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是一次文明进阶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1日 04:01 0 aa

□ 胡立彪

继美团、饿了么试点取消骑手超时扣款后,10月16日,京东外卖宣布,已在深圳、南京、哈尔滨、武汉等全国25个城市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扣款,改为启用“服务分”管理机制。

多家外卖平台相继宣布取消对外卖骑手的超时扣款机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在平台经济深度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这看似细微的规则调整,实则折射出数字时代劳动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向。更深层次看,这不仅是平台对骑手的人文关怀,更是一场关于算法权力、劳动尊严与产业未来的无声革命,这是一次文明进阶。

曾几何时,外卖骑手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穿梭,他们的身影被简化为App上的一个个光点,他们的劳动被异化为冰冷的数据。“超时扣款”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位骑手头顶。在算法的精密计算与无情裁决下,“没有议价能力”的骑手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有时不得不超速、逆行甚至闯红灯,上演着一幕幕“生死时速”。这种以惩罚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本质上是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效率至上论)在数字时代的异化再现,将人简化为执行指令的“活机器人”,忽视了劳动者作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的本质需求。

多家平台宣布逐步取消对骑手的超时扣款,标志着算法治理正在从冷冰冰的机械理性向更具温度的价值理性演进。算法不再仅仅是效率最大化的工具,而开始承载更多的人文关怀与伦理考量。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全社会对“困在系统里”的数字劳动者处境的深刻反思,是对劳动尊严的集体觉醒。当算法开始“看见”外卖骑手作为人的价值而非仅仅是配送效率的载体,这无疑是技术伦理的一次重要进步。

当然,取消超时扣款不能简单等同于骑手处境得到根本改善。在零工经济模式下,骑手依然面临着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不足、职业发展受限等结构性困境。取消扣款如同拆下了骑手身上的一道枷锁,但他们脚下的道路依然崎岖。外卖平台需要进一步重构与骑手的关系,从简单的合约关系转向更具包容性的发展伙伴关系,这需要制度创新与价值重塑的双重努力。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平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告别“流量至上”的单一逻辑,转向多方共赢的生态化治理。骑手不再是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传送带”,而是维系平台生态健康的关键节点。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他们的职业认同关乎行业形象,他们的劳动尊严折射社会文明程度。平台应当将骑手权益保障内化为核心商业模式,而非外部约束下的被动调整。

放眼全球,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已成为共同议题。从英国最高法院判决优步(Uber)司机属于雇员而非自雇人员,到欧盟出台《平台工人权利指令》以改善平台从业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条件,国际社会正在探索数字时代劳动保护的新范式。我国平台经济的这一调整,既是对国内社会期待的回应,也成为全球平台治理变革的组成部分。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种自下而上的规则演进能够催生更具中国智慧、更富人文关怀的平台治理新模式。

取消超时扣款,只是矫正过去明显不公的“底线回归”,是“破局”的第一步。接下来,平台还需要构建更加科学、公平、透明的考核体系,平衡效率与公平、速度与安全、平台利益与骑手福祉。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适应平台经济特点的劳动法律体系,为各方提供稳定预期。消费者也需要给予骑手更多理解与包容,形成尊重数字劳动的社会氛围。

当外卖骑手不再为每一秒的流逝而焦虑,当算法的评判不再只有冷硬的二进制逻辑,我们迎来的不仅是配送行业的进步,更是数字时代劳动伦理的重塑。平台取消骑手超时扣款的象征意义在于,它标志着我们在数字时代的探索中,终于将人的价值稳稳地置于了算法与效率之上。这是文明进阶的一小步,却预示着一个更加温暖、更加公正的数字未来的可能。

【观象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