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排行榜 2025年08月05日 04:29 0 admin

|赵公子

编辑|赵公子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苹果门店

前言

自从进入到中国市场以来,苹果还是首次关闭直营店,而这也成为了一大新闻。

更扎心的数据接踵而至,市场份额暴跌14%,排名滑落至第五,昔日傲视群雄的“手机一哥”,如今也已经跌落神坛了。

如今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个扎心的新词“伪中产”,说的就是在iPhone沦为打折货之时,苹果精心维护的高端形象正在崩塌。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苹果手机

最讽刺的是,苹果一边在深圳开设奢华旗舰店装点门面,一边在电商平台疯狂补贴清库存。

那么苹果如今的情况究竟怎样呢?其又将如何渡过这一次的危机呢?

苹果首次关店的背后

如今苹果在中国市场正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一边是它十六年来首次关闭大连的一家直营店,引发一片“跌落神坛”的惊呼,另一边又高调宣布即将在深圳开出地标级新店,财报也因降价促销而逆势上扬。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这种操作,就像一个拳手,左手在防守收缩,右手却在猛烈进攻,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左右脑互搏。

大连百年城店的关门,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束,更像一个症状,暴露了苹果在华战略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对于关店,苹果官方的解释轻描淡写:所在的购物中心不行了,其他品牌都走了。

这当然是事实,但没人相信这是全部,毕竟曾经的苹果店,本身就是客流的保证,这也就意味着苹果也扛不起大梁了。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店前排队

真正的原因,藏在那些冰冷的数据里,2025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出货量排名滑到第五,市场份额被华为、ViVO等国产品牌无情挤压。

那个需要连夜排队、甚至不惜“卖肾”换机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曾几何时,国产手机发布会必谈“对标iPhone”,而现在,风水轮流转,“挤牙膏式”的创新让苹果反过来被诟病“模仿国产手机”。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当快充、折叠屏、AI功能成为安卓旗舰标配时,iPhone的动作显得迟缓而保守,它的光环确实不够用了。

市场防线吃紧,苹果在进攻端打出了一张简单粗暴的牌,那就是降价。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招的效果立竿见影,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大涨4.4%,一举扭转了前两个季度的颓势。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连库克自己都坦然承认,消费补贴对销量的提振帮助很大,这针兴奋剂,让苹果的财务数据暂时好看了起来,但药效背后,是品牌价值的透支。

当一部iPhone不再是需要咬牙才能拥有的奢侈品时,它在社交场上的符号意义就被稀释了。

网络上,“伪中产才买打折苹果”、“iPhone沦为穷鬼手机”的论调开始出现,这不仅是段子,更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它正在腐蚀苹果高端定位的根基。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如今的苹果,一边通过在核心城市开设宏伟的旗舰店,努力维持其“精品化”的高端形象,试图告诉世界其依然是那个殿堂级的品牌。

但另一只手,却在电商平台和购物节里,用大幅折扣和补贴拥抱大众市场,行为模式与快消品无异。

这种左手精品,右手快消的行为也是最让人费解的,可谓是一种战略上的“精神分裂”,左右互搏的姿态,在其供应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苹果新品发布会

那么苹果究竟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下一步的动向又是什么呢?

苹果的产能转移

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在全球贸易格局调整的背景下,苹果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供应链挑战,产能转移就是解决办法之一。

尽管出于规避关税风险的考虑,苹果试图将部分iPhone产能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但这一战略调整远比想象中复杂。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毕竟iPhone的制造复杂度超乎常人想象,一部看似简单的手机实际包含2700个零部件,这些部件来自全球700多家工厂。

更令人惊讶的是,许多表面上的单一零件实际由数十个更小的组件构成,形成了层层嵌套的供应网络。

在这庞大的供应商体系中,仅有30家能够完全在中国以外地区运营,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中国制造业生态的独特价值。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制造业优势,这不仅体现在工厂数量上,更重要的是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从基础原材料到精密加工,从模具制造到品质检测,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化的企业群体支撑。

这种产业集群带来的协同效应,使得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达到了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水平。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当苹果尝试在印度或越南等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时,面临的不仅是建设工厂的问题,而是“一切从头”的破釜沉舟。

就比如配套供应商的缺失、技术工人的培训、物流体系的完善、质量标准的建立,每一项都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培育。

即使能够建立起基本的组装线,但要达到中国工厂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仍需要相当长的磨合期。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更为关键的是,供应链转移涉及巨大的沉没成本,现有的生产设备、管理体系、人员培训都代表着巨额投资,贸然转移意味着这些投资可能付诸东流。

同时,新建产能需要重新投入,双重成本压力使得企业在决策时必须慎之又慎。

现在的情况是,苹果正大力将产能向印度转移,这是一个典型的成本驱动决策,意在扩大规模,降低售价门槛。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但代价是品控的巨大风险,印度工厂约85%的良品率,与郑州富士康高达98%的水准,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为了“快消”的量,正在牺牲“精品”的质,按下葫芦或许就会浮起瓢,如何平衡好这一情况也是苹果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苹果的困境折射出全球制造业的现实,产业链的形成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其迁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任何试图快速重组供应链的努力,都将面临经济规律的制约。

结语

大连关店,既不是衰退的丧钟,也非轻松的战略优化。

它是一个物理符号,标志着苹果在中国的生存策略已经走向两极,砍掉中间地带,同时在“品牌圣殿”和“大众卖场”两个极端上同时发力。

首次关店!暴跌14%,“手机一哥”跌落神坛,靠伪中产支撑销量

图源网络

如今苹果最大的敌人,可能不再是步步紧逼的华为,而是它自己内部的身份认同危机。

它不可能永远既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又是俯身促销的快消品,这场自我博弈,总要有一个结果,你认为会是什么呢?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