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财报亮眼!苹果在华吃上“国补”红利,库克笑了,我们该笑吗?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2日 15:55 0 aa
财报亮眼!苹果在华吃上“国补”红利,库克笑了,我们该笑吗?

两年了,苹果终于在中国市场缓过气来了。

最新财报显示,苹果大中华区营收150.3亿美元,同比增长0.3%。别看这数字小得可怜,但这可是苹果在华营收连续下滑8个季度后的首次回暖。库克在财报电话会上特地感谢了中国的“国补”政策,说这对iPhone销售“帮助很大”。

我就纳闷了,一个市值3万亿美元的巨头,居然要靠咱们的消费补贴来提振业绩?这事儿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苹果的“续命丹”

今年国家推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每台手机最高补贴2000元。巧了,这政策一出,苹果就成了最大赢家。

数据摆在这:iPhone 16系列上市首月销量2000万台,其中国内市场贡献了近40%。要知道,去年同期iPhone 15在国内的销量占比还不到30%。这增长的10个百分点,基本都是“国补”给撑起来的。

更扎心的是,补贴政策让原本买不起iPhone的消费者也能“圆梦”了。一台原价8999元的iPhone 16 Pro,补贴后6999元就能拿下。这价格,都快赶上国产旗舰机了。

财报亮眼!苹果在华吃上“国补”红利,库克笑了,我们该笑吗?

有网友算了笔账:假设800万台iPhone享受了补贴,平均每台补贴1500元,那就是120亿人民币。这120亿,本来是要刺激国内消费、扶持国产品牌的,结果大头都进了苹果的口袋。

国产手机的尴尬处境

讽刺的是,同样享受补贴政策的国产手机,销量增长却没那么亮眼。

小米、OPPO、vivo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内的销量增长都在个位数徘徊。华为倒是增长了15%,但主要靠的是Mate 60系列的技术突破,跟补贴关系不大。

“消费者拿着补贴去买iPhone,这就像是我们出钱请客,结果客人都跑到隔壁餐厅吃饭去了。”一位国产手机厂商的高管私下抱怨。

财报亮眼!苹果在华吃上“国补”红利,库克笑了,我们该笑吗?

问题出在哪?说白了,还是品牌力的差距。

在很多消费者心里,iPhone依然是“面子”的象征。有了补贴,原本犹豫的人自然选择“一步到位”。而国产手机呢?技术不差,价格更实惠,但就是缺那么点“高级感”。

库克的“感谢”有多真诚?

库克在财报会上的感谢,听起来挺真诚:“中国的以旧换新政策对我们的业务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但转头看看苹果在印度的布局,你就明白这感谢有多少水分了。

财报亮眼!苹果在华吃上“国补”红利,库克笑了,我们该笑吗?

过去两年,苹果把iPhone生产线大规模转移到印度和越南。现在印度工厂的iPhone产能已经占到全球的15%,预计2025年会达到25%。与此同时,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订单却在逐年减少。

一边吃着我们的补贴红利,一边把产能往外搬,这操作是不是有点。。。那啥?

更让人无语的是,苹果还在游说美国政府,要求对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加征更高关税。合着在中国赚钱的时候说感谢,转头就想着怎么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我们到底在补贴什么?

说实话,消费补贴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刺激内需,让老百姓换新手机的负担小一点。但执行下来,味道就变了。

原本应该扶持国产品牌、推动产业升级的政策,却成了外资品牌的“提款机”。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财报亮眼!苹果在华吃上“国补”红利,库克笑了,我们该笑吗?

前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特斯拉拿走了多少?家电下乡的时候,外资品牌又分走了多少羹?每次都是这个套路:政策一出,外资品牌凭借品牌优势收割一波,国产品牌在夹缝中求生存。

最可笑的是,我们的补贴政策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不管你是国产还是进口,不管你对中国市场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在这卖东西,就能享受补贴。

这跟其他国家的做法完全相反——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明确规定,电动车补贴只给在美国生产的车型;欧盟的绿色补贴,也优先照顾本土企业。

人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们是……算了,不说了。

库克的这声“感谢”,恐怕是今年听过最刺耳的感谢了。两年营收下滑,靠着我们的补贴才勉强转正,这算什么本事?

真想问问:我们的消费补贴,到底是在补贴消费者,还是在补贴苹果的财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