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两年一评!“最高科技奖”揭晓:东南大学教授,第一完成人!

排行榜 2025年08月06日 18:20 0 admin

日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BME2025)在苏州召开。大会颁发了被誉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高科技奖的2024-2025年度“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澄玉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多场景跨人群穿戴式心电智能监测技术研发及应用”荣获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两年一评!“最高科技奖”揭晓:东南大学教授,第一完成人!

“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首任理事长黄家驷学部委员(院士)的名字命名,是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设立的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高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强调生物医学与工程的融合,倡导立足本土的原始创新,鼓励临床应用为驱动的研究,共设三类奖项:基础研究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本届共评选出各奖项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两年一评!“最高科技奖”揭晓:东南大学教授,第一完成人!

刘澄玉团队获奖项目主要围绕穿戴式心电监测核心部件、动态心电解析方法、心血管实时风险监测及预警等开展系统性的前沿创新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技术突破和“传感-设备-算法-数据-平台”体系化创新,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引领了国内心血管穿戴式智能监测理论技术的自主创新,构建了新一代动态心电监测体系,为广泛人群健康筛查、重点人群风险预警、特殊人群危急救治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项目其他完成人包括我校李建清教授(兼职)、杨晨熙副教授、蔡志鹏副研究员、高鸿祥博士后。

两年一评!“最高科技奖”揭晓:东南大学教授,第一完成人!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科研“四个面向”,以解决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学院科研综合实力强,近五年来累计科研经费到款超过2.5亿元,其中近70%为纵向科研经费到款,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年一评!“最高科技奖”揭晓:东南大学教授,第一完成人!

学院科研特色显著,为我国舰船导航技术、硅微惯性仪表技术、海洋与空间探测技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及应用、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感知技术、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康复与空间机器人技术、可穿戴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以来,学院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6项、银奖4项

两年一评!“最高科技奖”揭晓:东南大学教授,第一完成人!

学院以东南大学电类平台为基础进行宽口径招生,学生入校后首先进行大类培养,按照大类统一的基础课程进行学习,进入高年级后可自选方向深入学习。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拥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1项,建设多个教学用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三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两年一评!“最高科技奖”揭晓:东南大学教授,第一完成人!

此外,学院重视学生的国际化教学,每年都有一批海外知名学者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全英文授课。近三年,每年均组织东南大学“智能感知”线上国际暑期学校。与南京医科大学、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UHN 下属 KITE 研究所签订四方合作协议,未来将在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科研及人才培养多方面深度合作。

仪器科学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标志之一,高端设备是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一代科技革命为仪器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而智能感知、智能机器人、卫星导航、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正成为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东南大学##江苏##科技##获奖##夏日生活打卡季#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东大新闻网、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