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12日 09:19 0 admin

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下达最严禁令,严禁线下授权经销商参与双十一促销,违者直接取消授权并采用“连坐”机制。“谁能想到苹果都来这一出,日子都不好过啊!”一位匿名的苹果T2级别(二级代理)经销商在社交平台上感叹。双十一促销季本是经销商清理库存、冲销量的黄金时期,但今年他们却收到苹果的严厉通知——严禁所有线下授权经销商与任何电商平台合作。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这份被称为“最严禁令”的通知明确规定,禁止经销商在电商、社交、直播等线上平台展示、推广或销售苹果产品,连“一件达”、“小时达”等服务也被明令禁止。苹果在通知中毫不含糊地警告: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违规者将被直接取消授权资格。

01 渠道管控:苹果的“连坐”制度与核查手段

苹果此次的渠道管控力度前所未有。在通知中,苹果不仅对违规经销商本身进行处罚,还引入了 “连坐”机制。根据这一机制,倘若二级代理经销商出现违规情况,其上级代理在同一城市范围内的其他二级代理门店也会一同被取消授权。这种连坐制度让经销商们不得不相互监督,因为一家的违规可能牵连整个地区的销售网络。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苹果的核查手段同样严厉。据一位经销商透露,苹果会安排工作人员以匿名方式在各平台下单。待收到商品后,通过查询机器的序列号反推出违规供货的经销商。这种精准的追溯方式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一位深圳经销商负责人表示,相关规定此前已存在,只是近期再次要求严格执行。而此刻重申禁令,无疑是为双十一这场年度促销盛宴提前“划红线”。

02 双面苹果:官方促销与渠道封杀的并行策略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苹果一方面对线下经销商的线上销售行为进行封杀,另一方面却通过官方渠道积极参与双十一促销。在苹果天猫官方旗舰店,iPhone 17 Pro系列可享受300元优惠,并支持12期免息。京东平台也提供了300元优惠券和“以旧换新”补贴。苹果采用的是“官方吃肉、渠道喝汤”的双轨策略。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像美团、京东秒送这类‘小时达’服务,如果接入的是苹果官方授权的专营店,其实并不受影响。这次主要打击的是那些拿到线下货源,却违规放到线上平台去冲销量的‘野路子’。”这种差异化对待揭示了苹果渠道管理的本质——强化对价格体系的绝对控制权,确保所有降价行为都处于官方可控范围内。

03 业绩下滑:大中华区成全球唯一下滑市场

苹果此时加强渠道管控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大中华区业绩下滑的严峻现实。苹果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50.33亿美元下降3.6%。这一数据使大中华区成为苹果全球各大销售市场中唯一出现收入负增长的区域。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试图将这一下滑归因于“iPhone供应约束”,但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国产品牌的竞争才是苹果面临的主要挑战。尤其在华为回归后,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Counterpoint数据,在中国600美元以上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的市占率已从2022年的75%下降至2024年的54%。

华为在2025年第三季度已反超苹果,使其跌至中国市场第三位。若将前三季度数据合并计算,苹果出货量仅约3020万台,排名甚至降至第五。

04 品牌溢价:苹果高端形象的守卫战

在业绩下滑的背景下,苹果严控渠道的核心目的越发清晰——防止打乱价格体系,维护高端品牌形象。行业人士直言:“iPhone如果过快、且不能跟官方保持同步的降价步调,必然会影响苹果在中国市场高端品牌形象,这是他们不能允许的。”回顾苹果在中国的销售历史,可谓天壤之别。在iPhone 6年代,线下加价5000元仍一机难求;到了iPhone 12时期,苹果曾封杀深圳远望数码城的批发商,禁止向拼多多、京东供货,违者每台罚40万元。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但彼时的背景是产能不足,随着供应恢复,禁令很快松动。而如今,苹果的管控已从防止“哄抬价格”转向防止“打价格战”。今年的iPhone 17系列甚至在预售期就已优惠500元,如果不是这次封杀令,双十一大概率会再度出现千元价差。一位产业评论人指出:“苹果出现了‘滞销’,没法上黑科技,就只能上手段。”

05 法律风险:或触及反垄断法边界

苹果的强硬措施可能已游走在法律边缘。从法律角度看,苹果此次“禁令”可能触及中国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类似的“封锁”在欧洲已经付出过代价。2023年7月,西班牙反垄断机构对苹果与亚马逊合计罚款1.94亿欧元。原因是二者通过协议排除90%的第三方卖家,只保留苹果指定经销商,被认定为“排除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法律专家分析,从横向垄断来看,苹果既经营线上官网、线下直营门店,又授权经销商销售,两者在同一市场中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此时若要求经销商只能在指定渠道销售,实质上是在分割销售市场,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更关键的是,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已具备显著的市场支配地位。凭借iOS生态和品牌锁定效应,苹果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长期超过40%。

若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要求经销商不得在电商销售、限制交易对象,这种行为很可能被认定为《反垄断法》所禁止的“限定交易”。

06 消费者影响:买苹果更难享实惠

苹果的渠道封锁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体验。过去双十一,消费者能在拼多多等平台通过百亿补贴买到经销商供货的苹果手机。比如iPhone 16在去年双十一就有近1500元的补贴价差。但眼下,非授权渠道被禁,官方渠道的iPhone 17系列几乎没优惠,苹果把消费者逼回了几乎“只能原价买”的时代。

问题是,中国消费者早已养成“线上比价、等补贴”的购物习惯。截至2024年底,线上渠道销售已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68%。即便苹果自营电商的销售占比达到37.6%,其余62%的销量仍来自授权经销和分销渠道。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如今苹果全面封杀经销商的线上销售,不仅压缩了消费者的价格选择空间,也切断了品牌借助多渠道扩大销量的可能。在整体市场下滑的背景下,这种“只许官方卖”的姿态,可能进一步拉远苹果与消费者的距离。

07 创新停滞:产品力不足才是根本问题

苹果此次严厉管控渠道,从根本上反映了苹果产品创新不足的窘境。以最新推出的“战略级新机型”——iPhone Air为例,本想凭借“形态创新”打开中端市场,但创新点单薄、功能阉割明显。电池容量仅约2900mAh,依旧采用单摄方案,续航与影像体验都未能满足用户基本预期。据全球供应链消息,苹果已将该机型的生产计划下调约100万台,市场需求明显低于预期。

苹果双十一“囚徒困境”:禁了经销商打折,却禁不住市场份额下滑

相比之下,国产品牌在折叠屏、快充、影像等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持续挤压苹果的传统优势领域。一位行业观察家指出:“当iPhone能像十年前那样,用真正的创新和体验让人眼前一亮时,自然不用怕经销商低价卖,更不用靠禁令维持价格。”苹果的“禁令”与其说是强大,不如说是焦虑。在刚刚过去的第四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同比下降了3.6%,是全球市场中唯一负增长的区域。

十年前,iPhone 6发布时加价5000元仍一机难求;如今,iPhone 17在预售期就已降价500元。苹果不再保值的背后,是其产品创新与品牌吸引力正在褪色的现实。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