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贵阳8月14日电 8月13日,以“科创无界·智联黔泰”为主题的2025年贵州科技馆科普研学活动在贵阳正式开营。由泰国坦亚武里皇家...
2025-08-15 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今年年初,我们自主研发的“星核-700”高温合金涡轮盘成功通过验收,这一消息让世界工业圈炸开了锅,因为西方对于这种东西可是对中国严防死守,中国却能突破重围。
对比起西方同类型的产品,虽然星核-700还是与他们有些差距的,但我们的产品却有独特的优势是西方不具备的。
而最近美国那边竟然罕见的恢复了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对华出口,这很难不把这件事情与星核-700联系起来,那么这个星核-700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当一架战斗机以两倍音速划破长空,发动机内部是怎样一个“炼狱”场景?这块不起眼的圆盘,就在这个炼狱的最中心,拼命旋转。
它要一边承受超过700摄氏度的高温,这温度足以让普通钢材软成一滩泥,一边还要以每分钟上万转的速度狂奔,边缘处要承受相当于挂着好几节火车车厢的巨大拉力。
它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变形、裂纹或瑕疵,哪怕再微小的缺陷,都可能在万米高空引发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可以说,这块金属盘的强度,直接定义了一台发动机的性能上限,也决定了整架飞机的生死。
它就是飞机“心脏”里的“心肌”,是工业制造皇冠上那颗最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西方国家可是捂了整整半个世纪。
上世纪70年代,我们的工程师们别说生产线,连摸一下高温合金涡轮盘样品的正眼机会都没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回忆那段岁月,话语里全是酸楚:“我们就像一个想学武功的弟子,人家不仅不给秘籍,连练功的院子都不让你进。”
这种封锁是全方位的,从材料配方到加工工艺,再到测试标准,所有的一切都对我们紧闭大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被美国通用电气、英国罗罗等几家巨头瓜分殆尽。
即便我们自己的燃气轮机市场规模早已突破五百亿,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却低得可怜。
这意味着,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付出高昂的采购成本,还要忍受海外供应商长达数月的审查,头上更是时时刻刻悬着一柄“断供”的利剑,而想让自己的飞机拥有强大的“中国心”,只有自己造这一条路。
2009年,攻关项目正式立项,但现实的耳光打得又响又亮,我们用自己的材料和工艺做出的第一批涡轮盘,温度一到650摄氏度就顶不住了,性能断崖式下跌,彻底成了“软脚虾”。
而当时,西方同类产品的稳定工作温度已是750摄氏度,这100度的差距,在工程师眼里,如同天堑,难以逾越,但虽然压力山大,我们却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一位参与项目的材料专家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的任务,就像要求一个人在岩浆里跑马拉松,同时还得保持百米冲刺的速度,身上不能出一点汗。”
在一次日常的尝试中转机终于出现了,在无数次调整主要合金配方都收效甚微后,有研究员提出,能不能在材料里加一点点稀土元素,这在当时是个颇为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
没想到,这些添加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就像在合金的微观结构里派驻了无数个“纳米保安”,它们牢牢守在材料最脆弱的晶界处,阻止了高温下的晶格滑移和变形,正是这个神来之笔,让团队看到了曙光。
找到了方向,剩下的就是水磨工夫,这一步充满了汗水、疲惫和钢铁意志的考验,为了找到那百分之零点几的最佳配比,实验团队在熔炼炉边连续奋战,调整了187次配方。
为了验证材料的极限性能,团队把铺盖搬到了四川德阳那台八万吨级的巨型液压机旁边,现场分析数据,现场改进方案。
材料在测试中先后断裂了19次,每一次断裂,都意味着心血付诸东流,但没有人放弃,为了将材料性能再提升那关键的0.1%,工程师们可以连续工作38个小时,眼睛熬得通红,只为调整几个关键参数。
2013年,在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的车间里,当一块直径1.45米的涡轮盘毛坯在万吨重压下完美成型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场的老师傅们眼含热泪,他们知道,这一刻等了太久了,中国终于能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顶级“钢饼”了。
这块千锤百炼的“钢饼”,被命名为“星核-700”,“星”代表着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核”代表着它在发动机中的核心地位,而“700”则骄傲地标示出它能稳定承受700℃高温的硬实力。
虽然距离国外顶尖的750℃还有一点点差距,但“星核-700”已经稳稳地跨过了650℃这道航空界公认的“魔咒”,成功跻身“700℃高温合金俱乐部”。
更重要的是,它还身怀三大绝技,每一项都打在了航空发动机的痛点上,首先,它的内部结构极为精细均匀,控制精度达到了微米级。
这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在一根头发丝的横截面上,建起了上千座排列整齐的“微型防震楼”,从根本上提升了材料的稳定性和抗疲劳性。
其次,也是最令人惊叹的,它具备了初步的“自愈”功能,在长期运转中,如果涡轮盘内部出现了微米级的细小裂纹,材料中的某些智能元素会被激活,自动向损伤区域迁移、聚集,像人体的血小板一样,主动“修复”伤口,阻止裂纹的扩大,这项技术,让“星核-700”的寿命比同类进口产品延长了30%以上。
最后就是成本优势,通过全流程的自主研发,我们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其制造成本反而比采购进口产品降低了近一半,寿命更长,价格更低,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2025年初的一次耐久性测试中,“星核-700”交出了一份惊人的答卷:在模拟各种极端工况下,它连续无故障运转了1.8万小时。
这相当于一架飞机不间断地绕着地球飞了300圈,测试结束后,工程师检测发现,其表面磨损仅有0.03毫米,最终的检测报告上,只有八个字:“性能卓越,远超预期”。
一块“钢饼”的突破,撬动的却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紧接着,四角星航空等企业研制的新一代镍基合金叶片,耐温纪录冲到了1150℃。
中国钢研集团更是造出了直径超过2米的巨型涡轮盘,用于重型燃气轮机,曾经被嘲笑的跟随者,如今也开始参与制定新的行业标准。
回望历史,从1956年抚顺钢厂冶炼出第一炉仿制苏联的高温合金,到今天“星核-700”横空出世,这条路我们走了近70年。
它浓缩了中国工业从跟跑、并跑到准备领跑的艰辛历程,每一个涡轮盘的诞生,都像是为中国工业的脊梁,又添上了一块坚不可摧的铠甲。
当年“两弹一星”的蘑菇云升起,让我们挺直了腰杆,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今天“星核-700”的问世,同样击碎了套在我们高端制造脖子上的又一道材料枷锁。
从高温合金到芯片光刻机,从北斗组网到万米深潜,事实一次次证明,封锁和限制,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困难,但从来压不垮自力更生的中国人民。
别人划定的终点,恰恰是我们加速起跑的起点,在每一次被“卡脖子”的困境中,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中国智造的下一次飞跃。
参考消息2025-7-4《外媒:美恢复对华飞机发动机出口》
相关文章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贵阳8月14日电 8月13日,以“科创无界·智联黔泰”为主题的2025年贵州科技馆科普研学活动在贵阳正式开营。由泰国坦亚武里皇家...
2025-08-15 0
金融界8月14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天阳科技提问:子公司魔数智擎和华为合作AI推理嘛。公司回答表示:您好,魔数智擎是国内首家可解释模型完全落地的...
2025-08-15 0
8月14日,数字技术工程师(工业互联网)培训班在沈阳开班。本次培训班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指导,东北大学承办,面向省内通信企业开展定向培训,来自通信企...
2025-08-15 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慧心引力佳编辑/慧心引力佳今年年初,我们自主研发的“星核-700”高温合金涡轮盘成功通过验收,这一消...
2025-08-15 0
乔雨霞 周子琪 山西画报忻州号8月13日,202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山西巡展河曲站暨“全国科普月”河曲县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忻州市科协副主席闫迎军,河...
2025-08-15 0
#武汉市第一医院应用AI新技术,让冠心病检查更精准#12日,记者从武汉市第一医院获悉,该院放射影像科引入AI新技术——全新深度学习冠脉CTA重建算法C...
2025-08-15 0
来源:新浪科技8月14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竞技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开幕,涵盖26个赛项...
2025-08-15 0
8月14日晚,一场精彩的“机器人秀”开幕式拉开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序幕。对于这场开幕式的亮点,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北奥集团董事长赵东伟表示...
2025-08-1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