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杜桥街道渭纺社区联合惠园社区开展研学活动:科技筑梦润童心 社区共育探未来 点亮科学梦想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07日 09:45 0 aa

8月6日上午9时,杜桥街道渭纺社区与惠园社区携手组织的“未来之光”研学活动,在渭南市新落成的多功能厅科技馆正式启动。社区家长与孩子们欢聚一堂,在沉浸式科技探索中感受时代脉动,于趣味互动中播撒科学火种,开启了一场知识与欢乐交织的奇妙旅程。

科技馆内,求知热情与创新之光交相辉映。孩子们在5D影院戴上偏振眼镜,乘着动感座椅“勇闯绝迹”,光影与现实交融间,惊叹声此起彼伏。

从发电原理的生动展示到植物生长的电子模拟,从垃圾分类的实践认知到航天返回舱的逼真呈现,科学奥秘以可触可感的方式铺陈眼前。孩子们操纵鼓风机,吹动风力发电模型的叶片,眼睛追随屏幕上“分级火箭”的升空轨迹,在勾股定理的物理验证装置前凝神思考,更在趣味沙盘前堆山引水——地形起伏间,投影实时生成江河湖海,科技赋能自然认知,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正如《荀子·劝学》所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孩子们借科技之“物”,悄然叩响理性探索之门。

此次活动远非寻常游乐,其深层意蕴正映射时代所需。当孩子们在伯努利原理展台前竞相“打出”气球,在“最速曲线”装置旁默默思考,每一分好奇都在为未来创新厚植土壤。今日科技馆中亲手拉起自己的滑轮组,或正是明日大国重器的起点。钱学森曾言:“科技创新,贵在接力。”社区研学正是以“润物细无声”之力,在青少年“拔节孕穗期”注入科学养料,夯实人才强国根基,实为“少年强则国强”的生动践行。

同时,活动亦是基层治理创新的一抹亮色。两社区主动链接公共科普资源,将高端科技馆转化为“家门口的课堂”,使优质教育公平可及。垃圾分类与废物循环展区前,孩子们以稚嫩行动呼应“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食物能量转化科普,通过通俗比喻揭示物质能量在生物圈的循环,深化对“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理解。此模式为社区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提供新范式,彰显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蓬勃生命力。

离馆时分,孩子们恋恋不舍,眼中星光未灭。这场融科技、教育、社区合力精心浇灌的研学活动,恰如宋应星《天工开物》所寄:“物自天生,工开于人。”科技馆中的每一双小手,每一次探索,都在为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埋下伏笔。当社区成为滋养科学种子的沃土,当好奇与求知成为少年成长的寻常风景,我们便能在不远的未来,收获一片属于中国创新的璀璨星空——那星空,正从今日渭南这方小小天地间,冉冉升起。

杜桥街道渭纺社区联合惠园社区开展研学活动:科技筑梦润童心 社区共育探未来 点亮科学梦想

杜桥街道渭纺社区联合惠园社区开展研学活动:科技筑梦润童心 社区共育探未来 点亮科学梦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