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济南老工业区来了“新面孔”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8日 15:43 0 aa

在济南强省会建设进程中,莱芜这座老工业区,正用一场静悄悄的“数智革命”书写新故事。

焊花飞溅的车间里,机械臂精准舞动;熬制中药的老作坊旁,传感器24小时“站岗”……莱芜的转型不是简单的“换机器”,而是用数字技术给传统产业“装大脑”,让“老树”发出“新芽”。

老工业区的“新面孔”

在莱芜,中国重汽的车间正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机械芭蕾”——110台工业机器人挥舞铁臂,109台AGV小车穿梭自如。宏济堂制药的车间里,5380个传感器如“数字医生”般默默守护着每一锅中药的熬制,这是老工业基地装上“新大脑”的生动现场。

济南老工业区来了“新面孔”

曾几何时,这里的工厂依靠的是老师傅们的“火眼金睛”与“黄金手感”。38道工序全凭工人肉眼测量,中药熬制时火候全在老师傅的手感之间。如今,数智化这股东风,吹散了老工业头顶的“经验迷雾”。机械臂的焊点精确到毫米级,传感器的“眼睛”比老师傅更毒辣。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产业基因的重塑,它让传统工厂焕发新生,让老师傅的经验得以传承,让工人从体力消耗中解放,转向更富创造性的岗位。当工厂装上“云脑”,整个生产链条都活络起来,生产更顺了,次品更少了,成本也更低了。

莱芜的转型正是老工业基地涅槃的缩影。从东北老厂到西部“三线”,无数“大块头”正在经历“聪明转身”。当机器臂在车间里跳起“圆舞曲”,这就是老工业区最美的“智变”风景线。这条路不易,但走通了,老工业基地就能从生锈的钢铁变成闪光的芯片,挺起“中国智造”的脊梁。

济南老工业区来了“新面孔”

强省会战略下的“莱芜答案”

在强省会建设的答卷中,莱芜的转型实践有着自己的“解题思路”。

技术要穿透产业,不能浮在表面。莱芜的转型,拒绝装门面的数字化。重汽的机械臂、宏济堂的传感器,都是“真刀真枪”地改流程、提效率。这种技术穿透,让传统产业从“靠人”变成“靠数”,从“粗放”变得“精细”。

价值要跃升,不能原地打转。莱芜的企业,不再满足于卖产品,而是要定标准。宏济堂把中药标准推向国际,重汽用效率和质量赢得全球市场。这种价值跃升,让济南的产业从“跟跑”变成“领跑”。

产业要共建,不能单打独斗。莱芜的转型,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通力合作的结果。政府搭平台、企业唱主角、科研撑腰板,形成了“大企业带小企业、传统产业连数字产业”的生态。这种共建,让数智化的红利从龙头流向中小微,从工厂流向田间。

重汽的火花在数据驱动下闪耀,宏济堂的传感器守护千年药方,莱芜的转型是强省会战略下传统工业的二次生长。数智化不是要推倒重来,而是要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只要找准技术的切口,构建价值的路径,形成生态的合力,传统工业区就能在时代的浪潮中逆风翻盘,奔涌向前。(来源:济南宣传微信公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