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从昔日的资源受限,到今天掌握科技命脉,中国凭什么这么“刚”?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09日 13:27 0 admin
从昔日的资源受限,到今天掌握科技命脉,中国凭什么这么“刚”?

近期,一组数据表示,2024年,中国在全球电子制造业关键元素产量占比超过90%。

镓、镁、稀土等等,这些看似陌生的元素,实则是现代科技的“隐形命脉”,而中国又为何能垄断全球超九成产量?

从昔日的资源受限,到今天掌握科技命脉,中国凭什么这么“刚”?

中国的主导地位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6日表示,德国数据统计公司援引米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发布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关键元素产量上占据主导地位。

以镓为例,这种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中国产量占比高达99%,几乎垄断全球市场。

镁、钨、天然石墨等元素同样如此,中国产量占比均超70%,可以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资源壁垒。

而稀土元素更是中国的“王牌”,69%的全球产量,让中国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隐形供应商。就拿美国“爱国者”导弹来说,它的制导系统就得靠中国供应的稀土,要是没了中国的稀土,导弹的精度就要大打折扣。

从昔日的资源受限,到今天掌握科技命脉,中国凭什么这么“刚”?

不难看出,这些元素的重要性远超普通人的想象,镓是5G通信、人工智能的基石,镁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的轻量化密码,而导弹、雷达则离不开稀土。

中国的主导地位,不仅让全球电子制造业依赖中国供应链,更是让可再生能源、防务科技等行业绑在了中国元素上。

例如,全球90%的太阳能电池依赖中国镓,若中国限制出口,欧美光伏产业将面临停摆风险;全球70%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依赖中国天然石墨,若中国收紧供应,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缩水;全球83%的钨产量来自中国,而钨是硬质合金、钻探工具的关键原料,若中国减少出口,全球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将受到冲击。

可以说,这种地位也为中国带来了博弈的筹码,中国通过控制关键元素产量,就掌握了全球产业链的命门,如果欧美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来打压中国,中方只需要调整出口政策,就能让对方自食其果。

从昔日的资源受限,到今天掌握科技命脉,中国凭什么这么“刚”?

中国为何进行出口管制?

那么,中国为何要对出口进行管制?事实上,这正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选择。

现在,随着全球的需求激增,关键元素供应紧张,中国需要首先确保国内产业的稳定。

再加上地缘政治的风险上升,部分国家,尤其是美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卡脖子”来阻碍中国的发展,中方也需要进行反制。

尤其是近年来,美国联合盟友构建“资源联盟”,试图减少对中国关键元素的依赖,甚至通过长臂管辖打压中国企业。

例如,美国曾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国企业收购海外稀土矿,试图垄断全球稀土供应。中国实施出口管制,是对这种“资源霸权”的有力回击。

从昔日的资源受限,到今天掌握科技命脉,中国凭什么这么“刚”?

最重要的是,出于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中国通过管制出口,可以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提升附加值。

过去,中国关键元素产业以低端出口为主,利润微薄且污染严重,例如,稀土开采曾导致严重环境污染,而利润大部分被海外企业拿走。现在,中国可以减少低端原料出口,推动企业向高端应用转型。

这样的管制措施也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重组。欧美可能加大本土开采力度,但受限于成本和技术,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供应。

例如,美国试图重启本土稀土矿,但因环保和成本问题,进展缓慢,而澳大利亚虽拥有稀土矿,但提炼技术依赖中国,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供应的依赖。

从昔日的资源受限,到今天掌握科技命脉,中国凭什么这么“刚”?

此外,管制措施也可能推动全球资源治理规则的改变。过去,全球资源市场由西方主导,中国常被“规则”束缚,如今,中国通过产量优势和管制措施,开始制定新规则,让资源分配更公平、更合理。

未来,随着中国在关键元素领域的持续创新,全球产业链将更加依赖中国,而中国也将以更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博弈,引领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

#上头条 聊热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