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奇怪了!三峡大坝明明可以提前蓄满175米,为何不早点完成目标?

排行榜 2025年10月16日 16:18 0 aa

奇怪了!出库大于入库,三峡水库启动蓄水以来,还未达到175米蓄水,为什么还出现这样的局面?

的确,这让很多人又在担心今年蓄水会不会达不到175米的要求,所以,看到这个出库大于入库,更加觉得做不到175米的蓄水了一样,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我们不蓄水175米了吗?

奇怪了!三峡大坝明明可以提前蓄满175米,为何不早点完成目标?

毕竟在我国今年冬季,明年春季,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这都是常年季节性变化之中最为关键的少雨时期,要是还蓄不满175米,这担心的确是存在,但是有没有必要呢?其实没有必要。

三峡大坝每年都在蓄水——目标175米没变化

的确,偶尔不少人也再说,我国有时间是没有蓄水到175米,而对于今年秋汛来说,可以说雨水非常的丰富,这应该加紧进行175米蓄水才对,毕竟后面就算是存在降雨,那直接进行循环调度就行了,这不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的确没有错。

这就好比很多人说,在我国秋季降雨变多之下,其三峡大坝不应该泄洪才对,应该先蓄水达到175米之后再说一样,其实呢?这蓄水的确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切都需要按照计划,科学评估的模式来做才行。

奇怪了!三峡大坝明明可以提前蓄满175米,为何不早点完成目标?

而且这些年大家也看到了,很多区域出现雨水的变化,在冬季,下一年秋季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出现了少雨,不少时候还要在不同季节进行联合调水,来改变其不同地带用水的情况。

同时,它还会在不同的季节之中发挥防洪,发电等效应,从而推动其雨水的合理布局,以至于很多人都非常在意它的雨水问题,这可以理解。

而依照常态化的情况来说,三峡水库(三峡大坝)在每年汛末蓄水,目标水位为175米,在枯水期至次年汛期前逐渐释放并腾出库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通航、发电、补水、抗旱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今年预计10月底完成蓄水。

奇怪了!三峡大坝明明可以提前蓄满175米,为何不早点完成目标?

所以,从这个时间来说,其实也还未到我们预定的计划时间之中,那没有完成蓄水175米的目标,这并不意外。

当然,看到三峡大坝泄洪,只是很多人感到意外,这不太科学一样。

明明可以提前达到175米蓄水,为何不提前?

的确,提前做到175米完全没有问题,但能不能做,会不会做,这就是需要专业人来做的,而在外界不少人提出疑问之下,我国也给出了这样说法,来自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给出了详细的说明,这的确看完才明白,并不是大家一句话那么简单。

奇怪了!三峡大坝明明可以提前蓄满175米,为何不早点完成目标?

根据公开消息指出,截至10月12日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为2000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为21900立方米每秒,当前水位169.62米,距离175米蓄水位尚有5.38米差距(新一轮数据也在170米左右)。从入库,出库的水源对比大家都可以知道哦啊,出库明显是大雨了入库的。

然而,从这样的水源变化情况也可以知道,其实蓄水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我国明明可以提前达到175米蓄水,却不提前,这是为什么?主要有两个问题存在。

第一、不急于蓄满,首要考虑的是库区安全,这个比较直白,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第二、那就是蓄水需要科学评估,要根据降雨的实际预测情况而来,虽然说10月以来,我国降雨比较多,但是从后期的降雨发展趋势来看,还要继续出现降雨,而且这一次专家也指出若过早将水位蓄至175米,按当前预报上游将出现的较强降雨来水过程,库尾重庆段就可能面临土地淹没风险,这些耕地多为脐橙、柑橘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当前正值盛果期,若因三峡水位偏高造成果园淹没,会给农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是调度中必须考虑要规避的风险,而且依照水源流量来看,当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时,若来水大于18300立方米每秒,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奇怪了!三峡大坝明明可以提前蓄满175米,为何不早点完成目标?

所以,这是多方面的考虑问题,其实主要就是安全,淹没土地等问题,这下大家明白了吧?虽然可以提前做到175米的蓄水,但并不是说这就是一句话的问题,这是全面科学评估之后的问题,这下大家应该解决疑惑了吧,三峡大坝可以说水源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方方面面,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这就是整体的情况。

气候变化越来越大,未来三峡大坝调度可能更加复杂

今年的气候变化大家也看到了,未来的气候趋势也在扩大之中,我相信不少人也不会反驳吧,气候变化是越来越极端化,今年我国秋汛的雨水也说明了该问题。

奇怪了!三峡大坝明明可以提前蓄满175米,为何不早点完成目标?

而随着全球变暖继续这样下去,未来迟早大家面临的气候问题只会更加严峻,全球变暖的趋势没有任何的改变,2023年,2024年人类连续创造了史上最热一年,超过了1.5度气候临界点。

而这会又来了一个不好的气候问题出现,那就是人类突破了气候临界点了,来自23个国家的160名科学家撰写的一份最新报告警告称,地球首次跨越了第1个气候“临界点”,海洋珊瑚礁面临“大面积死亡”,且不可恢复。

然而不少人也应该知,气候临界点突破不仅是影响单一的临界点问题,而是可能带来气候的连锁效应,主要是气候临界点不止一个,可能带动其他气候临界点的崩塌,如果所有的气候临界点都变成了这样,你说这气候还能够稳定吗?完全是不可能的了。

奇怪了!三峡大坝明明可以提前蓄满175米,为何不早点完成目标?

所以,有一个之后,就可能有第二个了,继续下去,那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只会更大,极端性的气候演变还可能会超出更多想象不到的局面出现,高温,降雨都可能在不同时间出现,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的雨水调度,水源调度的维持,可能更加明显。

当然,这不是绝对,是说三峡大坝可能在不同时候,发挥的效果问题,在气候巨变之下可能更加明显,这就是当下的情况。

#我的宝藏兴趣#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