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那些年,我们造出一架适航的国产商用飞机有多不容易?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3日 08:20 0 admin

通俗点说,适航性是飞机适于飞行的“安全基因”,适航标准相当于全程守护安全的“健康卫士”。




适航是成功民机的基础



2003年1月20日,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中航商飞)向民航局适航司递交了《ARJ21飞机型号合格审定申请》,获得受理。随着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的成立,ARJ21飞机也成为中国商飞旗下的支线干将。2024年11月12日,ARJ21更名为C909。

那些年,我们造出一架适航的国产商用飞机有多不容易?

那些年,我们造出一架适航的国产商用飞机有多不容易?

从“中航商飞”,到“中国商飞”,仅有一字之差。但在这一字之差背后,是中国将国产商用飞机纳入了国家战略涵盖的范畴。C909飞机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之一是:把适航审定这一关跑通,为大飞机也即后来的C919积累经验。也就是说,这一关中国航空人必须攻克,否则你造出来的商用飞机无法被国内外市场广泛接受。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C909是我国首个从概念设计起就全面采用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的民机项目,一开始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航空产业已有百年积累,适航管理也经过长期发展,但是当年我国既没有成熟的适航机制,更缺乏相应的专门人才。从民航局管理层到飞机研制团队,对于适航都是边学习边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适航审定,难在哪儿?



C909的研制和适航工作按照《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中设定的5个阶段进行,即概念设计阶段、要求确定阶段、符合性计划阶段、计划实施阶段和证后阶段。在每个阶段,申请方都要根据审定程序向审查方提交相关的技术文件,双方协调确定适用的适航条款和验证方法,明确验证工作的具体内容,制定型号合格审定大纲并严格实施。

由于商用飞机项目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大量的图纸、零部件、工序及供应商等,而适航审查方人手和经验不足,使得C909开局阶段的适航工作一度进展不顺。对此审查团队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下,深入一线积极配合研制团队推动进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而全部工程图样和技术文件通过适航审查后,审查组又对申请方的质量体系进行评审,在生产阶段对重要零部件实行100%检查。

那些年,我们造出一架适航的国产商用飞机有多不容易?

陈肖/摄

早在2002年,中国民航局就选派两名试飞员和4名试飞工程师前往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接受培训。他们不仅要提高飞行技能,也要学习适航审定理论并通过实践考核,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后,就立即加入到适航审查队伍中。2007年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成立后,又进一步充实了试飞员队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11月28日C909成功实现首飞。此时该项目已交棒给新组建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适航工作也进入到新的阶段。




C909的安全性是国际标准,为啥?



C909不仅要飞向全国,还要飞出国门,外销世界市场,而国际上最受认可的就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证,这是一个客观事实。2003年,那时中美关系尚可,中美两国民航管理部门展开合作,C909的适航认证全面铺开。FAA主要进行“影子审查”(Shadow Certification),评定C909的适航审定质量,确保审定全程符合国际标准。所以C909飞机本身不光要适航,而且我们的适航审定标准与FAA也是同等水准。这从机制和操作程序上保证了C909具有国际水准的适航性和安全性。

2010年2月FAA正式启动影子审查,确定的技术评估项目包括文件评审、验证试验、验证试飞、机上检查和软件审核等共55项。顾名思义,像影子一样全程评估我们的专业能力、方法的合规性以及结果的可信度。

那些年,我们造出一架适航的国产商用飞机有多不容易?

C909在商用飞机适航审定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为中国后来的商用飞机发展奠定了基础。图为2018年3月26日,C909飞机104架机在冰岛完成大侧风试飞后,顺利降落在冰岛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由于机场刚刚经历一场降雨,远处的彩虹还没有消散。

虽说早在1995年,国产运12IV飞机就曾通过FAA的影子审查,获得中国民机的首个FAA适航证,但那属于通用小飞机。C909的复杂程度明显更高。由于技术和经验上的差距,起初我们中方人员对FAA的适航条款还有着“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之处。于是我们派出专家,参加FAA等国际机构的各种专业适航审定培训,也邀请国外专家协助部分审定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本事,是在我们与国外同行交流中学到的,这是C909项目的重大收获之一。这也展现了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与自力更生高度互补,互相促进。




攻坚克难取真经



C909的适航团队始终贯彻“坚持标准、严格审查、条款衡量、数据说话”的基本原则,全力保证飞机的适航性达到国际水平,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C909的型号合格审定范围可分为两大领域:

其一是地面部分,先是对全机12万多份飞机结构和系统图纸的制造符合性审查、各专业系统的符合性验证试验审查等,覆盖飞机零部件制造、试验和安装的全流程,确保符合设计文件和适航条款的要求。接着还要对全机静力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结构疲劳试验、机翼共振试验、液压能源系统试验和鸟撞试验等各种地面试验项目进行符合性审查,确保结果真实有效。

其二是试飞部分,这既是对飞机性能的全面检验,也是适航审查的重要关口。从2012年2月起,C909的审定试飞工作全面展开,包括空速校准、大侧风、高温高湿高寒、失速特性、发动机控制和航电系统等大量科目。为加快取证进度,研制方验证试飞和局方审定试飞同时进行,而且让试飞工程师一同登机及时核查数据的有效性,以提高工作效率。

截至2014年12月16日,局方试飞员与中国商飞试飞员密切合作,完成了试飞大纲规定的全部科目。5架原型机累计飞行2942架次,共5257小时38分钟。其中审定试飞761架次,共1141小时57分钟,获取了详实的数据来证明设计上的适航符合性。最终审查组成员完成的全部适航审查报告多达3418份,共计30多万页。12月30日,中国民航局在北京向中国商飞颁发了C909飞机型号合格证,标志着该机型完全符合适航标准,可以交付给用户。

来源/《航空知识》2025年第6期P36《踏平坎坷成大道:C909的适航之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