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向中国移动供货200台双足机器人,智元称找落地场景要务实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7日 17:02 0 aa

迎宾接待、击鼓表演、趣味互动、物流分拣、料箱搬运……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智元机器人无疑是“整花活”最多的一家具身智能公司。凡是短期内能切入的商业化场景,智元几乎一个也不想错过。

“现在的目标场景一直在变,我们是在打移动靶。”7月26日,智元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接受南都等媒体采访时说,务实地在能力范围内寻找落地场景至关重要,必须清楚今年能够落地哪些场景,明年又能推进到什么程度,“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具备相对稳定的本体和量产能力之后,智元针对不同落地场景开发了适配的人形机器人,并逐渐收获采购订单。

据南都记者了解,智元已从某中部省份的汽车主机厂商收获了一笔大的采购订单。此前6月下旬,智元还中标中国移动旗下子公司一笔价值7800万元的机器人大单。据王闯介绍,200台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远征A2将陆续交付,部署至中国移动各省公司的展厅或大型营业厅,主要承担讲解接待任务。目前已在天津、新疆等地的中国移动省公司试点。

据王闯介绍,引进机器人“接待员”后,营业厅可以从后台自动整理出客户每日咨询的问题,分析其关注的业务类型等。此外,通信公司还能快捷汇总来自全国各地营业厅机器人的数据。相比之下,汇总人类员工的业务数据,不仅流程繁琐,还常常因为总结不全造成信息丢失。

据悉,2024年12月,智元便与中国移动接洽,双方持续评估人形机器人当前的能力。王闯表示,随着机器人步态相对平稳和拟人,且内置大模型接入垂直领域知识库后能流畅对话,中国移动方面认为,用机器人来承担展厅导览的工作已具备可行性。

由于机器人尚无法实现标准化出货,如何跟客户的具体环境和场景做适配和融入,是智元和移动磨合的关键。王闯说,双方合作过程中,“我们有几个同事在客户那儿待的时间比在我们公司还多”。

向中国移动供货200台双足机器人,智元称找落地场景要务实

WAIC2025现场,智元的双足人形机器人远征A2在表演。图:杨柳

智元的产品体系下,灵犀X2同样主打文娱商演、展览讲解等轻量化场景。这款身高约1.3米的小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具有拟人化的“萌系”外观。王闯介绍,灵犀X2适合非正式、偏可爱风格的场景,比如博物馆、游乐场等,与小孩互动更具亲和力;而远征A2的整体设计更严肃和正式,适合展厅、营业厅这类场合。

王闯表示,部分文娱商用场景客户青睐于大小尺寸机器人的组合模式,“如果全是大尺寸,显得有点单一;全是小尺寸,觉得没有气势”。

不过,讲解接待、文娱表演这类落地方向的价值仍存在争议,一些声音认为其天花板低,不如解决刚需问题的场景。

针对需上手“干活”的工厂产线,智元也有两款主打上肢操作能力的产品,均被设计成“轮式底盘+人形上身”的形态。在王闯看来,双足机器人当前并非工厂场景的最优解,因为工厂地面通常较为平整,轮式机器人在效率、噪音控制和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近期,智元做了两场直播,用来展示机器人在料箱搬运和快递分拣上的动手技能。

7月9日的直播设置在汽车零部件公司富临精工的绵阳工厂。在3个小时的演示中,智元旗下轮式人形机器人远征A2-W,以40秒的节拍搬运一个箱子,比人工效率慢10秒,但这一劣势被机器人更长的作业时间弥补。

王闯透露,这场直播结束后,有客户直接下了一笔几十台远征A2-W的订单。今年,智元还为远征A2-W制定了出海计划,重点瞄准中东、东南亚、日韩三个市场。不过累计来看,远征A2-W的订单量依然有限,这是因为,工业场景客户对投入产出比(ROI)的要求较高。

7月27日,智元和智能物流装备提供商德马(688360.SH)合作,直播演示机器人的分拣能力。WAIC展厅内,智元1:1复刻了德马物流中心的作业场景。置身其中的轮式人形机器人精灵G1用五指灵巧手抓起快递包裹,在条码扫码设备配合下录入信息。国外人形机器人明星公司Figure AI此前也发布过类似作业的视频。

据王闯介绍,智元已在陆续向德马物流中心交付数十台精灵G1。

向中国移动供货200台双足机器人,智元称找落地场景要务实

WAIC展厅内,智元轮式人形机器人精灵G1演示快递包裹分拣。图:杨柳

在智元内部,精灵G1由姚卯青负责的精灵业务部主导研发。为何同在工厂作业,要使用不同业务线的两款产品?王闯对此解释称,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统一的算法路径,能同时满足工业场景不同客户的需求。工厂对料箱搬运的抓取精度要求高,为此,远征A2-W采用了小模型结合预设规则编程的做法,虽牺牲了一定的泛化能力,但成功率更高,可达99%以上。而精灵G1背后依靠纯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模型,泛化性相对而言更高,可适用于对抓取精度要求较低的包裹分拣场景。

王闯透露,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智元已着手零部件组装作业的预研。“具身智能的发展速度很快,可能过几年,能做的场景就变得非常多了,这是一个逐步落地的过程”。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 王子黎 樊文扬 发自上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