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The BMJ》刊发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合作研究成果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4日 00:19 0 admin

近日,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团队参与的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史源教授团队领衔的临床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The BMJ》(《英国医学杂志》,影响因子42.7)上发表了题为《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for primary respiratory support in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比较NHFOV与NCPAP作为胎龄28周以下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策略的最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之一。曲靖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并列第一作者单位,共同参与了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不仅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病例,新生儿科(云南省新生儿抢救中心)李传峰教授作为研究具体执行者之一,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工作,新生儿科吴瑜敏、杨恺亭、杨红等人员全程参与了该研究项目。这标志着妇幼保健院在新生儿领域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The BMJ》刊发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合作研究成果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胎龄28周以下早产儿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虽然有创机械通气能挽救这些早产儿生命,但也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风险。目前,欧洲RDS管理指南推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作为这类RDS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的首选模式。但是,NCPAP有高达40%的失败率。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是一种结合了持续肺扩张和主动振荡的新型无创通气模式,且不影响自主呼吸,但是其作为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依然需要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本研究在中国20余家新生儿中心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优效性临床试验。研究共纳入342名胎龄在24+0至28+6周的早产儿,主要结局指标为出生后72小时内的气管插管率。研究发现NHFOV组在出生后72小时内需要升级为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为15.9%,显著低于NCPAP组的27.9%,绝对风险降低率达12.0%(95% CI: -21.9% to -3.2%, P=0.007)。同时,两组患儿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常见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安全性事件上无统计学差异,表现出与NCPAP相似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对于患有RDS的极早产儿,将新型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作为首选无创呼吸支持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早期有创通气的需求,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这一发现有望为更新国内外新生儿呼吸支持指南提供关键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The BMJ》刊发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合作研究成果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建立史源市级专家工作站以来,重点引进了史源教授团队在新生儿呼吸危重症救治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大幅提升了该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同时,通过“传、帮、带”式的系统培训、学术讲座和临床指导,为医院培养了一支高素质、本土化的新生儿专科人才队伍,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工作站成立以来,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病例讨论及远程会诊等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医院新生儿团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史源教授团队的带领下,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团队参与临床多中心研究4 项,编写医学专著1 本,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项,发表SCI论文2 篇,形成了“临床促进科研,科研反哺临床”的良性发展格局,为医院新生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引领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供稿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