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最像“英伟达”的两家?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5日 02:50 0 aa

在研发方向、产业模型、人才储备和类型构造上最接近美国英伟达公司的中国企业是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


一、研发方向:高性能通用GPU与全场景覆盖


1. 壁仞科技

专注于高性能通用GPU设计,其BR100系列芯片对标英伟达A100和H100,单芯片峰值算力达PFLOPS级别,支持AI训练、数据中心和游戏等场景。其软硬一体的智算集群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案例,通过Chiplet架构和光互连技术实现千卡集群商业化落地,千亿参数模型训练线性加速比超过95%。这种通用计算+特定场景优化的路径与英伟达的GPGPU战略高度相似。

2. 摩尔线程

全功能GPU覆盖AI计算、图形渲染、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等多领域,与英伟达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一致。其MUSA架构支持AI训练和推理,并正在扩展万卡集群方案,接近英伟达的集群能力。例如,MTT S5000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千卡集群效率超过国际同代产品。


二、产业模型:Fabless模式与生态构建


1. 壁仞科技

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芯片设计,与中国移动、中兴通讯等企业合作推动智算集群落地。其BIRENSUPA软件生态系统类似于英伟达的CUDA,支持大模型训练和异构算力调度,虽成熟度仍有差距,但已实现跨厂商GPU混合训练等创新功能。

2. 摩尔线程

同样为Fabless模式,产品覆盖云到端,与移动云合作提供算力支持,并通过摩尔学院和AI开放平台构建开发者生态。其AI开放平台支持在线推理服务和AIGC应用开发,类似于英伟达的NGC平台。


三、人才储备:国际化团队与高研发投入


1. 壁仞科技

核心团队来自英伟达、AMD等国际大厂,研发人员占比8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超过85%。其联席CEO李新荣拥有30年GPU经验,曾任AMD全球副总裁;CTO洪洲为前华为海思GPU首席架构师。

2. 摩尔线程

研发人员占比近90%,核心团队行业经验平均20年,创始人张建中曾主导英伟达中国生态建设。公司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专利授权数量居国内GPU企业首位。


四、类型构造:通用架构与软硬协同


1. 壁仞科技

通用GPU架构支持多场景应用,软硬协同优化。例如,其异构GPU协同训练方案(HGCT)首次实现四种不同厂商GPU混合训练同一大模型,突破算力孤岛难题,这与英伟达的多GPU互联技术(如NVLink)异曲同工。

2. 摩尔线程

全功能GPU设计覆盖AI、图形、计算,类似于英伟达的多元化产品布局。其MUSA架构支持AI训练和推理,并兼容部分CUDA生态,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


对比其他候选企业


华为海思:虽在AI芯片(如昇腾系列)和通信领域有优势,但其业务范围更广(手机、服务器等),且近期转向GPGPU的战略调整尚未完全落地。

寒武纪:云端AI芯片表现突出,但业务结构单一,未涉及图形渲染,与英伟达的多元化模型差异较大。

地平线:专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垂直化,与英伟达的全球化布局不同。


结论


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是当前中国最接近英伟达的企业。壁仞科技在高性能GPU和集群技术上更突出,而摩尔线程在全功能GPU和生态建设上更全面。两者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在软件生态和国际市场上仍有差距,但已成为国产GPU的领军力量,推动中国在AI算力领域的自主可控。


这两家公司应该已经在IPO的路上。


2025-7-16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