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1日 15:32 0 admin

如果说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大脑”,那么电力就是维持这个大脑运转的“血液”。我们正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战略资源不再是埋藏地下的石油,而是源源不断的电流。

AI这头吞电巨兽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渴”,可能超乎你的想象。你随手向一个AI模型提个问题,背后消耗的电量,就足够点亮一盏灯十分钟。这还只是开胃小菜。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训练一次像GPT-4这样的大模型,一天烧掉的电,能让两万八千多个欧美家庭亮堂一整天。而一个大型AI数据中心,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它的耗电量与一个拥有75万户家庭的城市的用电量旗鼓相当。


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场席卷全球的能源海啸。国际能源署给出了一个惊人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翻一番,达到945太瓦时。这个数字,约等于今天的日本,这个工业强国一整年消耗的全部电力。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这股浪潮在中国同样汹涌。今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数据服务的用电量就猛增了33%。在杭州这种AI产业高度集中的城市,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恐怖的237.7%。甚至,像人形机器人这样的新兴产业也在加入这场“抢电”大赛,比如宇树科技,仅6月份的用电量就比去年同期暴涨了超过六成。


当虚拟世界的“比特”疯狂扩张时,物理世界的“瓦特”却开始捉襟见肘。全球的电网都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从拉美到欧洲的西班牙、捷克,大规模停电事件已经不再是新闻。而在这场危机中,感受最切肤之痛的,莫过于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在美国的科技重镇,比如佐治亚州、弗吉尼亚州,电网容量已经逼近极限。那里的地方政府甚至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限制新的数据中心选址。因为电,真的不够用了。


美国能源部发出警告,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到2030年,全美的停电次数可能会翻倍。电力短缺,这个曾经看似遥远的名词,如今正成为拖累美国高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一个随时可能触发的“熔断器”。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为了AI不得不低头

面对这场生存危机,理想和长远规划似乎都得暂时靠边站。一种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正在主导各国的能源政策,甚至重塑地缘政治的版图。


美国正在上演一出“能源折返跑”。一方面,联邦政府高喊着清洁能源目标。另一方面,在缺电的现实面前,地方和企业早已顾不了那么多。在佐治亚州,预计未来七年的电力需求将增长惊人的16倍,而州内新建的核电站最多也就能满足新增需求的一半。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为了确保AI项目能落地开工,当地企业正想方设法推动建设更多的天然气甚至化石燃料发电厂,环保议程被无奈地搁置。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更加直接。他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策,大刀阔斧地简化数据中心和芯片工厂的建设审批流程。同时,在能源层面,他高举“能源安全”大旗,力推天然气和煤炭开采,并放松了相关的环保管制。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一项高达9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被抛出,旨在全面刺激能源与AI产业,其中就包括对电网的150亿美元投资。这一切行动的核心逻辑只有一个:先确保有电可用,再谈其他,中国则选择了一条“双轨并行”的道路,左手握紧现实,右手布局未来。


地缘政治的变动,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俄乌冲突后,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战略被迫“向东看”。中俄随即达成了电力深度合作,俄罗斯的电力开始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在2022年和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电力总量就超过了74亿千瓦时,这为国内的能源供给,尤其是在核电建设周期内,提供了宝贵的缓冲。


但中国并没有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它也在全球范围内悄然扮演着“电力稳定器”的角色。中国的储能技术和项目,正被输出到巴西、泰国等国家,帮助它们稳定电网。这既是商业扩张,也是一种无形的地缘影响力。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这场能源变局,催生了美、中、俄之间新的三角关系。有美国媒体批评称,正是西方的政策失误,才将能源大国俄罗斯推向了竞争对手中国,让美国在未来的科技竞赛中,不得不面对一个“由另一个对手供能”的强大竞争者。

中美两条路谁能笑到最后

美国选择的,是一种“政策驱动的市场修复”模式。其核心是“加速”,通过政府砸钱和简化行政流程,为市场力量扫清一切障碍,寄希望于市场能快速扩充包括核能、天然气在内的所有能源供给。简单说,就是政府搭台,让市场唱戏。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但这个模式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美国的产业基础出现了“空心化”问题,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在电网升级最关键的变压器等硬件上,美国遭遇了严重的“卡脖子”。一个变压器的交付周期,从2021年的50周,被拉长到了惊人的120周。想修路,却没有足够的砖头和水泥,这就是美国模式面临的尴尬。


相比之下,中国走的则是一条“全产业链的国家整合”之路。它的核心是“整合”与“自给自足”,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已经建立起了近乎绝对的统治力。从上游的多晶硅、硅片,到下游的电池片、组件,光伏产业的每一环,中国的产量都占到了全球的八成以上。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去年,全球风机制造商的前四名,清一色都是中国企业。而在决定新能源未来的储能领域,中国更是贡献了全球超过九成的储能锂电池产能。去年一年,中国安装的风电和太阳能容量,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这种强大的产业能力,让中国有底气玩一种“内部循环”的游戏。国家出台政策,要求新建的数据中心,绿色电力的使用比例必须超过80%。这一招,巧妙地将AI产业这个巨大的“耗电大户”,变成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超级客户”。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于是,一个“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保障需求”的完美闭环形成了。AI的疯狂用电,为风电、光伏和储能产业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和增长动力。


而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又反过来为AI的未来提供了稳定、清洁且自主可控的电力保障。在这个体系里,中国的电力部门碳排放降至历史低点,电网的清洁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几个主要的电力系统。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AI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将世界推入一个“电力即权力”的“新石油”时代。谁能掌握稳定、廉价、充足的电力,谁就掌握了通往下一个科技纪元的钥匙。


在这场关乎国运的竞赛中,我们看到了各国基于现实的无奈选择,比如美国向化石燃料的“战略性”回归,以及中国对俄罗斯电力的“阶段性”引入。这些都是为了赢得当下喘息机会的务实之举。

AI时代来袭,电力成“新石油”外国越来越缺电,中国的电还够用么

然而,真正决定未来的,不是短期的应变,而是能否构建一个可持续、有韧性、且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能源-科技复合体系。美国的市场加速模式,赌的是资本的效率和技术的单点突破。而中国的全产业链整合模式,赌的是国家意志下的系统性优势和规模效应。


这不仅是两条技术路线的竞争,更是两种发展哲学的对决。最终,能够最快、最稳定地为人工智能这个“吞电巨兽”喂饱电力的国家,无疑将在未来的全球格局中,占据最主动的位置。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