性能到生态的三重进化,华为智慧屏 MateTV全方位实现“旗舰级手机体验”上大屏,让“巨幕手机”从概念走向真正可落地的“完全体”。
然而,“巨幕手机”绝非只是“大号的手机”。华为智慧屏 MateTV既然能够“以Mate为名”,必然要充分发挥Mate系列强劲性能和科技创新的基因,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赋能全场景智慧生活的经验,来破除传统电视的旧思维与技术方案,将电视从一个“被动的显示终端”真正转变为数字时代的“家庭娱乐中心”。
而华为智慧屏 MateTV之所以能率先在业内做成“巨幕手机”,则来自于华为智慧屏在硬件、软件、服务生态、用户洞察等方面所具备的“极少数”综合优势:
硬件层面,依托华为在通信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能力、终端研发体系能力、全链路自主创新能力,华为智慧屏既有能力把“巨幕手机”做到旗舰级别,又有实力让“巨幕手机”达成跨时代的创新引领;软件层面,基于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能力,华为智慧屏可以更轻松地把手机交互逻辑“原封不动”地复刻至大屏,让智慧屏可以像手机一样使用,也能做到与其他同生态的设备无缝协同;服务生态上,华为长期深耕全场景智慧生活,具备覆盖影音娱乐、教育学习、健康、智慧家居的丰富应用服务,这些都为华为智慧屏突破“观影工具”角色构建了重要服务生态底座。
更深层的优势,是华为智慧屏对用户需求、场景变革趋势的前瞻性洞察与精准预判。正是因为率先理清思路,明确将电视从“传统影音载体“重新定义为“家庭智慧生活的核心入口”,华为智慧屏才一路拓展电视应用边界,一步步在体验层构筑出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在电视诞生百年之际,华为智慧屏 MateTV带领电视又一次完成了从“巨幕”到“巨幕手机”的跃迁,为行业发展划定了一个极具里程碑意义的节点。按照技术演进与跨场景设备协同趋势,华为智慧屏也有望不断拓展“巨幕手机”的想象边界,引领行业迈向“大Mate,大不同”的更好未来。
相关文章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
2025-08-21 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 8月20日,芯原股份一度涨停,消息面上,业内传字节跳动正与芯原股份联手设计一款先进的AI算力芯片。对此,字节跳动相关负...
2025-08-21 0
在冷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不像一个世界领袖,而是更像黑帮的头目,已经沦落到四处敲诈勒索,甚至连本国企业都不放过的地步。日前,特朗普在白...
2025-08-21 0
文丨壹观察 宿艺电视,这个曾经承载大众文化传播功能,能够将家庭成员聚集在客厅的“家庭娱乐中心”,一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受冲击。虽然屏幕越做越大,但电视...
2025-08-21 0
近期,北京市属学会、基层科协、区科协等科技类组织筹办了多场交流活动。科协频道在此整理出了近期的4场活动,欢迎参加!...
2025-08-21 0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谷歌今天发布了最新的 Pixel 10 系列手机,除折叠屏手机外,在美国市场彻底取消实体 SIM 卡槽,全面转向 eS...
2025-08-21 0
众所周知,苹果在今年2月正式推出了「iPhone 16e」,凭借着全新的外观设计、强大的A18仿生芯片以及4499元起售的定价,呈现出了不错的性价比,...
2025-08-21 0
您好:哈灵麻将开挂客服能看出吗,小程序麻将骗局大揭秘,微信打牌可以开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
2025-08-21 1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