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今日快讯 2025年07月14日 05:10 15 aa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7月13日,同济大学第一艘、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正式交付。据悉,未来几天,“同济”号将在舟山附近的东海海域试运行船只和船上的各种设备,计划将在8月前往南海开展首次多学科综合科考。

这是同济大学第一艘海洋科考船,也是同济大学着力打造“海上校区”的全新载体。它既可实现开阔水域自主航行、辅助靠离泊、远程遥控、船舶能效监测和故障诊断等智能船舶功能;也可搭载作业型ROV(水下遥控机器人)和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适应多样性科考任务和跨域协同作业,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科考和调查功能于一体。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同济”号试航。 (来源:同济大学)

“同济”号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定位“移动智慧体”和“高性能实验室”,融合了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以及模块化设计,打造了完善的科考作业平台。这一艘承载着同济人“海洋梦”的智能化科考船,由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

“同济”号将成为我国东海海域乃至全国科考调查与工程保障能力首屈一指的海洋级综合科考平台。与相同吨位的科考船相比,新增了哪些功能?哪些功能有了提升?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同济”号在建造过程中。 (来源:同济大学)

【有何亮点功能】

在虹口北外滩,“同济”号静静地停靠在码头。据悉,“同济”号外形设计灵感源于海洋地质“流动”与“沉积”的特点。通过层叠建筑、流线轮廓、大面积玻璃幕墙集成布局,一改传统船舶的粗犷工业风,打造出轻盈精致的现代建筑感。船艏大倾角的流线设计和船尾平台营造出度假酒店般的层次空间,共同诠释了温馨如家的“漂浮创新社区”理念。

“同济”号全长约82米、宽15米,排水量2500吨。别看它体型精干,却拥有3000吨级科考船的能力,续航8000海里,约等于从上海开到南美洲西海岸,它能搭载15名船员和30名科学家在海上连续工作35天,探索除极区外的无限航区。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U型驾驶操控台。

记者在驾驶室看到,“同济”号船舶航行的驾驶层采用新一代驾驶室的全景理念设计,U型驾控台可以满足高度集中化的操控需求,中间的驾驶位可以在轨道上丝滑滑动,完全满足一人驾驶和自主航行的需求。驾驶台集成安装了最先进的航行控制、导航、雷达、电子海图等设备。紧邻驾驶室的会议区不但可以通过超大玻璃纵览后甲板作业情况,还可以举行远程会议与岸上实现互联互通,视频直播。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驾驶室一旁的工作区。

“同济”号是拥有中国船级社(CCS)i-ship(No,R1,E,I)四项智能符号的第五代智能型科考船,可实现船舶在开阔水域自主避碰航行、岸基远程遥控、航行以及运行中心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信息化集成平台。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智能化的动力定位仪,使船在风浪中也能保持固定位置“定点工作”。

别看功能强大,但是运行成本却相对较低。“同济”号采用了先进的直流母排+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混合动力系统,锂电池组起到削峰填谷及能量回收功能,相较同类科考船的能耗降低约8%。本船的智能能效系统,航线智能规划功能可提高本船的航行效率,降低油耗节约运行成本约3%-5%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驾驶室一旁的会议室。

【小而全的“智慧大脑”】

参照国外对科考船级别的划分,海洋级科考船吨位一般在1000-3000吨之间,续航能力在6000-8000海里,自持力30-40天,具备较强的科考作业能力,有一定的深海大洋航行能力。

“‘同济’号与之前同吨位科考船相比,在实验室与作业甲板面积以及布局优化、多任务布局方式兼容等方面有了提升。”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拓守廷介绍,在2000吨级船舶平台基础上通过优化布局,实现了460平方米甲板作业区域、320平方米实验室区域、人均10.2平方米居住舱室以及总计一百多平方米的会议区、阶梯教室、休闲区、健身区等舱室,以较小的体量实现了3000吨级科考船的作业能力。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通用实验室。

在320平方米的实验室区域,通用实验室是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的“智慧大脑”,各个传感器和科考设备的控制设备以及信息数据都会集中到这个房间。船上各类声呐设备主要负责分析数据的采集及处理,如海底测绘数据,大气与地球物理数据等。而操作台以及4个壁挂显示器则可以遥控后甲板A架、温盐深测量采样作业装置以及配套绞车的运行。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通用实验室的操作台。

湿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负责对海中取得的水样、泥沙和生物样品进行处理和化验。实验室内可以安全存放处理化验所需的各类材料,并具有超纯净水、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等先进的科研设备。“同济”号还具有零下80度超低温冰箱等多种样品保存设施。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微生物实验室。

此外,科研人员可以在岩心分样台对采集的海底岩心样品进行初步的分样、描述和记录,为后续的实验室分析做足准备。“这里的顶置式A架是最先进的温盐深测量采水设备布放系统。”现场讲解人员同济大学学生梁亮介绍说。

后甲板面积约46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这里是日常海洋科考工作的主工作区之一。尾部甲板的大型A架可以进行水下机器人、浮标潜标的布放,来进行海洋调查、取样监测等相关工作,以及重力柱取样,箱式取样来获取海洋沉积物进行海洋地质、海洋古气候学的研究。两侧可伸缩的折臂吊展开长达十几米,收起时却仅占3平方米空间,它能吊起12吨重的设备,配合5000米缆绳绞车,轻松将机器人送入深海。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日常海洋科考工作的主工作区之一:面积约460平方米的后甲板。

更灵活的是,“同济”号科考船在设计之初就突出了标准化模块化,可以兼容多类型科考及海工作业需求的后甲板设计。甲板预留9个集装箱位,可快速切换为ROV工作站、海缆维修平台或实验室方舱。另外,通过船载多波束测深仪能够绘制海底地形,通过“同济”号船载的无人潜水器可以实时拍摄海底画面并直接传回船舱实验室。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居住层甲板,可用于观景。

【漂浮的创新社区】

不仅是先进的科考船,也是一艘生活舒适的“创新社区”。“同济”号科考船另一个亮点是,这是由同济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科考船。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融居住、办公为一体的生活空间。

“接到这个设计任务,我首先想到的是这艘船应该是一个移动和漂浮的现代建筑!”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娄永琪教授主持了这一科考船的外观设计,他说,希望每个科考人员登上这条船的时候,第一感觉不仅是要出任务了,而是即将开启一段期待已久的迷人旅程。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融居住、办公为一体的生活空间。

科考船的使用者是“海上用户”,针对科研人员、船长、船员和专家等不同用户需求,设计团队全面考虑色彩、材料、使用习惯和灯光,量身定制居住空间。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四人间的小会客厅。

“同济”号人均居住面积10.2平方米,为科学家和船员提供了比较舒适的居住和办公空间。此外,设计师通过科学的色彩组合,既增强了视觉效果,又让船内环境更显生机。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餐厅。

艏楼甲板是“同济”号“海上社区”的过渡带,设有餐厅和休闲娱乐区,是船员和船上科研人员用餐、放松的场所。墙面选用海洋板饰面为主材,一进来就有种踏入书房的宁静氛围。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类似书房的休闲放松区。

设计师还运用了镜面天花板,进一步消解了空间的压抑感,设计师在小餐厅隔断墙外侧增设书架,有效拓展了展陈空间,最多可容纳十余人在此阅读、聊天、听音乐,娱乐场景灵活。

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镜面天花板消除压抑感。

未来,“同济”号将用于同济大学海洋学科和其他单位的科学考察航次、海上工程施工任务以及学生海上实习等需求。

原标题:《我国首艘新型“海洋级智能科考船”长啥样?“同济”号揭开面纱》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李蕾 摄影 图片来源:李蕾 摄影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