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 卉 每经编辑:张益铭近期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掀起了科技领域的狂欢,背后折射出的是新兴产业和产品的最新排位。在这场卡位战中,年初...
2025-08-05 0
在研发方向、产业模型、人才储备和类型构造上最接近美国英伟达公司的中国企业是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
一、研发方向:高性能通用GPU与全场景覆盖
1. 壁仞科技
专注于高性能通用GPU设计,其BR100系列芯片对标英伟达A100和H100,单芯片峰值算力达PFLOPS级别,支持AI训练、数据中心和游戏等场景。其软硬一体的智算集群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案例,通过Chiplet架构和光互连技术实现千卡集群商业化落地,千亿参数模型训练线性加速比超过95%。这种通用计算+特定场景优化的路径与英伟达的GPGPU战略高度相似。
2. 摩尔线程
全功能GPU覆盖AI计算、图形渲染、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等多领域,与英伟达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一致。其MUSA架构支持AI训练和推理,并正在扩展万卡集群方案,接近英伟达的集群能力。例如,MTT S5000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千卡集群效率超过国际同代产品。
二、产业模型:Fabless模式与生态构建
1. 壁仞科技
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芯片设计,与中国移动、中兴通讯等企业合作推动智算集群落地。其BIRENSUPA软件生态系统类似于英伟达的CUDA,支持大模型训练和异构算力调度,虽成熟度仍有差距,但已实现跨厂商GPU混合训练等创新功能。
2. 摩尔线程
同样为Fabless模式,产品覆盖云到端,与移动云合作提供算力支持,并通过摩尔学院和AI开放平台构建开发者生态。其AI开放平台支持在线推理服务和AIGC应用开发,类似于英伟达的NGC平台。
三、人才储备:国际化团队与高研发投入
1. 壁仞科技
核心团队来自英伟达、AMD等国际大厂,研发人员占比8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超过85%。其联席CEO李新荣拥有30年GPU经验,曾任AMD全球副总裁;CTO洪洲为前华为海思GPU首席架构师。
2. 摩尔线程
研发人员占比近90%,核心团队行业经验平均20年,创始人张建中曾主导英伟达中国生态建设。公司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专利授权数量居国内GPU企业首位。
四、类型构造:通用架构与软硬协同
1. 壁仞科技
通用GPU架构支持多场景应用,软硬协同优化。例如,其异构GPU协同训练方案(HGCT)首次实现四种不同厂商GPU混合训练同一大模型,突破算力孤岛难题,这与英伟达的多GPU互联技术(如NVLink)异曲同工。
2. 摩尔线程
全功能GPU设计覆盖AI、图形、计算,类似于英伟达的多元化产品布局。其MUSA架构支持AI训练和推理,并兼容部分CUDA生态,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
对比其他候选企业
华为海思:虽在AI芯片(如昇腾系列)和通信领域有优势,但其业务范围更广(手机、服务器等),且近期转向GPGPU的战略调整尚未完全落地。
寒武纪:云端AI芯片表现突出,但业务结构单一,未涉及图形渲染,与英伟达的多元化模型差异较大。
地平线:专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垂直化,与英伟达的全球化布局不同。
结论
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是当前中国最接近英伟达的企业。壁仞科技在高性能GPU和集群技术上更突出,而摩尔线程在全功能GPU和生态建设上更全面。两者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在软件生态和国际市场上仍有差距,但已成为国产GPU的领军力量,推动中国在AI算力领域的自主可控。
这两家公司应该已经在IPO的路上。
2025-7-16
相关文章
每经记者:杨 卉 每经编辑:张益铭近期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掀起了科技领域的狂欢,背后折射出的是新兴产业和产品的最新排位。在这场卡位战中,年初...
2025-08-05 0
咱们已经对英伟达出手了!黄仁勋坐不住了!7月底,英伟达CEO黄仁勋接受了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的约谈。此次约谈的背景是,在中国市场受到广泛...
2025-08-05 0
在研发方向、产业模型、人才储备和类型构造上最接近美国英伟达公司的中国企业是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一、研发方向:高性能通用GPU与全场景覆盖1. 壁仞科技...
2025-08-05 0
在半导体器件的微观世界里,栅极结构犹如中枢神经,对晶体管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早期半导体技术萌芽至今,随着芯片集成度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以及摩尔定律持续...
2025-08-05 0
智东西作者 | 王涵编辑 | 心缘智东西7月29日消息,7月28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 《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旨在加快实施“...
2025-08-05 0
作者 | 黄昱编辑 | 周智宇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最大的商场中,一家来自中国的头部潮玩品牌门店人潮涌动。“要想富,先修路”,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这样...
2025-08-05 0
导语:AI时代的生产方式,一定不是在于“用了多少AI功能”,而是在于“是否将AI嵌入了企业生产的全业务流程”,是否实现了生产方式内核的重塑,以及是否实...
2025-08-05 0
中商情报网讯:长三角以全产业链“碾压式”领先,珠三角靠设计创新“弯道超车”,京津冀困于“研强产弱”,中西部则借政策及成本优势“野蛮生长”——中国集成电...
2025-08-0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