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中国芯片被谁害了?国家砸千亿片,他却疯狂掏空?

排行榜 2025年10月25日 21:50 0 admin

这两年,我们总说“卡脖子”“自主可控”,可一回头却发现,还有人在用国家的钱,给别人递刀子。

5月份,原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被判死缓,罪名是贪污、职务侵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总共牵出一个14亿的大窟窿

但说白了,这事远不止是“赵伟国个人犯罪”那么简单,这背后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真金白银砸下去,却没砸出成果的真相。

我们等的是芯片突围的清晨,迎来的却是一场“合法掏空”的利益游戏。

中国芯片被谁害了?国家砸千亿片,他却疯狂掏空?

2014年,国家大基金刚刚成立,甩出了数千亿级别的投资计划,力图改变我国芯片行业“受制于人”的局面。

赵伟国眼明手快,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他背后的建坤集团通过混改,控股了紫光集团49%的股份,他也摇身一变,成了国家重点培育的“芯片教父”。

从那年起,赵伟国开始了自己“买买买”的神话人生。

2013年,17.8亿美元收购展讯通信,其中超9亿美元是国开行和进出口行提供的贷款2014年,9亿多美元收购锐迪科微电子2015年,再掷25亿美元买下惠普旗下新华三51%股份

6年时间,紫光通过收购吞下了20多家公司,赵伟国甚至豪言:“我连台积电也要一起买!”

这些动作看着风风火火,像极了产业巨头崛起的节奏,但真相是:这一切,几乎全靠负债滚起来的。

2019年,紫光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飙升到超73%,明面上看着是百亿国企,其实内部早已是“债台高筑”。

2020年,紫光正式债务违约2021年申请破产,国家投资化为乌有,一代芯片巨舰轰然沉没。

中国芯片被谁害了?国家砸千亿片,他却疯狂掏空?

资产爆掉不是最可怕的,真正令人愤怒的是赵伟国的贪腐“操作”。

判决书写得清清楚楚:

利用职务之便操作房地产项目,让亲戚关系户先买后卖,空手套利4.7亿

打着紫光的名义搞代建、搞关联交易,直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8.9亿

项目租赁变相利益输送,导致公司再损失4600多万

把国家拿给你做战略产业的资金,当成了私人提款机,一边拿着国资讲“中国芯梦”,一边却在暗地里把未来的希望一手交给了“自家人”。

紫光破产,不仅断送了一家企业,更耽误了一代国产芯片突破的时机。而赵伟国,不过是系统性腐败下,第一个被顶上台的牺牲品。

但事情真就完了吗?远远没有。

赵伟国暴雷之后,大基金的多名高管也相继被查

中国芯片被谁害了?国家砸千亿片,他却疯狂掏空?

管理基金投资的华芯投资稽查出多起违规行为;大基金原总经理丁文武、管理机构法人陆军落马;一大批上下游企业牵涉其中,目前都在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

一整个芯片产业生态链,从资产到管理,从投资到招标,都暴露出严重的问题。

决策透明度极低;投资问责机制形同虚设;并购热潮掩盖了战略真空,行业核心竞争力没见明显提升。

一位基金圈的业内人士也坦言:“短短几年,国家用钱堆积出来一座座芯片‘烂尾楼’,除了少数企业真正技术出彩,绝大多数花了钱、烧了路,却没走出技术闭环。”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赵伟国手上的那份权力,既能直接调动国资,又能掌控企业决策,还能逃避有效监管。

从远处看,这是一场权力与资本的博弈;但从本质上看,这是一次国家战略资源错配的警钟。

产权和效率的关系,这回被推上了前台。赵伟国最大的“原罪”,并不仅仅是贪了几个亿,而是让“本应承担国家战略使命的紫光”,成为了一场纸醉金迷的资本游戏。

既然产权远离了经营,再加上“管钱的、花钱的、决策的、监督的”全都是一个链条上的“内部人”,那损耗和低效就是命中注定,这绝不是一两个坏人败坏了风气,而是制度设计本身出现了短板。

赵伟国死缓不是终点,这只是开始。

中国芯片被谁害了?国家砸千亿片,他却疯狂掏空?

那未来是什么?

其一,强监管必须制度化、法治化,不能靠事后追责。国家层面应建立起“产业基金监管体系法”,让每一分钱都在阳光下流动。

其二,芯片等核心战略领域,“市场化运作、国家战略引导”两者必须平衡,不能再走“政商勾连、资金跑路”的老路。

其三,更关键的是,要推动真正的“技术绩效考核机制”。不是看收购多少企业、盖了多少厂房,而是真正从技术攻关、核心突破、产业链重构上,倒逼结果。

赵伟国不过是“冰山一角”,但这一角已经撞沉了太多希望。

这场惨痛崩塌,对中国芯片产业既是警示,也是机会。

现在,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已经重新整装再发,计划打造占地1200亩、配有12英寸3DNAND晶圆生产线的“世界级半导体基地”

这说明国家没有放弃紫光,也没有放弃自主可控的芯片梦。

我们看到的是,国家这盘棋还在布局。但教训必须铭记,技术的短板可以靠时间补齐,但制度的裂缝一旦失控,连时间都救不了它。

落子无悔,改革才是硬道理。

中国芯片被谁害了?国家砸千亿片,他却疯狂掏空?

14亿的贪腐黑洞,掏空的不只是紫光,更是芯片自主化的一段黄金窗口。

而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他背后那套既得利益与制度短板掺杂的体系,不解决,未来的“第二个赵伟国”还会卷土重来。

我们的芯片产业必须卷技术,而不是权钱。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