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大咖云集论道城市规划发展未来,全国行业盛会在佛山举行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6日 11:19 0 admin

数字化浪潮奔涌,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

10月25日至26日,2025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在佛山市禅城区举行。本次会议以“模型驱动·场景赋能”为主题,吸引了全国8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加。作为该领域重要行业盛会首次落地佛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前沿应用与未来趋势。

大咖云集论道城市规划发展未来,全国行业盛会在佛山举行

大咖齐聚,共谋规划新篇

当前我们正站在科学范式变革的关键节点。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产业格局,而“模型”与“场景”,正是这场变革中最核心的两大引擎。

本次年会齐聚了来自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以及规划与名城保护领域的实践专家,通过全景式、多角度探讨,碰撞出智慧规划的新路径。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模型正在彻底改变城市规划的方法论和实践路径。

“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人工智能已成为基础性的技术手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钮心毅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已从“规模扩张”进入“存量提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是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他以佛山为例解释,传统人工方式全面扫描城市空间需上百名专家耗时一两年,而AI作为人类专家的“智能助手”,可快速完成扫描、预警和定向,将效率提升数个量级。

“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智能革命,已是势不可挡的时代趋势。拥抱人工智能不是选择,而是必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龙瀛表示,中国所有城市都在积极融入这一浪潮,佛山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发城市,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若能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佛山有望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龙瀛特别指出,人工智能为城市更新带来双重导向: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城市问题,助力“城市体检”,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在重塑居民生活方式,推动共享化、在线化与无人化发展,城市更新应主动适配低空经济、智慧物流、灵活办公与多元休闲等新趋势,实现从“问题导向”到“趋势导向”的双轮驱动。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张鸿辉表示,从行业来看,企业已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业务肌理,催生出从智能分析、模拟推演到方案生成的多个高价值应用场景,从“辅助工具”到“核心生产力”的深刻变革正在形成。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仿真、资源评估等多个关键场景中构建了“智慧引擎”。

大咖云集论道城市规划发展未来,全国行业盛会在佛山举行

佛山实践,城市数字化转型提速

作为本次年会的举办地,佛山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节点城市,更在国家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要求佛山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纵深推进广佛同城化。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霞在年会上介绍,佛山已将技术创新贯穿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评估、调整”全流程,推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地见效。

目前,佛山已建成符合实际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该系统已全面接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各层级、各类别数据共计900余项,形成覆盖全市、动态更新、权威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其中,禅城区正全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高密度中心城区的“禅城样本”,计划启动国空总规五年实施评估,借助年会专家们带来的大数据模型、数字土地类型等技术,为“精准破局”铺路。

与此同时,佛山城市规划信息化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依托智能制造基础和信息化发展优势,佛山深入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规划范式变革,已初步形成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及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目前拥有多家骨干企业,具备二三维时空数据采集、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整合、时空大数据分析挖掘、城市运行状况动态感知、AI智能推演辅助决策等核心技术能力。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并获多家行业机构与科技企业协办支持。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詹庆明表示,此次年会的举办也将为佛山带来显著效益。一方面,全国规划领域专家的齐聚将深化对佛山的认知与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媒体传播与经验交流,将有效提升佛山在全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大咖云集论道城市规划发展未来,全国行业盛会在佛山举行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黎锦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