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一位“95后”算法工程师眼中的创新之城 | 看见济南·高度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2日 13:06 0 admin
一位“95后”算法工程师眼中的创新之城 | 看见济南·高度

10月21日,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算法工程师卢娜正在对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进行测试,在她的“指挥”下,机器人流畅地迈步、挥臂、转身。近日,我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济南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五,在创新城市维度排在第十位。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出人意料”的结果,在卢娜看来,却是水到渠成。

“我们只用了48天,就做出了山东第一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卢娜语气平静,眼神里却闪着光。

一位“95后”算法工程师眼中的创新之城 | 看见济南·高度

1999年出生的卢娜,今年26岁,是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算法工程师。加入这个团队两年多的时间,她参与和见证了济南人形机器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过程。

卢娜告诉新黄河记者,她所在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七八岁。“我们的团队特别‘热血’。”她笑着说,这份“热血”,在今年夏天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备战今年8月份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团队在六七月的酷暑中,每天在室外测试。即使挥汗如雨,这些年轻人仍在不断地测试、调整。

测试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走线”。机器人在运动中,线路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机器人运动系统异常,甚至会导致电机信号丢失等情况。经过不断测试和优化,在比赛时,“行者泰山”没有出现任何因线路问题导致的故障。

一位“95后”算法工程师眼中的创新之城 | 看见济南·高度

卢娜负责的是通信模块,就像是“机器人和人之间的翻译”——“我们发指令,它来执行。”从最初的模型控制,到如今的强化学习、模仿学习,机器人的动作越来越像人,响应时间也越来越快。

“我们现在接入了大模型,它可以回答问题,能上网搜索,也能执行握手、跳舞、打拳这样的动作。”她说。

研发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卢娜印象最深的是通信模块的调试过程。

“电机单独测试是正常的,一装到人形机器人上,数据就异常。”她和团队熬夜排查,做了大量测试和实验,最终才将问题定位到一个“小小的代码bug”。

“有时候困扰我们很久的问题,其实只是一行代码的事。”她笑着说,“但就是这一行代码,需要我们一群人一起找。”

除了团队自身的努力,卢娜也感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

“从我们准备参加比赛开始,就受到了各个部门的关注。”她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电话打来,问我们有没有需求,需不需要帮助。”

最实际的支持是场地。优宝特的测试场地有限,齐鲁软件园主动提供了场地,供他们进行运动会越障测试。

“那种感觉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卢娜说。

在卢娜看来,济南的科创氛围正在快速凝聚。“不只是人形机器人,智能车、机械臂等技术这两年都有了很大突破。”

她认为,济南的产业链条完整,人才聚集度高。“尤其是年轻人,有热情、有责任心,愿意留下来。”

“我们的人形机器人从研发成功,到能和顶尖品牌同台竞技,只用了不到两年。”她说,“这种速度,就是济南的速度。”

卢娜的身上,有着新一代济南科技工作者的特质:年轻、专业、务实、敢拼。他们不追求浮夸的标题,不沉迷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在一行行代码、一次次测试、一个个bug修复中,构建起这座城市的创新底色。

济南的“第五”,不是偶然。它是一个个像卢娜这样的年轻人,用深夜的灯光、夏日的汗水以及无数次失败后的坚持,共同写下的答案。

记者:曹茜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