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的技术封锁本想卡住中国芯片产业的脖子,没想到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不过说实话,要实现芯片设备100%国产化,光刻机这块硬骨头还真不好啃。《日...
2025-07-27 0
美西方的技术封锁本想卡住中国芯片产业的脖子,没想到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
不过说实话,要实现芯片设备100%国产化,光刻机这块硬骨头还真不好啃。
《日经亚洲》最近抛出了一个直击要害的问题:"中国能造出自己的ASML吗?"
要说光刻机有多复杂,可以这么比喻:如果造芯片是在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建一座城市,那光刻机就是负责画设计图纸的那支笔。这支笔不仅要精确到纳米级别,还要协调光学、机械、电子、化学等多个学科完美配合。
德国夫琅和费研究所的专家安德烈亚斯·埃尔德曼说得很直白:"如果你要制造光刻机,不仅需要优质的光学系统,还需要机械、电子、化学、数学和计算,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协同工作并完美整合。"
正因为这种极端复杂性,全球能生产先进光刻机的公司屈指可数:荷兰的ASML、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就这三家。
其中ASML更是一枝独秀,特别是在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领域几乎垄断了市场。光刻机去年占全球芯片制造设备支出的近25%,这个比例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在这个领域确实存在明显空白。供应链高管坦言:"本地光刻工具仍是一个空白点,远未实现自给自足,大多数生产线仍在使用ASML或尼康的机器,即使这些设备已经是老款。"
台积电前研发负责人蒋尚义更是直接把光刻技术称为"芯片制造中最复杂、资源最密集的一步"。
面对这样的技术壁垒,中国采取了相当务实的策略。
短期内,就是一个字——囤。2024年中国从ASML购买了价值89.2亿欧元的设备,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占了ASML当年系统销售额的41%,让中国成为ASML最大的单一市场。
这波疯狂采购显然是在为可能到来的更严厉出口限制做准备,用囤积设备的方式为自主研发争取宝贵时间。
美国银行的半导体分析师Charles Shi一语中的:"中国显然正努力开发自己的光刻技术。这需要时间,但中国境内大量的ASML设备库存显然为他们赢得了时间。"
2024年5月启动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政府直接投资就达到3440亿元人民币,预计还将撬动1.38万亿元的民间投资。
这个资金规模放在任何国家都算得上是重大战略投入了。基金重点关注的就是光刻机供应链,包括光刻胶、激光器、反射镜、透镜等关键部件,基本上是全链条布局。
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深圳,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这种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关键技术攻关上确实能发挥独特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在高铁、航天等领域已经证明过自己的有效性。
说中国在半导体设备这块一片空白,那就太不客观了。实际上,中国在很多环节都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
《日经亚洲》调研后发现,中芯国际、长鑫存储、长江存储这些中国芯片大厂,在蚀刻、测量、沉积、化学抛光等工艺上,已经大批量用上了国产设备,不再完全依赖进口。这些突破虽然看起来不如光刻机那么抢眼,但确实为攻克光刻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专门搞光刻机研发的中国企业阵容也挺强大的。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算是老前辈了,从2002年就开始在这个领域深耕,现在已经开发出好几类光刻工具。
华为在上海搞了个大型研发中心,从台积电、ASML、应用材料这些全球芯片巨头那里挖了不少人才过来。
还有上海宇量昇科技、新凯来这些初创公司,也都投身到极紫外光刻机的自主研发当中。
而美国的出口管制反而帮了中国设备供应商的忙。现在几乎所有中国顶级芯片制造商都开始尽可能地用国产设备,这种被逼出来的市场需求,有时候比政府的政策引导还管用。
美国银行的研究主管迪迪埃·塞玛玛对中国的技术突破还挺乐观的。他觉得虽然光刻技术的门槛比其他芯片制造设备高得多,但深紫外和极紫外这些技术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技术本身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中国最终应该能取得突破。
这就像爬山一样,虽然光刻机这座山峰最高最难爬,但中国已经在周围的几座山头都插上了旗子,积累了经验和信心。现在就看能不能把这些经验整合起来,最终登顶这座最高峰了。
最有意思的是各方对这场技术博弈的不同反应。
日本人的想法最直接,也最实在。他们的设备供应商就直白地说:"要是中国真的搞出了自己的光刻机,我们这些非中国供应商就要面临巨大压力了。"
说得一点都没错,毕竟日本在半导体设备领域也算老玩家,佳能和尼康都是光刻机的传统制造商。
他们心里清楚,一旦中国技术突破,整个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游戏规则就要重写了。
美国那边的反应就复杂多了。表面上是在搞技术封锁,但内部其实也有不同声音。
特别是曾经在特朗普政府干过的半导体专家梅根·哈里斯,她对自己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一番。她觉得美国的决策者对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认识太肤浅,有点想当然了。
哈里斯担心的事情其实挺有道理的。她说美国的限制措施搞不好会起反作用,最后让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不光在国内厉害,连国际市场都能打得有声有色。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压制对手结果反而帮对手练了一身本事。
最微妙的是ASML的立场。作为美国限制政策的执行者,ASML 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公开表达了对美国政策的担忧。他认为美国的出口限制不仅会削弱ASML的主导地位,还将适得其反,进一步促进中国自立自强。
富凯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无论设置多少障碍,你试图阻止的人都会加倍努力以求成功。"确实,越是被人卡脖子,越是要争口气,这大概是人之常情吧。
技术封锁往往是双刃剑,在限制对手的同时,也在培养对手的自主创新能力。ASML过去一年的股价下跌了20%以上,部分原因就是投资者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中国外交部的表态体现了对全球化合作的坚持。
发言人毛宁指出,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产供链的形成是市场和企业选择的结果,中荷两国在半导体领域互补性强,应该坚持开放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稳定。
中国能不能造出自己的ASML?这不只是个技术问题,更是对全球科技合作模式的考验。各国是选择合作共赢,还是继续在封锁与反封锁的路上越走越远呢?
相关文章
美西方的技术封锁本想卡住中国芯片产业的脖子,没想到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不过说实话,要实现芯片设备100%国产化,光刻机这块硬骨头还真不好啃。《日...
2025-07-27 0
在如今这个,智能设备层出不穷的时代,华为手表凭借着其强大的功能以及时尚的外观,已然成为了不少人的日常伴侣。不过许多用户却忽视了一个简单却关键的操作--...
2025-07-27 0
现在买手机,不用花大价钱也能买到性能强的。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四款 3000 元内的手机,跑分都在 300 万以上,用个五年完全没问题,看看哪款适合你。一...
2025-07-27 0
设计大改:从竖排到八边形的勇气魅族这次真的“变心”了!据多方爆料,魅族22将彻底抛弃前代的竖排镜头设计,改用八边形矩阵模组(概念图如下),环形闪光灯嵌...
2025-07-27 0
我这两天发现了一家特别牛逼的小公司,成立6个月,8名员工。在没有任何外部融资的情况下,在今年5月单月就赚了136万人民币。随后,全球头部建站平台Wix...
2025-07-27 0
微信里藏有我们大量的隐私信息,别的不说,光是朋友圈,就含有我们大量的隐私内容,相信你们的朋友圈一定有过下面的内容,聚餐、机票、旅游打卡或带娃游玩的照片...
2025-07-27 0
用9000吨炸药削平395座大山,居然只为修一座机场?中国这个耗资718亿的工程,惊艳世界!现代版的愚公移山2021年6月,这项超级工程——成都天府国...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御眼视觉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用于解析道路的图神经网络”的专利,公开号CN12038030...
2025-07-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