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025年7月2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AI社工的走访服务实现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
2025-08-05 0
“原来机器手还能干这些精细活儿!”
一只触觉夹爪
拿起豆腐、薯片、果冻等易碎品
根据其纹理、软硬和摩擦特性
精准摆出各种造型
近日
由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
团队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低成本
“自适应视触觉AI传感器”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上
首次公开亮相
此次复旦团队这一成果,作为唯一的高校代表,亮相镇馆之宝-“WAIC里机器人技能大舞台”中央展区,为构建面向精细化操作的下一代具身智能大模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让人形机器人离人类生活更进一步。
皮肤是人类最大的器官,具备对力的多维感知能力,可看成是天然的多维力学信息采集终端。正是凭借多维感知能力,当人类需要做一些灵活的操作时,便根据触觉反馈、交互时力的变化来调整操作精度。随着“视触觉技术”的出现,正在让机器人拥有触觉成为可能,攻克精细操作“最后一公里”。
当前,国内的具身机器人研发已有较完善的视觉通道,但在具身智能的触觉技术仍较为欠缺。如何让冰冷坚硬的机器人拥有人类的触觉?这一科研难题,在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团队的“自适应视触觉AI传感器”科研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团队研发的传感器具备柔性、灵敏、“触觉神经”、多维力学探测等特点,还有一套融合了视觉感知与AI算法的创新系统。抓取物品时,它的柔软界面如同人类皮肤般,能适应适应复杂表面,会自然贴合物体形状,不会像刚性爪那样压坏脆弱物品。同时,它可感知多维受力,包括正压力、切向力,甚至扭转力,能灵巧、安全地与外界交互。
“我们想要机器人不仅能感受到单一的传统压力,而且还能具备类人皮肤的感知,能感知压力、剪切、扭转、滑移等各种复杂力学交互信息。” 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研究员陈文明介绍,以往,以压力信号为指标的传感技术是单一的感官通道,而下一代具身机器人要突破操作能力瓶颈,必须具备类似人体皮肤的多维触觉感知能力。
陈文明介绍,人类指尖皮肤的最小感知阈值大概在0.1牛到0.2牛之间。相比之下,团队研发的“自适应视触觉AI传感器”的感知灵敏极限已达到人体的10倍。
目前,要让具身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仍存在诸多挑战。项目团队带头人、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认为,具身机器人要面对的是多样化的工作环境,需要既能在预先学习过的环境里做好工作,也能在不确定性的未知环境里完成任务。
此次发布的高精度、低成本的视触觉传感器,可支持训练融合触觉等多模态信息的机器人大脑,进而助力实现可完成精细化操作的下一代具身智能技术。“明年给大家看的就不是抓豆腐和果冻了,而是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任务。” 姜育刚说。
下一步,团队计划对“自适应视触觉AI传感器”进行市场化,同时开展视触觉融合的大模型训练,去解决行业内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该技术应用前景包括搭载触觉技术的机械夹爪精准抓取易损物品、工业制造领域中高精度分拣与精密装配、辅助医疗领域完成微创手术等。该技术还可以和假肢相结合,研制出具备触觉感知能力的先进智能假肢。
今年初,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成立。“我们希望研发具有自主探索能力、持续进化特性且符合人类价值观的具身智能体,为未来人机协同与智能社会建设提供核心驱动力。”姜育刚说。
来源:上海杨浦
相关文章
金融界2025年7月2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AI社工的走访服务实现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
2025-08-05 0
“原来机器手还能干这些精细活儿!”一只触觉夹爪拿起豆腐、薯片、果冻等易碎品根据其纹理、软硬和摩擦特性精准摆出各种造型近日由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团...
2025-08-05 0
黄河旋风:主要从事超硬材料及其制品、超硬复合材料及其制品、机电产品、建筑机械、塔式起重机等的研发、生产。信息发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信息系统...
2025-08-05 0
金融界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海波东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玻璃防指纹液喷涂装置及工艺”的专利,公开号CN120...
2025-08-05 0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玻璃中介层支持嵌入基板的芯粒与直接堆叠于顶部的芯粒(chiplets)之间的3D堆叠,这是硅中介层无法实...
2025-08-05 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下简称WAIC),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H1核心技术馆的AI展品区人头攒动。其中,港交所A...
2025-08-05 0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通信行业迈入深度存量竞争时代,服务正在成为品牌价值重塑的关键变量。近日,中国移动发布“十项服务承诺”,主动将用户长期吐槽的...
2025-08-05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柳蓬面对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浙江中小企业如何借力数智化锻造韧性、跃升竞争力?截至2024年底,浙江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已实现全覆...
2025-08-0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