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反击来了,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了!它对中国依赖有多大?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9日 04:47 1 admin
反击来了,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了!它对中国依赖有多大?

这两天半导体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荷兰政府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下手的事。闻泰科技在2019年花了268亿人民币,通过正规并购渠道把安世半导体收入囊中。那时候安世的前身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已经快撑不住了,账上现金只剩3100万欧元,还年年亏本。闻泰接手后,没少砸钱,前前后后投了380亿,帮它升级设备、建厂、搞研发,尤其是抓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在汽车芯片上大展拳脚。到2024年,安世的营收已经冲到147亿人民币,成了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玩家,主要做28纳米以上的成熟工艺芯片,用在手机、汽车和消费电子上。

安世总部在荷兰奈梅亨,但真金白银的产能大头在中国东莞黄江镇。那儿有10万平米的厂房,4000多名工人,日夜赶工,占公司总产能的八成以上。荷兰本土的厂子只管两成,主要搞点小批量和测试。闻泰的管理团队这些年把公司盘活了,客户遍布全球,像苹果、三星、博世和日本电装,都得靠东莞的货。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发文,以“国家安全”和“经济风险”为由,冻结安世全球30多个分支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人事变动,期限一年。荷兰法院还当场裁定,暂停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CEO职位,把裕成控股的股份转给第三方托管。闻泰的声明里直指这是地缘政治偏见作祟,违反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

反击来了,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了!它对中国依赖有多大?

这事儿一出,闻泰股价在10月初就跌了10%,市值蒸发好几十亿。荷兰那边解释说,是担心关键技术流向中国母公司,威胁欧洲供应链。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跟中美芯片战脱不了干系。早在2025年6月,荷兰外交部和美国相关部门就开会聊过安世,美国官员明说,要豁免出口管制,就得换掉张学政。荷兰外贸大臣范吕文对外咬死这是独立决定,跟美国没关系,还说时机“纯属巧合”。但谁信啊?这不就是站队美国,补上之前管制的漏洞吗?闻泰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欧美就盯上了,荷兰这回是头一遭动用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直接干预外资企业。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就发了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及其分销商出口在东莞生产的特定功率器件和组件。这一刀切得准,东莞厂的货出不去,安世就等于断了八成粮草。工厂闲置下来,每天光固定成本就超800万人民币,现金流很快就吃紧。三个月内资金可能见底,信用评级掉下去,银行还得抽贷。安世的客户们急了,苹果的电源芯片、三星的驱动模块、博世的传感器,全得找替补。竞争对手乐坏了,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德州仪器赶紧加班抢市场。中国本土的斯达半导体、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电子也趁机上位,加速车规认证,填补空缺。闻泰声明说,正在跟律师和政府对接,争取法律救济,但短期内安世成了空壳,荷兰握着股权却没产能。

反击来了,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了!它对中国依赖有多大?

荷兰经济高度依赖全球贸易,尤其是高科技原材料。中国是荷兰八种关键材料的头号供应商,像氧化钡、铋、钴、镁、锰、锶、钽和氟石,这些玩意儿是做笔记本、手机和太阳能板的必需品。2024年,荷兰从中国进口含这些材料的货物就值584亿欧元,占总进口的很大一块。要是供应中断,风险可不小。阿斯麦作为荷兰的光刻机大佬,对中国稀土依赖更深。公司生产极紫外光刻机,需要高强度永磁体,七成原料来自中国内蒙古。全球稀土氧化物精炼产能92%在中国,美国的芒特帕斯矿挖出的矿石,还得运到江西赣州提纯。阿斯麦的镜头抛光用高纯铈,价格是普通稀土的八倍,荷兰每年进口量占需求的12%。

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启动稀土技术出口许可清单后,阿斯麦的交付就耽搁了。分析说,要是中国针对性管制,阿斯麦月产能从55台直降到5台。欧盟内部已经慌了,荷兰财政委员会估算,要是中国扩大限制,每年得多花至少12亿欧元从第三国买稀土衍生品。现在欧洲经济还不景气,这笔账谁来埋单?德国媒体报道,荷兰冻结安世后,中国对安世芯片禁出口,德国车企像大众和宝马直接受冲击,他们的供应链得重调。欧盟委员会紧急开会聊稀土替代,但结论是短期内甩不开中国依赖。荷兰经济部发言人还在那儿硬扛,说美国没插手,但这巧合也太巧了,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撞一块儿。

反击来了,荷兰被中国精准卡脖子了!它对中国依赖有多大?

安世事件闹到现在,双方都付出了代价。闻泰市值缩水,东莞厂的工程师们订单少,奖金泡汤,好些人跳槽到本土企业,技术人才流失。荷兰掌控了安世董事会,但生产线黑屏,全球客户用脚投票,转向其他供应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信心受挫,以前觉得合法交易就稳,现在得掂量地缘风险。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条例》越收越紧,美国的“友岸外包”也想把链条从中国移走。但半导体是全球化产业,硬撕裂谁都讨不了好。荷兰作为小国,夹在大国中间,盲目跟美国走,往往成炮灰。

荷兰想护着阿斯麦的生意,但又得顾美国压力。阿斯麦CEO说过,封锁中国,最先伤的是西方自己。荷兰中央统计局数据摆在那儿,2025年上半年稀土进口量还显示依赖加深。中国产业链已经在调整,中东和东盟的新冶炼厂订单多起来,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升了。外贸圈叫这“全球减一”,就是多条腿走路,不吊死在一棵树上。荷兰这次强硬,反倒推了中国一把,加速国产替代。

闻泰在声明里直言,不会屈服于政治压力,会用法律和外交手段维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表态,反对泛化国家安全,针对特定企业搞歧视。荷兰政府到现在还死咬不放,但阿斯麦的生产线因为稀土短缺,已经放缓。两边硬扛,谁先眨眼不好说。但历史经验是,产业迁移挡不住,当年造船中心从英国到日本、韩国,再到中国。半导体也一样,功率器件今天,明儿先进封装,后天EDA工具,都在往前滚。荷兰这一步,值不值?几年后看安世的年报和中国半导体的曲线,就有答案了。

荷兰冻结资产,中国管制出口,欧盟内部声音不一,有人担心经济雪上加霜。闻泰正跟相关部门沟通,荷兰也得评估代价。要是谈判,荷兰得解除冻结,承诺不设限,否则产能永远卡在那儿。全球投资信任动摇了,企业出海得三思。中国的制造链在悄然转向,供应链粘性强,一旦客户换了,再回头的难度大。荷兰对中国依赖这么深,这回被卡脖子,估计得好好反思。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