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外媒:世界进入“人工智能软实力时代”

AI科技 2025年08月21日 22:47 0 admin

参考消息网8月21日报道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8月14日刊登题为《人工智能软实力时代》的文章,作者是日本前外交官、“鱼群”人工智能公司联合创始人伊藤炼。全文摘编如下:

像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这样的人工智能领先者认为它们正在参与一场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的竞赛:一种能够执行人类所能完成的任何智能任务的模型。与此同时,美国和中国政府都将这场人工智能竞赛视为国家安全优先事项,需要大规模投资。在这两种情况下,人工智能都被视为一种新形式的“硬实力”,只有拥有庞大计算资源并有能力将其转化为经济和军事优势的超级大国才能具备。

但这种观点不够全面,而且越来越落伍。自从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成本更低且性能更具竞争力的模型以来,我们就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构建尖端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不再仅限于少数技术巨头。世界各地已经出现了多个高性能模型,这表明人工智能的真正潜力在于其扩大软实力的潜力。

2024年,模型“越大越好”的时代结束了。从那以后,模型的优势不再仅仅取决于(基于越来越多的数据和计算能力的)规模。深度求索不仅证明了无需大量资金就可以构建高级模型,而且还证明了引入先进的开发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加速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开源的决定引发了一波创新浪潮。

就在几个月前,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垄断(或少数公司的寡头垄断)局面已经让位于一个多极的、高度竞争的格局。中国的阿里巴巴和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强大的开源模型,日本“鱼群”人工智能公司已经开源了人工智能创新。

拥有最先进的模型性能已不足以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

现实世界的人工智能必须处理相互依赖的任务、模糊的过程、条件逻辑和异常情况,这些变量需要紧密集成的系统。因此,模型开发者必须对特定应用程序的设计承担更多责任,而应用程序开发者必须更深入地参与基础技术开发。

这种集成对未来地缘政治的影响不亚于对商业的影响。这体现在“主权人工智能”概念上,即以国家人工智能自主能力的名义减少对外国技术供应商的依赖。从历史上看,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担忧一直是,通过将关键基础设施(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外包给硅谷大公司,就会导致持续的数字贸易逆差。如果人工智能走上同样的道路,经济损失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此外,许多人对可能随时关闭外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自毁开关”也存在担忧。由于所有这些原因,本土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在被视为至关重要。

但主权人工智能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工具都是本土制造的。主权人工智能的真正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实现自给自足,而是通过构建别人自愿采用的模型来积累人工智能软实力。

当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在全球共存时,最广泛采用的模型将成为微妙而深刻的软实力的来源,因为它们将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决策中。

从人工智能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公众的接受度将是成功的关键。

人工智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未必会成为一场“赢者通吃”的竞赛。但在老龄化的北半球和年轻的全球南方,人工智能导致的不平等可能会造成持久鸿沟。确保这项技术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赋能工具,而不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控制工具,符合开发人员自身的利益。(编译/刘宗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