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是中国不再买美国芯片​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6日 18:11 0 aa
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是中国不再买美国芯片​

美国这些年总想用芯片这张牌卡住中国脖子,以为这样就能拖慢中国前进的脚步。可谁知道,这么一闹腾,反而把中国自己的芯片产业给逼出来了。

美国芯片制裁步步紧逼

美国对华芯片管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早从2018年就开始了。那时候,美国商务部以中兴违反协议为名,禁止美国企业卖芯片给中兴,导致中兴一度生产受阻。到了2020年,管制升级,针对华为,不仅美国公司不能卖,还包括用美国技术的所有企业。台积电这样的代工厂被迫断供华为海思,清华紫光也受影响。全球供应链都乱了套,美国想的就是不让中国拿到高端芯片。

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是中国不再买美国芯片​

2022年,美国商务部又出新规,禁止出口14纳米以下芯片生产设备给中国,试图把中国技术水平锁死在那个档次。不仅设备,原材料、软件全禁,还限制美国人去中国芯片企业工作。外资和台资企业也开始疏远大陆市场。苹果公司供应商在中国建厂的比重本来很高,贡献了苹果25%的营收,但从那年起,苹果迫于压力,转向越南和印度寻找替代。

拜登政府上台后,继续搞小院高墙策略,从半导体制造到出口,全方位打压中国。目的很清楚,就是不让中国有生产高端半导体的能力。可美国自己芯片生产能力也没那么强,高端芯片还得靠韩国三星和台湾台积电。美国想拉盟友一起围堵,把芯片问题和安全挂钩,说中国会把先进半导体用于军事。

2023年1月,拜登在白宫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荷兰首相吕特,要求他们在半导体出口上限制中国。日本跟了美国步伐,出经济安全保障法案,加强干预,但经济低迷加剧。

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是中国不再买美国芯片​

而日本企业像东京电子,本来靠中国市场订单,现在下滑严重。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也承认,增加了行业不确定性。比尔盖茨在采访中说,围堵会让美国芯片岗位减少,还逼中国自力更生。企业家看得很清楚,美国政客却一意孤行。

2024年,美国继续加码。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第三轮管制,新增140家中国企业到实体清单,包括芯片设备制造商Naura Technology Group、Piotech和SiCarrier Technology。限制高带宽存储芯片和更多芯片制造工具出口。这次针对中国本土生产先进半导体,担心中国用在人工智能和军事上。盟友日本和荷兰部分豁免,但整体压力不小。

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是中国不再买美国芯片​

中国企业转向本土采购

而面对美国层层加压,中国积极应对。2024年12月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联合发声明,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采购美国芯片。因为美国出口管制反复无常,美国芯片供应已不稳定,不再可靠。

中国企业转向本土芯片供应商,加大采购力度。华为等公司加速自研,推出新产品。半导体设备需求,中国大陆排世界第一,本来就有吸引力。现在,美国管制让中国更注重全产业链自给。从原材料到成品,不依赖外国。

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是中国不再买美国芯片​

中国还反制美国。2024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向美国出口镓、锗、锑等关键高科技材料。这些材料用于计算机芯片、汽车、太阳能板和军事技术,中国是全球最大来源。禁令针对潜在军事应用,作为对美国芯片管制的回应。

不仅如此中国半导体研发投入大增,2024年增长20%,过去15年增加五倍,接近美国水平。本土芯片如华为Ascend系列,在管制下仍推出。企业不买美国芯片,转用韩国、欧洲或本土替代。汽车、通信、互联网行业调整供应链,确保稳定。

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是中国不再买美国芯片​

制裁反噬美国科技巨头

美国没想到,这场芯片战打到最后,自己脚也被砸了。英伟达、高通、英特尔这些巨头警告政府,没了中国市场,研发和工厂开支得砍。英特尔CEO说,没了中国,就没必要在美国建新厂。​

美国议员还想扩大禁令,特朗普上台后,2025年3月追加黑名单,5月吊销对华出口许可证,9月国会讨论长期影响。但中国禁出口关键材料,让美国芯片生产缺原料,工厂停摆。

而且美国想搬台积电到本土,但供应链离不开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基建落后,还得靠中国产业链。美国依赖东亚高端芯片,现在自找麻烦。企业收入下滑,岗位减少。

美国策略暴露弱点。中国通过自强,技术进步加速。全球市场趋向多元,企业避开单边管制。不要用意识形态绑架市场,推动互利共赢方是出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