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同行评议系统漏洞暴露:审稿人盗用稿件引发学术界震荡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05日 17:07 0 aa
同行评议系统漏洞暴露:审稿人盗用稿件引发学术界震荡

信息来源: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5/10/03/wiley-retracts-study-stolen-by-reviewer-following-retraction-watch-coverage/

学术出版界再次遭遇重大诚信危机。威利出版社近日撤回一篇发表在《系统研究与行为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原因是该文章被证实完全剽窃了另一位研究者此前提交的未发表稿件。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起学术不端行为的实施者正是原稿件的同行评议人,这一事件暴露了学术出版系统中同行评议机制的严重漏洞,引发了对学术诚信保护机制的深度反思。

盗用案件的详细经过

事件的受害者是巴基斯坦中央旁遮普大学讲师沙法克·阿夫塔布。2023年11月,她向《信息开发》期刊提交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稿件经过两轮修改后最终被拒绝。然而,令阿夫塔布震惊的是,2024年9月,她发现威利出版社旗下的《系统研究与行为科学》期刊发表了一篇与她的稿件完全相同的论文,第一作者署名为伊朗德黑兰伊斯兰阿扎德大学的达伍德·戈尔班扎德。

阿夫塔布立即联系威利出版社举报这一明显的学术剽窃行为。经过调查,《信息开发》期刊时任编辑斯蒂芬·帕克在回复中确认,戈尔班扎德正是阿夫塔布稿件两个版本的审稿人,并且建议拒绝该论文。这意味着戈尔班扎德利用审稿人的特权地位,获取了阿夫塔布的研究成果,随后将其据为己有并发表在另一期刊上。

威利出版社在10月1日发布的撤回通知中表示,调查发现该论文"与未发表的手稿存在重大未归属重叠",作者提供的数据"不足以解决这些担忧"。此外,调查还在稿件中发现了"更多的科学错误"。尽管戈尔班扎德不同意撤回决定,但其合著者表示同意这一处理结果。

累犯行为模式的揭露

同行评议系统漏洞暴露:审稿人盗用稿件引发学术界震荡

更令学术界震惊的是,这并非戈尔班扎德首次涉及学术不端行为。调查显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已经因为抄袭行为导致三篇论文被撤回。

今年1月,翡翠出版社的《健康组织与管理杂志》撤回了戈尔班扎德2024年的一项研究,原因是"本文的很大一部分被其他合著者引用,没有注明出处"。撤回通知特别指出,除戈尔班扎德外的所有合著者"希望指出他们不知道这种情况",显示其合作者也是这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受害者。

同样,《当代心理学》杂志在12月撤回了戈尔班扎德的另一篇论文,通知称该文章"与之前发表的一篇作者身份截然不同的文章有很大重叠",其中一位合著者声称"他们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提交"。

这种连续的学术不端行为表明,戈尔班扎德的行为并非偶然失误,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系统性学术欺诈。这种模式性行为对学术界的诚信体系构成了严重威胁。

同行评议系统的结构性缺陷

这起事件最令人担忧的方面是它揭示了同行评议系统的根本性漏洞。同行评议被视为学术出版的基石,旨在通过专业领域的专家评估来确保研究质量和原创性。然而,这一系统建立在审稿人诚信的假设基础之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审稿人通常能够接触到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为他们提供了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的便利条件。传统的双盲评议虽然隐藏了作者身份,但审稿人的身份对编辑是透明的,这种不对称的信息结构为不道德行为创造了机会。

更严重的是,当前的学术出版系统缺乏有效的追溯机制。在这起案件中,如果不是阿夫塔布的主动举报,这种盗用行为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这表明学术界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和检测机制,以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信息开发》期刊编辑帕克在回应中表示,期刊"不能对审稿人的这种行为负责",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进一步暴露了当前系统的问题。期刊作为学术出版的门户,应该承担更多的监督责任,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个人行为。

学术诚信保护的系统性改革

面对这种系统性威胁,学术界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审稿人筛选和监督机制。期刊应该建立审稿人行为的档案系统,记录和追踪审稿人的历史行为,对有不端行为记录的研究者实施长期或永久的审稿禁令。

其次,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现代文本相似性检测工具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剽窃行为,但这需要建立跨期刊、跨数据库的综合检测网络。目前,大多数期刊只是将提交的稿件与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比较,而忽视了与未发表稿件的比较。

此外,学术界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举报和调查机制。阿夫塔布在这起事件中的勇敢举报值得赞扬,但不应该将发现和举报学术不端的责任完全推给受害者。学术机构和期刊应该建立主动监督机制,定期审查发表文章的原创性。

国际合作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学术不端行为往往具有跨国性质,需要各国学术机构和期刊的协调配合。建立国际性的学术不端行为数据库,共享黑名单信息,可以有效防止不端行为者在不同机构和期刊之间转移。

对于这起具体案件,阿夫塔布表示在经历了长期斗争后"非常高兴"看到正义得到伸张。她向研究界传达的信息很明确:"如果你试图窃取某人的辛勤工作,请注意将要承担责任。"这种坚持和勇气为其他可能面临类似情况的研究者树立了榜样。

然而,个案的解决并不能掩盖系统性问题的严重性。学术界必须认识到,维护学术诚信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更是整个学术体系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系统性的改革和完善,才能真正保护研究者的权益,维护学术研究的尊严和价值。

这起事件应该成为学术界深刻反思的契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透明和可靠的学术出版体系,确保真正的学术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保护。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