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半月谈》聚焦衡水中学:解码AI进校的实践路径与破局之道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1日 12:05 0 admin

近期,《半月谈》聚焦“AI+教育”进校园趋势,深入报道了我校在AI教育应用方面的具体做法、面临挑战及可持续推广路径相关内容。文章围绕我校AI工具在教学赋能、学生学习助力、校园管理优化三大场景的应用实践,呈现了AI为教育教学带来的改变,同时客观分析了AI进校过程中的难点,并探讨了应对策略,为AI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参考。

《半月谈》聚焦衡水中学:解码AI进校的实践路径与破局之道

原文如下

当前,“AI+教育”正快速进入校园,改变着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AI在具体的学校场景中如何应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哪些挑战?近期,半月谈记者走进河北衡水中学,一探究竟。

AI工具使用率100%

在衡水中学引入的畅言智慧课堂上,虚拟人互动软件涵盖科学探究、情景剧场等功能。“老师第一次展示虚拟人时,我们都惊呆了。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欣赏苏轼等历史名人朗诵诗词,聆听他们的生平自述,还能与苏格拉底、爱因斯坦等哲学家、物理学家展开辩论、探讨前沿知识,这种身临其境、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让我们能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索、求知。”衡水中学高三学生金玥辰说。

衡水中学的老师表示,这种沉浸式互动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在真实情境中触摸知识脉络,文化理解与共情能力显著提升,课堂效率也变高了。

除了这个创新应用场景,在衡水中学教师教研时,AI也可自动匹配备课资源、生成课堂行为分析报告,还可以快速批阅作文、生成变式题、辅助虚拟实验等。

《半月谈》聚焦衡水中学:解码AI进校的实践路径与破局之道

衡水中学学生使用电子班牌查询问题

地理教师刘志云在上完“地球的演化”一课后,将上课视频上传至课情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等进行系统数据分析,帮助教师掌握课堂节奏,了解学生知识盲区,并给予教师改进策略。“在作文‘智批阅’中,AI能快速反馈学生在语法、词汇等方面的错误,并给出修改建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英语教师李晓霞说。

衡水中学党委书记郗会锁介绍,衡水中学以人工智能中枢系统为核心引擎,围绕教师教学赋能、学生学习助力、优化学校管理这三大场景,同步推进数据治理、网络安全、人才梯队、基建升级、创新研发。通过集成多个AI工具,配合智慧黑板、电子班牌等硬件,衡水中学实现AI工具使用率100%,教师备课效率和协同教研效率大幅提升。

“利用AI数据分析,学校为班里每位学生印制数学个性化学习手册。”学生孙邦策说,AI学习手册通过分析他们的作业、测验数据,能精准定位知识漏洞。“比如,有的同学几何证明思路模糊,有的在二级结论运用上频繁出错。手册会针对性推送例题解析、专项练习和错误分析,让我们在薄弱环节高效发力,避免无效学习。”

在校园管理上,在数字孪生校园系统支持下,衡水中学实现人脸识别、消防监测、资源调度等数据实时联动,提升了校园管理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如一键监测校园水电当天使用情况,识别校园内的异常能耗点,实现校园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AI在推进学校工作方面起到不小作用,但受访衡水中学师生坦言,AI在教育领域的落地仍存“拦路虎”。

一是不少教师应用意愿与能力不足。一些教师,尤其是有的资深教师,对新技术存在防御心理,担心打破固有模式甚至产生“技术替代焦虑”。“有些老教师觉得AI是额外负担,不是得力助手。”郗会锁指出,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AI认知与技能,而研发机构的应用培训要么空泛,要么停留在工具演示层面,缺乏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的指导。

《半月谈》聚焦衡水中学:解码AI进校的实践路径与破局之道

衡水中学数字孪生校园系统

“智能分析结果的解读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新的系统使用手感和习惯需要重新适应。”衡水中学数学教师康彦华说。

二是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与适配性难评估。不少老师表示,AI输出虽流畅,但可能隐藏知识错误或逻辑漏洞。尤其是AI容易出现“幻觉”,其得出的物理公式推导、历史事件解读等,即便发生细微错误都可能误导学生。此外,缺乏科学标准评估内容是否匹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需求,导致不少AI工具“看似完美,用起来脱节”。

李晓霞认为,目前AI生成的学情调查和评分标准的内容仍较为繁杂,AI使用界面也较为复杂。

三是存在数据安全与合规压力。教育数据包含个人信息、学习记录等,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郗会锁说,建设和运行相应的安全系统是长期并行的工作,这对学校的数据管理能力是极大挑战,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将严重损害学校声誉与师生权益。

四是使用成本压力较大。受访教师反映,目前各公共AI平台成本虽低,但功能受限、数据主权模糊,而使用本地化系统需硬件采购和定制开发,同时AI技术迭代、教师培训、系统维护都需长期投入。目前,有的学校因难以承受成本压力而中途放弃,造成AI进校“虎头蛇尾”。

探索可持续推广路径

郗会锁强调:“当机器接管了重复劳动,教育才能回归其最珍贵的本质——点燃思想,唤醒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王志强针对目前衡水中学在AI落地方面出现的一些困难挑战提出建议。

首先,建立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体系,结合学科特点和数字素养水平,既讲原理也重实战,培养“种子讲师”带动团队转型。

其次,制定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适配性和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建立“人工复核+算法检测”双重机制。

第三,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采用加密、分级权限、脱敏等技术,探索与可信云合作,降低安全成本。

第四,优化投入模式,采取“轻量部署+云服务”结合方式,先在高频刚需场景落地,再扩展到全流程,并通过区域教研联盟共建共享分摊成本。

第五,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智能教育标准体系,让AI在基础教育领域有章可循、有标可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