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3000万元助推“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

AI科技 2025年08月15日 12:50 0 admin
3000万元助推“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

■中心目前已实现对2个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

■已成功实现久远精密项目的资金退出

■正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项目

■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未来产业领域

■单项目支持资金为50万元—300万元

“收到了!专项资金已到账。”今年4月,四川蜀锦峰科技有限公司顺利拿到成都中试服务中心100万元专项支持资金。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资金到位非常快,这将加速我们第四代有机硅合成革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如何在企业成长的关键时期,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及研发投入?用于成果转化的专项支持资金显得格外重要。资金从何而来?8月14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一笔金额为3000万元的专项支持资金将为支持成都中试服务中心建设而配套设立,将成为助推科技成果实现“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的又一“利器”。

“真金白银”支持

助企业迈出产业化“第一步”

盛夏8月,位于白鹭湾科技生态园A区的1栋1单元正进行最后的装修冲刺。几个月后,成都中试服务中心将在这里“安家”,多个前沿科技成果项目也将从这里迈出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

成都中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旗下成都科技服务集团打造,并联合专业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将面向大院大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平台等创新主体的中试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汇聚成果转化上下游资源,坚持功能性服务和市场化业务相结合,打造集案例展示、技术攻关、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企业孵化、人才培训、场景验证、成果交易为一体的生态服务体系,助推科技成果实现‘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成果从0到1的转化过程中,从公司成立到申请办公场地、从产品研发到中试产线搭建……方方面面都需要投入资金。当前早期项目想获得启动资金,主要通过股权、债权及政府补贴等方式,这几种方式各有优劣,且无法全部覆盖早期项目资金需求。”成都科服集团负责人一语道破了早期科技成果在转化、孵化中面临的资金难题。

为此,中心最终决定由成都科服集团、成都英诺技转出资3000万元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据介绍,该专项资金采取自主管理模式,是一个可以提供多范围、全模块、投退灵活的资金池,覆盖种子、天使、Pre-A阶段,可以为早期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我们采取‘一企一策’,资金使用灵活、决策快,最快可在3周内完成注资交割。同时,专项资金有完善的退出机制,有效保证了专项资金的持续性。”成都英诺技转负责人直言该资金支持模式的优势。

运行1年投2个项目

已有项目实现资金退出

过去一年,在中心载体加快建设的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已先行快速运转起来,目前已实现对2个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成功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成都久远智造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远精密”)就是专项资金支持的第一匹“千里马”。

作为成都市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久远精密部分中试成果已成功应用在汽车热泵关键技术领域生产力装备上。而正是得益于专项资金的支撑,企业成功迈出产业化的“第一步”。

“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久远精密将中试技术服务平台化,不仅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收敛与客户之间的知识产权边界,更有效地搭建与纵向和横向客户的需求桥梁。与此同时,久远精密逐步将中试成果直接转化成各行业的关键零部件,服务于机器人、新型储能(二氧化碳相变储能)、大型热管理系统、超大型牵引电机、高动态直线电机等关键工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已成功实现久远精密项目的资金退出。团队还“剧透”了一个彩蛋:中心目前正在对接多个前沿科技成果,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更多好消息传来。

当前,3000万元专项资金正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项目,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未来产业领域,单项目支持资金为50万元—300万元。在项目评选标准上,中心负责人表示,将重点关注核心技术的先进性、明确的市场应用场景,以及是否解决“卡脖子”问题或实现国产替代几个方面。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受访单位供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