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工作人员向嘉宾展示衡水景县橡塑产业集群共享仓储平台。武志库 摄本报讯(通讯员李晨阔)10月17日至19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
2025-10-22 0
10月17日法国主流媒体《世界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用了一个颇具画面感的比喻,美国的技术封锁,像是一针注入中国企业的“兴奋剂”。
这句话背后,不只是调侃,更是一种深刻的观察,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持续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设限,尤其是芯片领域。
但谁也没想到,中国不仅没有被绊住,反而在压力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动能,而这股“硬气”的背后,正是被逼出来的底气。
回头看,美国对中国科技的封锁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从贸易摩擦升级,到高科技领域设置门槛,逐步把“高墙”垒了起来。
尤其是在芯片制造上,限制越来越细、范围越来越广,甚至连设备、软件、人才培养都纳入了管控范围。
放在以前,中国确实依赖不少国外的技术,尤其是关键设备和核心材料,很多环节不是买不到,就是买得非常贵。
但中国的路却没有断,反过来,这让中国企业意识到别无选择,也不能再等、再靠、再看。
这一转变,成了近几年中国科技领域最深的一次结构性调整,原来那种“进口—组装—集成”的模式,已经走不通了。
企业开始集中资源去做研发,政府也加大投入,从政策、资金到人才,逐步搭起了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
而且这并不是哪个企业单打独斗能完成的,更多的时候,是上下游公司之间的协作,是高校、研究机构和制造企业之间的联动。
过去很多技术要靠外面买、靠别人给,现在想办法自己做、自己配。虽然过程不轻松,但也正是在这种被逼的状态下,中国的技术路线从“跟着走”变成了“自己走”。
在高端芯片领域,美国的限制从设计软件到生产设备都有明确限制,意图就是切断中国的技术来源。
但现实是,中国并没有停下来,虽然一些高精度设备依然难以短期内完全替代,但国内厂商开始在能突破的环节逐步推进。
比如芯片设计环节,越来越多企业自己上阵搞研发;在制造设备方面,也在逐步缩小差距。虽然和国际顶尖水平还有距离,但方向已经明确,就是朝着“全链条自主”走。
此外,像一些配套环节,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填补短板,这些领域原本不太受关注,但一旦封锁来了,重要性一下就凸显出来。
过去很多企业靠采购、靠进口,一旦断供,整个链条都会受影响。而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把这些“边角料”技术当作核心来抓。
也正因为这样,中国的技术体系开始发生变化,不再只是追求高端产品的“亮点”,而是更注重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
从底层到尖端,一点一点补齐,虽然不可能一夜之间赶上国际最先进水平,但至少有了自己的节奏,也有了自己的路。
封锁给中国科技带来的影响,并不只是“不能进”的问题,更是“必须出”的压力。
很多企业在过去几年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策略,以前是“买回来、用上”,现在是“没有就自己造”。
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商业策略的变化,更是一种生存方式上的再选择。
尤其是在被称为“卡脖子”的领域,中国企业感觉最明显,很多原本依赖进口的核心技术,现在都必须投入大量资源去替代。
这个过程不容易,既要技术积累,也要时间成本,但也正是这种压力,让一批企业脱颖而出,开始从“追着跑”变成了“自己跑”。
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协同。
从企业到科研机构,再到政策部门,目标越来越一致,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是为了炫耀技术,而是为了不被掐着命脉,这成了推动中国技术体系升级的重要动力。
而在这种氛围下,不少技术突破也陆续出现,虽然不能说已经完全摆脱外部依赖,但至少在多个关键环节上,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独立行走”的能力。
慢慢地,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布局,封锁反而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让整个科技体系更有韧性。
尽管美国出手封锁是基于所谓“国家安全”的考虑,但从效果上看,这种做法并没有达到预期。
中国的科技并没有因为缺乏外部支持而停滞,反而在被压制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一些原本被忽视的基础领域,现在都得到了重视,技术积累也在加快。
而且这种封锁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它带来的外溢效应,不只是技术方面的反应,更是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
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路径,不再追求短期利润,而是将更多资源投向长远的技术积淀。这对中国整个制造业、电子产业、甚至教育系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多国家看到了一个现实问题,依赖别人终究是风险;而自己掌握技术,才是稳定发展的基础。
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靠封锁能拦住的,封得住市场,封不住技术的方向;卡得住设备,卡不住创新的想法。
法媒那句“兴奋剂”的比喻,说得其实很贴切,美国设想中的封锁,是一道技术围墙,但现实中它反而成了一种激励机制。
真正的技术实力,不是靠买来的,而是靠自己干出来的。
封锁不会是结束,只会是更多挑战的开始,而中国的科技产业,正是在挑战中形成了自己的节奏和逻辑。
参考资料
法媒感叹:“你封我,我就自己造”,整个中国都在以这样的精神前行 观察者网2025-10-18
相关文章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工作人员向嘉宾展示衡水景县橡塑产业集群共享仓储平台。武志库 摄本报讯(通讯员李晨阔)10月17日至19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
2025-10-22 0
人民财讯10月22日电,10月22日下午,华为正式发布全新操作系统鸿蒙6。据悉,鸿蒙6上,华为“碰一碰”支持应用已超60个,用户可通过“碰一碰”分享照...
2025-10-22 0
10月17日法国主流媒体《世界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用了一个颇具画面感的比喻,美国的技术封锁,像是一针注入中国企业的“兴奋剂”。这句话背后,不只是调侃...
2025-10-22 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20日表示,由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
2025-10-22 0
空客 CEO 与我国商务部长的会晤,抛出了一份分量十足的在华投资计划:不仅要在天津兴建第二条 A320 系列飞机总装线,还将深化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2025-10-22 0
◎李平海拔5200米以上是什么?是远低于平原的含氧量,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风雪高原,是每分钟加速的心跳,但那里也有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在世界屋脊的雪...
2025-10-22 0
话说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本来是闻泰科技在2020年花大价钱收购的,那时候闻泰股价还一度冲到171块多一股,大家都觉得这笔买卖靠谱,能...
2025-10-22 0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科技媒体 Windows Report 昨日(10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微软承认 Windows 11(V...
2025-10-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