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 在2025年的金秋九月,长春这座“汽车城”因一场航空盛宴而焕发新生。当歼-20、运-20等大国重器的轰鸣声响彻长空,当202...
2025-09-24 2
在阿拉伯神话中,有一条能随主人心意改变形态和功能的“飞毯”。这个千年前的想象,如今正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验室里变为现实。
工程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木军带领的研究团队,联合裴刚、张世武教授,成功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磁控功能表面。这项发表在 Cell Press 旗下《设备》(Device)期刊上的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困扰材料学界多年的技术难题,更为智能材料的发展开辟了全新道路。
这种被研究者形象地称为“百变磁力魔毯”的新型材料,表面由成千上万个微型磁控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像一页可以翻转的书页,尺寸仅有几毫米。通过巧妙的磁性设计,这些“书页”可以在瞬间改变自己的朝向,从而改变整个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无论是颜色、润湿性、反射率,甚至三维形状,都能按需调整。
材料的“两难选择”:
魔毯如何做到“百变”又“稳定”?
可编程功能表面并非新概念。过去十年间,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材料表面能够动态调整其性质。这类材料在军事伪装、建筑节能、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一个根本性的技术矛盾始终困扰着研究者:如何在快速响应和稳定保持之间找到平衡?
传统场响应材料:比如磁性液体或电活性聚合物,虽然能够在毫秒级别内改变状态,但一旦撤去外部刺激,它们就会立即恢复原状。这意味着必须持续供应能量才能维持所需的表面状态,既耗能又不实用。
形状记忆材料或功能涂层技术:这类材料确实能够“记住”编程后的状态,但改变过程极其缓慢——形状记忆聚合物需要经历加热、变形、冷却的完整周期,整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分钟甚至数小时。
李木军团队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三极锁定”机制。每个表面单元由三个磁性部件组成:一个可翻转的磁性“片”和两个固定的磁性“条”。这三个部件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磁力平衡,就像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几何结构一样。
在静止状态下,磁性片会被锁定在两个稳定位置之一——要么完全向上(状态 1),要么完全向下(状态 0),无需任何外部能量就能保持。
要改变单元状态,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脉冲磁针。这个装置能够产生瞬时的强磁场(超过 90 毫特斯拉),足以克服三极锁定的能量壁垒。关键在于,这个磁场只持续极短的时间——不到 100 毫秒。一旦磁针移开,单元立即被锁定在新的状态。整个过程就像用磁性“画笔”在表面上作画,所到之处,单元翻转,功能改变。
双稳态磁驱动像素阵列(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毫米级“微操”:
魔毯如何实现精准控制?
实现这一创新并非易事。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优化。他们发现,磁性条的高度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如果条太矮,锁定力不足,单元容易在外界干扰下意外翻转;如果条太高,则需要极强的磁场才能改变状态,增加了编程难度。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团队计算出当磁性条的高度约为单元宽度的 20%时,系统能达到最优平衡。在这个配置下,单元既能稳定保持状态(能承受 2 毫米的弯曲变形和 20%的拉伸而不改变),又能被脉冲磁针轻松编程。
材料选择同样重要。磁性片采用钕铁硼永磁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剩磁和矫顽力,确保磁性稳定。表面涂层则根据功能需求定制:用于颜色变换的采用高对比度颜料,用于润湿性调控的采用超疏水或超亲水涂层,用于热管理的采用不同反射率的材料。所有这些组件都被精密地集成在一个仅有几毫米厚的柔性基底上。
可快速重编程和稳定自维持的磁控功能表面(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不止变色!
魔毯还能控水、控温、变形状?
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充分展示了这种表面多样化的功能。
在颜色调控实验中,他们在 10×10 的单元阵列上编程出了“UST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文缩写)字样。整个编程过程仅需几秒钟,显示的图案可以稳定保持数周,且不需要任何能量输入。更有趣的是,通过连续编程,表面可以像显示屏一样播放简单的动画。
润湿性调控展现了更大的应用潜力。研究人员在同一表面上创建了亲水和疏水的棋盘格图案。当水滴落在表面时,它会自动沿着亲水路径流动,避开疏水区域。通过动态编程路径,他们成功实现了液滴的定向输运——水滴就像被无形的轨道引导一样,准确地从起点移动到终点。接触角测量显示,疏水区域的接触角达到 152 度,而亲水区域仅为 95 度。这种巨大的差异为精密流体控制提供了可能。
热管理实验揭示了另一个重要应用。在相同的红外辐射下,高反射率表面的温度比低反射率表面低 10-15 度。通过编程不同区域的反射率,研究团队在同一表面上创建了复杂的温度分布图案。红外相机清晰地显示出编程的图案——亮区温度低,暗区温度高,边界清晰分明。这种选择性的温度调控能力,为建筑外墙的智能温控和电子设备的热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最令人惊叹的是形状变形功能。通过改变单元的磁化方向,同一表面在外加磁场下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三维形态。研究团队展示了四种基本变形模式:山峰状、山谷状、马鞍状和扭曲状。更复杂的是,这些变形可以与其他功能同时编程——例如,一个表面可以在变成山峰状的同时,峰顶呈现红色而山谷呈现蓝色。
严苛考验:
魔毯如何经受住“千锤百炼”?
任何实用技术都必须经受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考验。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测试。
在机械稳定性测试中,编程后的表面经历了 1000 次弯曲循环(弯曲半径 2 毫米)和 500 次拉伸循环(拉伸率 20%),单元状态保持率超过 99.5%。即使在剧烈振动(频率 20 赫兹,振幅 5 毫米)下持续 1 小时,状态改变率也低于 0.1%。
环境适应性测试同样令人满意。表面在-20℃ 到 80℃ 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在 85%相对湿度环境中放置 30 天后性能无明显衰减。紫外线照射实验(相当于户外暴露 1 年)后,表面功能依然完好。
疲劳测试更是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单个单元经过 10 万次状态切换后,响应时间仅从初始的 80 毫秒增加到 85 毫秒,锁定力衰减不到 %。这意味着即使每天切换 100 次,系统也能稳定工作近 3 年。
表面颜色、润湿性、反射率以及变形的像素级调控(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智能材料的未来:
魔毯将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研究团队已经在与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探讨具体应用。
在军事领域,自适应伪装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实时改变表面的颜色、纹理甚至红外特征。想象一下,一辆装甲车可以在森林中呈现绿色迷彩,在沙漠中切换为土黄色,在雪地中变为白色——所有这些变化都可以在秒级完成,极大地提升了军事行动的隐蔽性。
建筑节能是另一个重要应用方向。智能建筑外墙可以根据季节和天气自动调节表面性质:夏天增加反射率减少吸热,冬天降低反射率增加吸热;晴天创建遮阳图案,阴天恢复透光。初步计算显示,这种智能外墙可以降低建筑能耗 15%-20%。
在生物医学领域,可编程微流控芯片能够动态调整流道布局,实现复杂的生化反应控制。例如,在药物筛选中,可以通过编程不同的流道组合,同时进行多种药物浓度和组合的测试,大大提高筛选效率。
软体机器人是最具想象力的应用之一。通过编程不同区域的变形模式,一个平面可以变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实现爬行、游泳甚至飞行等多种运动模式。结合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这种表面可以成为真正的“智能皮肤”,让机器人拥有前所未有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魔毯的“蝴蝶效应”:
智能材料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这项研究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代表着智能材料发展的新范式。它证明了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复杂性的前提下,实现看似矛盾的性能要求。
研究团队正在推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的原型系统单元尺寸为毫米级,下一步计划缩小到百微米级别,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同时,他们正在开发自动化的编程系统,让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软件界面设计和实现复杂的表面功能。
这项由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计划等项目支持的研究,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前沿材料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论文第一作者吴纪旸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功能表面像今天的触摸屏一样普及,成为人机交互的新界面。”
当材料不再是被动的存在,而成为可以主动响应和适应的智能系统时,我们与物理世界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改变。这张“百变磁力魔毯”的诞生,或许正是这个变革的开始,预示着一个由中国智造引领的智能材料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Reprogrammable and bistable magnetically driven pixel array with customizable surface properties
策划制作
出品丨科普中国
作者丨李瑞 半导体工程师
监制丨中国科普博览
责编丨张一诺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文章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 在2025年的金秋九月,长春这座“汽车城”因一场航空盛宴而焕发新生。当歼-20、运-20等大国重器的轰鸣声响彻长空,当202...
2025-09-24 2
在阿拉伯神话中,有一条能随主人心意改变形态和功能的“飞毯”。这个千年前的想象,如今正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验室里变为现实。工程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木军带领...
2025-09-24 0
人民财讯9月24日电,9月24日,华为举行穿戴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WATCH GT 6系列,该手表搭载玄玑感知系统,还首发房颤负荷统计等功能。...
2025-09-24 0
从“制造”走向“智造”,大国工匠为何如此重要?——来自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的报道人工智能时代为何仍然需要大国工匠?如何以工匠精神推...
2025-09-24 1
#衡阳头条##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25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了2025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
2025-09-24 2
9月17日,AI圈炸了个大新闻:中国公司DeepSeek的研究论文直接登上了国际顶刊《自然》的封面。这事儿不光是技术突破,更被专家们看作是给全球AI行...
2025-09-24 1
每经编辑:毕陆名9月24日上午,阿里巴巴(HK09988)港股涨幅扩大近7%,股价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消息面上,9月24日,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正...
2025-09-24 2
9月24日,OPPO官方宣布将于10月16日举行新品发布会,届时将推出智能手表OPPO Watch S及新一代旗舰手机Find X9系列。OPPO W...
2025-09-24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