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急了!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为中国晶圆厂带来大订单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2日 08:34 2 admin

荷兰采用非法手段攫取了安世半导体总部权力之后,不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而丢失了不少的订单。

再加上现在美国已经暂停执行50%穿透性规则,荷兰已经失去了控制安世半导体总部权力的“法理”基础,整个里外不是人,老难受了。

但是,为了自己最后的倔强,证明自己手里还有牌,10月29日,也就是中美在韩国釜山会谈前的一天,通知安世半导体的大客户,称他们已经以“当地管理层未能遵守合同约定的付款条款”的理由,于10月26日停止向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那边的封装厂发送晶圆。

急了!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为中国晶圆厂带来大订单

这个所谓的未能遵守“付款条款”,是指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独立运营后,要求客户采取人民币支付,而且是直接支付给中国这边的公司,和荷兰总部不搭界。

收不到钱的荷兰总部,自然是着急了,就想出了这个理由来断供晶圆的招数。

那么,荷兰的理由成立吗?显然是不成立的。

首先,其冻结中国公司在荷兰总部的权力,本身就是违规的,借助美国已经取消的穿透性规则,行掠夺之实,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典型的强盗逻辑和强盗行径。

其次,基于其强盗逻辑,荷兰在安世半导体事件中,已经撕毁了契约精神,它已经没有要求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遵守其规定的合法性。

急了!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为中国晶圆厂带来大订单

再说了,中国公司这边已经宣布脱离荷兰总部,独立运营了,自然不再受其所谓的什么“条款”的制约,我们是可以我行我素的。只要符合中国的法律规定和商业规则即可,荷兰人无权置喙,更没有权力以此为借口断供晶圆。

按照安世半导体正常的生产流程,其生产的芯片大致程序分为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环节、测试环节和入库与分销等主要部分。

正常情况下,安世半导体的设计与晶圆加工环节是在荷兰总部那边完成的,然后再把加工好的晶圆运到中国准备的封装测试工厂,形成最终的产品,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分发销售。

急了!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为中国晶圆厂带来大订单

由于荷兰政府以所谓的“管理存在问题”这样莫须有的罪名剥夺了中国闻泰科技在荷兰总部的权力,直接导致了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和荷兰总部分道扬镳,中国公司这边已经不再接受荷兰总部的任何指令,开始独立运营。

再加上中国已经禁止安世半导体的产品出口销售,直接导致全球汽车业产生了极大的震荡,大部分欧美车企即将面临无芯可用,不得不停产的艰难局面。

因为中国还没有批准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可以外销,荷兰总部那边根本拿不到一片安世半导体的芯片。

急了!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为中国晶圆厂带来大订单

这种情况下,荷兰那边就想了个歪招,禁止荷兰总部生产的晶圆出口到中国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意图借此卡脖子,让东莞工厂这边没有晶圆供应,直接导致封装工厂停产。

荷兰的意思很明白,我得不到,你也别生产了,大家一起完蛋。

这个“大家”,可不是光中国境内的封装工厂,自然也包括那些急需安世半导体芯片的汽车制造商。

所以说,荷兰此举,等于是拉全球的汽车公司和其一起殉葬。也可以说是想借此,逼迫中国同意安世半导体的产品出口。

那么,荷兰总部断供晶圆,会不会导致中国这边的工厂停产呢?恐怕不能,但在短期内会有影响。

急了!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为中国晶圆厂带来大订单

首先,荷兰人忘了中国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凡事都是有备无患,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次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事件爆发后,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早已经启动了备份计划,和中国本土晶圆厂的合作已经开始了。

荷兰断供晶圆,短时间内应该会影响到东莞封装厂的生产,但按照中国晶圆厂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稳定为安世半导体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晶圆,根本不是问题,而且已经开始供货了,直接打破了荷兰断供的影响。

随着产能的增加,完全替代不是问题,以后中国这边根本不需要荷兰生产的晶圆了,自己拿着当画看吧。

急了!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为中国晶圆厂带来大订单

按照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的产能和需求量,荷兰的断供,等于是变相把巨大的订单转给了中国的晶圆厂,绝对的利好。

根据相关数据,安世国产晶圆采购占比,在2024年已升至65%了。现在荷兰一断供,我们这边直接就提升到了100%。

大家说,荷兰断供晶圆的招数,算不算是昏招?

荷兰跌倒,中芯吃饱,妙哉!

急了!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为中国晶圆厂带来大订单

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已经找到了晶圆生产的替代工厂,而荷兰那边的晶圆,却还没有找到封装测试的工厂,原因很简单,因为其他国家现在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就算是荷兰找到了封装厂,没有了中国的稀土,一样完蛋啊。

中国工厂这边的产品,则根本不愁销路,光是国内的比亚迪等几大超级企业,都已经吃掉了安世半导体45%的产能。

而嗷嗷待哺的欧美车企,更是有至少12家已经和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而且还是人民币支付。

荷兰如果再嘴硬下去,以后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那边,会逐步变成一个空壳,慢慢生锈,长满杂草。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