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安全部罕见发布技术预警,首次系统披露境外芯片存在大量预埋"后门"的现实威胁。这一警示不仅涉及芯片,还包括智能设备和软件。而此次预警的时机...
2025-07-28 0
近日,中国国家安全部罕见发布技术预警,首次系统披露境外芯片存在大量预埋"后门"的现实威胁。
这一警示不仅涉及芯片,还包括智能设备和软件。而此次预警的时机格外微妙——恰好在美国批准英伟达恢复对华销售芯片后仅6天。
技术后门这东西可不止一种模样,说白了就是些藏在设备里的 “隐患”,大概能分成三类,每一类都跟藏着的 “不定时炸弹” 似的,正悄悄威胁着我们的信息安全。
先说说第一种,就像设备自带的 “内鬼”。有些国外厂家生产芯片、智能设备或者软件的时候,就没安好心,偷偷摸摸加了个 “后门”。有了这东西,他们就能用特殊信号远程摆弄设备,比如神不知鬼不觉地打开摄像头、麦克风,或者让后台偷偷收集指定数据再传回去。
更吓人的是,这种后门能用加密指令玩 “隐身术”,就算设备显示没联网,摄像头和麦克风说不定还在暗地里干活。高级点的后门更狡猾,用了什么量子态激活的法子,只有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甚至振动频率下才会 “醒过来”,人工检测的时候它就装死,到了目标场景才开始偷偷搞事情,想发现它可太难了。
再看第二种,叫 “黑暗之眼”,大多是后来被人破解出来的。有些厂家为了方便以后维修,出厂时留了个能远程访问的 “后门”,本来是为了售后服务,可一旦没管好,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破解了,这后门就成了偷窥的工具。之前伊朗的核设施离心机被攻击、俄罗斯的基础设施瘫痪,都是这 “黑暗之眼” 惹的祸,可见它的危害有多大。
第三种就像供应链里的 “隐形投毒”。不怀好意的人会钻空子,比如借着软件更新、污染开源代码,或者在供应链的某个环节改改代码,在设备用着的时候偷偷装上后门,照样能非法操控设备、偷秘密。这也说明供应链安全太脆弱了,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系统都可能被 “下毒”。
美国在芯片出口政策上的变化,充满了博弈的意味,前后反差之大引人关注。
今年 4 月,特朗普政府一纸禁令冻结了英伟达 46 亿美元订单,这一举措对英伟达打击巨大,使其中国市场份额从 95% 断崖式跌至 50%。当时,美国的意图似乎是通过限制芯片出口,遏制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
然而到了 7 月,情况发生逆转。英伟达 CEO 黄仁勋通过一系列游说动作,承诺 5000 亿美元在美投资,还警告 “美国 AI 霸权丧失”,成功促使美国批准部分芯片恢复对华出口。这一解禁行为,表面上看是商业层面的调整,实则可能暗藏更深的战略考量。
而中国国安部在美方恢复出口后仅 6 天就紧急预警,这一时间间隔耐人寻味。这一巧合暗示着美方恢复出口的动机并不单纯,很可能表面是商业合作,实则为技术渗透或干扰中国芯片自主化进程。
美方政策从 4 月禁售到 7 月解禁的急转弯,与中方预警的 “6 天间隔”,充分表明两国在芯片领域的博弈已超越商业层面,涉及国家安全主权。
从深层来看,芯片后门已从技术漏洞演变为 “大国数字暗器”,美国在芯片出口上的动作,有着明确的战略意图。
美国恢复部分芯片对华出口,很可能是想通过 “倾销” 方式,延缓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中国芯片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这让美国感到了威胁。通过恢复出口,用相对成熟且价格可能具有优势的芯片占据中国市场,从而挤压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其发展进程。
同时,趁机植入监控后门也是其重要目的之一。境外芯片中存在的各种后门,为美国收集中国相关数据、进行技术监控提供了可能。这些芯片就像 “天鹅绒包裹的电子暗器”,在看似正常的商业交易背后,隐藏着窃取信息、威胁国家安全的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芯片领域的博弈已经成为大国之间争夺数字时代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重要战场。谁能在芯片技术上占据优势,谁就能在数字时代掌握更多的主动权。美国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维护其在科技领域的霸权地位,遏制中国的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以技术自主筑牢安全防线。
首先,要高度警惕 “天鹅绒包裹的电子暗器”,加强对境外芯片、智能设备及软件的安全检测和监管。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检测机制,提高对各种后门的识别能力,尤其是那些采用高级技术如量子态激活机制的后门,防止其对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造成威胁。
其次,加快芯片国产化进程是关键。只有拥有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境外芯片的依赖,避免受到他人的制约和监控。加大对芯片产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提升中国芯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
此外,要定义 “数字时代的主权”,在数字领域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规则和标准。在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合作的同时,坚决维护国家的数字主权和安全,不被其他国家的技术霸权所左右。
国安部的预警,核心目标就是提醒国人重视芯片安全问题,以技术自主筑牢安全防线。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威胁,更是为了中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和大国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保障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安全。
芯片即权力,自主即安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数字暗战中,中国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芯片技术实力,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守护好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相关文章
近日,中国国家安全部罕见发布技术预警,首次系统披露境外芯片存在大量预埋"后门"的现实威胁。这一警示不仅涉及芯片,还包括智能设备和软件。而此次预警的时机...
2025-07-28 0
【山姆·奥特曼:用户与ChatGPT的对话目前不具有法律保密性】财联社7月27日电,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近日在播客中谈及人工智能与法律监...
2025-07-28 0
人民网上海7月27日电(马作鹏)7月26日,“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高端论坛在沪举办。来自全球顶尖研究院和高校的科学家、教授、学生代表,以及来...
2025-07-28 1
近日,苹果公司正式推送iOS 26首个公测版(Public Beta),标志着自iOS 7以来最大规模的UI革新进入用户测试阶段。新系统采用“液态玻璃...
2025-07-28 0
【上海浦东:未来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 将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财联社7月27日电,今日召开的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2025-07-28 0
【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我们正迎来“Agent 优先”时代】财联社7月27日电,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阿里云副总裁、大数据和智能实验室负责...
2025-07-28 0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全球首个商代陶片拼合赛——大辛庄陶片拼合AI挑战赛正式启动。据了解,此次大赛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2025-07-28 0
从青铜文物的AIGC文创,到乡村政务的智能化治理,再到精准敏捷的插拔机器人,在2025WAIC的北电数智展台,充分展示AI赋能千行百业的新样本。北电数...
2025-07-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