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电厂机组检修期间优化探伤作业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0日 03:36 0 aa


机组检修期间优化探伤作业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 从“全场停工”到“精准协同”的效能革命


摘要: 在各类机组检修期间,传统射线探伤(如γ源、X射线)因辐射安全要求,需清空大片作业区域,导致其他并行检修作业全面停滞,形成“探伤一小时,停工大半天”的瓶颈局面。本文提出一套融合管理优化、技术升级与流程再造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旨在确保辐射安全绝对可控的前提下,最大化压缩无效等待时间,提升整体检修效率。


一、 问题根源分析:为何探伤会成为“进度杀手”?


1. “一刀切”的管制模式: 传统安全措施常采用简单的“以点带面”式清场,划定过大范围的管制区,未能根据辐射剂量进行精准分区。

2. 计划协同性不足: 探伤作业计划未能与主线检修计划深度嵌套,往往作为孤立任务插入,打乱了其他专业的作业节奏。

3. 信息沟通滞后: 探伤作业的时间、地点、预计时长等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精确,导致配合部门无法有效安排窗口期工作。

4. 技术路径单一: 过度依赖射线探伤(RT),对无需清场或清场范围极小的替代性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不足。


二、 解决方案:构建“安全、高效、协同”的立体化作业模式


本方案从管理、技术和沟通三个维度系统性地解决问题。


第一维度:管理优化与流程再造——让计划“跑起来”


1. 建立“检修一体化计划平台”:

· 将探伤作业纳入大修关键路径管理,进行精细化排程。与各专业负责人共同协商,将探伤作业安排在夜间、午间或周末等对主线工作影响最小的时段。

· 实施 “窗口期”管理制度。提前24小时发布精确的探伤作业窗口(如:今晚20:00-22:00,对#3炉过热器焊口进行RT检测),让其他团队能提前规划自身工作。

2. 推行“精准化辐射安全管制”:

· 科学计算,精确划区: 由辐射防护负责人根据所用放射源活度、射线机能量、现场屏蔽条件,精确计算不同距离处的辐射剂量,划定:

· 控制区(红色): 边界剂量率>40μSv/h,严禁任何人员进入。

· 监督区(黄色): 边界剂量率2.5-40μSv/h,允许经授权的、知晓风险的人员快速通过,但不得滞留作业。

· 通过精确划分,可以实现在监督区外的区域,其他工种在签署风险告知书后继续作业,彻底改变“一人探伤,全场清空”的粗放模式。


第二维度:技术升级与路径替代——让方法“多起来”


作为一名探伤专家,我强烈建议在方案设计和审批阶段就考虑技术替代,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


1. 优先采用无辐射检测技术:

· 超声波探伤(UT): 对厚壁管道、焊缝内部缺陷检测具有极高灵敏度,且完全无辐射,仅需检测人员在场,不影响周边任何作业。这是首选的替代技术。

· 相控阵超声波探伤(PAUT): 更先进的UT技术,检测效率更高,结果更直观,同样无辐射干扰。

· 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PT): 用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无辐射,可随时随地进行。

2. 在辐射法与无辐射法之间建立技术对标:

· 对于规程允许的范畴,推动用UT、PAUT等替代RT。

· 对于必须使用RT的场合(如某些异种钢焊口、特定规格的检测),应建立UT与RT的检测结果对比数据库,用数据证明替代技术的可靠性,逐步推动规程的优化。

3. 引入数字化与远程技术:

· 使用计算机射线成像(CR)或数字射线成像(DR) 替代传统胶片,探伤结果立即可见,可将曝光时间缩短数倍,从而压缩管制时间。

· 设置远程监控中心,将DR实时影像传输至安全区,使技术专家和监理无需进入现场即可评片,减少人员往来。


第三维度:沟通强化与文化建设——让团队“联起来”


1. 实施“探伤作业前置沟通会”: 在每日的检修协调会上,探伤负责人必须明确次日作业计划,与可能受影响的其他专业负责人当面确认,解决冲突。

2. 设立清晰的现场可视化标识: 使用可移动的LED屏或大型看板,动态显示“当前正在探伤”、“下一项探伤计划”、“安全区域示意”等信息,让所有现场人员一目了然。

3. 加强全员辐射安全文化教育: 让每一位检修人员都理解探伤的必要性和风险原理,从“被动服从管理”转变为“主动协同避险”。


三、 实施步骤与建议


1. 立即行动(短期):

· 成立一个由大修总指挥、安全总监、探伤负责人及各专业经理组成的“探伤作业优化小组”。

· 立即开始执行“窗口期”管理和“精准化辐射管制”。

· 在当前大修中,对具备条件的检测任务,优先启用UT、PT等无辐射方法。

2. 中期规划:

· 投资购置先进的UT/PAUT设备,并对探伤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认证。

· 建立一体化计划管理平台,将探伤作业数字化、可视化。

3. 长期战略:

· 推动检修规程的优化,将UT、PAUT等无损辐射技术作为标准选项写入。

· 打造一支掌握多种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复合型团队,具备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择最优检测方案的能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