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高温炙烤来了,如何应对?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02日 01:23 0 admin

近期,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局部地区最高气温接近40℃。持续高温炙烤,如何应对?户外劳动者防暑降温有哪些新方法?消费市场呈现怎样的新趋势?“新华视点”记者在多地进行了走访。

科技助力户外劳动者 机器人“走”上高温岗位

高温天气条件下,一些岗位按规定需停工或缩短作业时间。记者近日在多地走访发现,随着智能设备的推广应用,部分劳动者不用再冒酷暑或停工,劳动条件大幅改善。

有的高温岗位启用机器人。在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济南)西料场构件存放区,室外气温接近37℃,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对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叠合板、看台板等进行洒水。

工程师王亚鹏说,构件可能因高温干燥而开裂,需要洒水养护,气温越高,洒水频次越密。“以前是人工洒水,走一趟得个把小时,出汗像洗澡了一样。”

宝钢股份炼钢厂一炼钢工场连铸作业区实时温度48.3℃,日班作业长李鹏说,曾经工人要穿着高温防护服现场作业,如今可以远程操控工业机器人等设备完成多种工作。

高温炙烤来了,如何应对?

拼版照片:宝钢股份炼钢厂一炼钢工场连铸作业区实时温度48.3℃,工业机器人等设备正在作业。(受访单位供图)

有的高温岗位“人机协同”作业。炎炎夏日,一些地方通过无人清扫机具与环卫工人错时错峰配合,减轻高温天气下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健康风险。

在上海市黄浦区,无人清扫机在午间高温时段对部分区域进行清扫;在浙江杭州,智能无人驾驶清扫车负责吸走垃圾和清洗路面;江苏南京南湖公园启用无人电动保洁船,避免人员在高温下长时间水上作业。

有的高温岗位户外劳动者配备了智能降温装备。模拟空调原理持续降温的“黑科技”背心,背部装配小风扇的降温服,特殊材质“凉爽坐垫”……为劳动者带来清凉。“穿上降温服以后,出汗少了,工友们都觉得挺管用。”山东一名建筑工人说。

记者注意到,多地还设立24小时智能服务驿站、推出汇集高温休息场所的“防暑地图”等,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高温天气下的灵活就业人员提供降暑服务。“小程序上能查到最近的驿站,WIFI、空调、饮水机、医药箱都有,工作间隙会去里面休息解暑。”在北京工作的快递员小彬说。

“降温神器”、反季游乐热度飙升

高温天气来袭,各式“降温神器”受追捧。

空调、风扇等清凉家电销量大幅增长,搭载AI智控等功能的绿色智能产品更受欢迎。京东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京东MALL空调销售台数同比增长超123%,冰箱销售台数同比增长超131%,新一级能效空调、多功能风扇等销售火爆。

高温炙烤来了,如何应对?

这是7月13日拍摄的京东一线下自营门店空调售卖专区。(受访单位供图)

“出门必备”“降温搭子”……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分享各式防暑降温生活物品,“降温神器”相关话题浏览量达4.6亿。京东“618”期间,升级款原纱防晒衣、超高倍防护霜成交额同比增长150%、140%。天猫平台上,凉感抱枕、凉被、凉感毛巾等近期热销,成交额均同比翻倍。

记者注意到,闪购下单、即刻消暑成为今夏消费新风向。6月以来,美团闪购食用冰、冰杯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220%、210%,制冰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近4倍。除了啤酒、雪糕、西瓜等应季食品,美团平台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订单量周环比也持续上升。

近期,“避暑游”、反季游乐热度飙升。

前不久,中国气象局发布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避暑游”搜索量环比上涨近200%。

河北秦皇岛、辽宁大连、山东青岛等多个城市上榜相关平台避暑热门目的地。大连恒力大酒店市场销售总监黄彬彬说,大连夏季平均气温20多摄氏度,很多外地游客来看海、避暑,“现在进入入住高峰期”。

在青岛国信体育中心冰上运动中心,滑冰场内不时上演闪转腾挪,冰球训练区内叫喊声和球杆碰撞声回响不断。场馆运营负责人王非非介绍,今年夏天客流量涨幅约10%。

高温炙烤来了,如何应对?

7月30日,在青岛国信体育中心冰上运动中心,孩子们随教练学习滑冰。新华社记者张钟仁 摄

山东济宁天久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娜说,今年暑期滑雪手套对内销量同比上涨约20%,不少合作雪场暑期人流量增加,追加订单。

“气象+”预警更精准

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光顾,也需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的跨部门联动。今年夏天,各地各部门发布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气象+”预警。

7月初,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成5个等级,体现区域性特征,可因地制宜提供指导。

据介绍,与气象部门发布的常规高温预警不同,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更多表征了高温对健康的影响,与疾病风险关联,反映了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疾病风险的增加。

重庆、江苏、四川等地最近发布地方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根据不同健康风险等级对区域进行标注,按“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提示,其中“重点人群”细分为老人、孕妇、儿童、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等。

一些地方的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公路路面温度预报。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通过构建综合气温、辐射、湿度等高影响要素的交通通行风险客观算法,每日制作交通气象服务专报,滚动发布全省高速公路路面温度风险预报。

山西省永济市近期持续遭遇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多次突破35℃,局部达40℃以上。根据永济市气象局高温专题预报及建议,7月14日,永济市安委办发布专项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及企业科学调度作业时间,对交通工具、大型施工设备等进行专项维护,严防高温引发故障。

一些地方气象部门针对高温天气过程发布重要天气和能源电力影响提示,精细化服务能源保供。在重庆,针对迎峰度夏电力调度需求,气温预报精细至逐30分钟,并提示负荷高峰时段,为电力调度提供科学支撑。

“从关注气温到更关注高温天气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影响,进而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防护建议,这回应了公众对于高温天气健康防护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温度和精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说。(记者宋佳、王辰阳、张钟仁)

责任编辑:王亚楠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