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是扬州“613”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扬州市税务部门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强化精准辅导,确保相关船企合规经营。近日...
2025-11-07 3
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能够真实模拟生物大脑电化学过程的人工神经元,这一突破性成果有望彻底改变当前人工智能系统的能效瓶颈。与传统依靠数学模型模拟大脑活动的数字处理器不同,这些新型神经元通过银离子的物理运动直接复制生物神经元的工作机制,实现了从符号化表示向真实生物功能再现的质的飞跃。
约书亚·杨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电子学》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基于扩散忆阻器技术的人工神经元不仅能够准确复制生物神经元复杂的电化学行为,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工神经元只需一个晶体管的封装空间,而传统设计往往需要数十甚至数百个晶体管。这一技术创新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进展,有望推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关键一步。
传统计算系统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效率低下。现代大规模AI系统处理海量数据集时消耗的能源已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而人脑仅用约20瓦功率就能完成超级计算机需要兆瓦级功耗才能实现的复杂认知任务。这种巨大的能效差距凸显了现有计算架构的根本性局限。
离子动力学重构计算基础
杨教授团队的核心创新在于利用银离子的扩散特性构建人工神经元系统。在生物大脑中,钾、钠、钙等离子的运动是产生电脉冲和实现神经通信的基础机制。研究团队巧妙地选择银离子作为人工系统的工作介质,因为银具有易扩散的特性,能够提供模拟生物系统所需的动态响应特征。
这种基于离子动力学的设计理念具有深刻的科学意义。杨教授指出,虽然人工系统中的银离子与生物系统中的天然离子并不完全相同,但控制离子运动和动力学的物理原理高度相似。这种相似性使得人工神经元能够以相对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的神经元功能,包括学习、运动控制和规划等基本认知过程。
在生物神经元中,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是信息传递的核心机制。当电脉冲到达神经元末端的突触连接处时,会转化为化学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接收方再将化学信号转换回电脉冲继续传导。杨团队的人工神经元以惊人的精确度复制了这一复杂过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功能再现。

通过在晶体管顶部堆叠一个扩散忆阻器和一个电阻器,可以创建具有丰富神经元功能、单晶体管封装和神经形态计算系统的低能耗的集成尖峰人工神经元。封面上的照片显示了这些集成神经元阵列的芯片,这些神经元是在大学的洁净室中制造的,每个神经元的活性区域约为 4 μm2。图片来源:南加州大学杨实验室
这种设计方法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功能模拟的准确性上,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硬件层面的学习能力。与传统基于软件的机器学习不同,这些人工神经元能够通过离子运动直接在硬件中实现自适应学习,这种机制更接近生物大脑的工作方式。
能效革命的技术基础
传统计算系统采用基于电子运动的数字处理方式,虽然在纯速度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从少量样本中学习方面效率低下。电子的轻质和易挥发特性决定了电子计算主要适用于基于软件的学习模式,这与大脑的工作原理存在根本差异。
相比之下,离子介导的计算机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大脑的工作原理。大脑通过离子跨膜运动实现学习过程,这种机制直接在"硬件"或更准确地说是"湿件"中实现了节能和自适应学习。这解释了为什么幼儿只需看到每个数字的几个示例就能学会识别手写数字,而计算机通常需要数千个样本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杨教授强调,选择利用离子动力学构建AI系统是因为"这就是人脑中发生的事情,这是有充分理由的,而且人脑是进化的赢家——最高效的智能引擎"。这种仿生设计理念为突破现有计算效率瓶颈提供了全新路径。
扩散忆阻器技术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其极高的集成密度。典型智能手机包含约十个芯片,每个芯片都有数十亿个晶体管执行计算任务。而新技术只需为每个神经元使用一个晶体管封装,这种设计将芯片尺寸和能耗都降低了数个数量级。
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路径
这项技术突破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传统AI系统虽然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缺乏生物智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基于生物原理的人工神经元系统有望弥补这一不足,实现更接近自然智能的计算能力。
研究团队已经成功验证了人工神经元在学习、运动控制和规划等基本认知功能方面的表现。这些功能的实现为构建更复杂的认知系统奠定了基础。杨教授表示,下一步计划是整合大量人工神经元,测试系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复制大脑的效率和能力。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忠实于大脑工作原理的系统还可能帮助科学家发现关于大脑本身如何运作的新见解。通过构建和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大脑的工作机制,形成技术创新与基础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然而,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目前实验中使用的银材料尚不兼容标准半导体制造工艺,未来的工作需要探索其他能够实现类似效果的离子材料。这一技术挑战的解决将决定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进程。
可持续AI发展的新方向
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挑战的背景下,这项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当前AI系统的巨大能耗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基于生物原理的高效计算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杨教授指出,这种创新"将芯片尺寸减小几个数量级,将能耗降低几个数量级,因此未来执行人工智能是可持续的,具有类似的智能水平,而不会燃烧我们无法维持的能量"。这一愿景的实现将为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扫清重要障碍。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项研究代表了计算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传统的硅基电子技术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AI任务时已显现出效率瓶颈。基于生物原理的新型计算技术为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行路径。
这种技术范式的转变不仅可能改变AI系统的设计理念,更可能催生全新的计算生态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基于离子动力学的神经形态计算有望成为下一代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平台。
相关文章
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是扬州“613”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扬州市税务部门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强化精准辅导,确保相关船企合规经营。近日...
2025-11-07 3
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能够真实模拟生物大脑电化学过程的人工神经元,这一突破性成果有望彻底改变当前人工智能系统的能效瓶颈。与传统依靠数学模型模拟大...
2025-11-07 3
每经记者:毕媛媛 杜蔚 每经编辑:段炼,魏官红“(我的)苹果ID被盗,1分钟刷走4140元!” 近期,不断有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用户发帖,诉说他们的账...
2025-11-07 3
升了 iOS 26 就别想回头!苹果彻底封杀 iOS 18 降级通道还没升 iOS 26 的朋友请稳住,已经升的朋友请坐好——苹果已停止为 iOS 1...
2025-11-07 4
这个画面足以颠覆所有人的想象。以上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航天员的手指轻轻按下一个特制设备的启动键。28分钟后,伴随着设备上的按键灯闪烁,他取出的不是常见的...
2025-11-07 3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1-07 12
要说这2025年10月的全球科技圈,荷兰人可结结实实给全世界“上了一课”,表演了一出“合法明抢”。他们把中国闻泰科技的“亲儿子”——安世半导体,给“收...
2025-11-07 3
11月4日,神舟二十号机组成员完成了太空任务交接仪式,按照预案,神舟二十号机组成员将于11月5日返回地球,目前地上各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工作,准...
2025-11-07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