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国科学家突破!可弯折2万次的柔性电池问世,颠覆储能未来。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1日 14:17 0 admin

在折叠屏手机刚打开智能设备新形态的今天,一块能像纸一样反复弯折20000次的电池,正悄然掀起一场储能技术的革命。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成功研发出新型柔性固态电池,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先进材料》。这款电池不仅可弯折20000次性能依旧稳定,更将正极能量密度提升86%,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储能技术赛道上实现“换道超车”。

中国科学家突破!可弯折2万次的柔性电池问世,颠覆储能未来。

长久以来,传统液态锂电池因电解液易燃、易漏,存在安全隐患,且受限于刚性结构,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柔性电子设备需求。而固态电池虽被视为理想替代方案,却受限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等难题,迟迟难以落地。

这一次,中国科研团队给出了突破性解法——从分子层面重构材料。

中国科学家突破!可弯折2万次的柔性电池问世,颠覆储能未来。

他们通过创新聚合物分子设计,在主链上同时引入乙氧基团和短硫链,打造出一种“一材双效”的新型功能材料:乙氧基团构建高速离子通道,短硫链则承担电化学储能功能。这种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的“界面一体化”,如同为离子铺就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彻底破解了传统固态电池传输效率低的瓶颈。

中国科学家突破!可弯折2万次的柔性电池问世,颠覆储能未来。

实验证明,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弯折20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超95%,相当于每天弯折50次,可持续使用超过一年。更令人振奋的是,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达86%,为设备续航带来质的飞跃。未来,手机续航突破72小时、电动汽车里程大幅增加,或将不再是幻想。

这项技术的颠覆性,远不止于“更耐用”或“更持久”。

中国科学家突破!可弯折2万次的柔性电池问世,颠覆储能未来。

在消费电子领域,它将彻底释放产品形态的想象力:卷轴式手机、可穿戴智能衣、无边框折叠设备将成为现实;在医疗领域,柔性电池可贴合人体曲线,为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电子皮肤等设备安全长效供电;在极端环境如极地科考、航空航天中,其-20℃至70℃宽温域稳定工作的能力,也展现出强大适应性。

更关键的是,该电池采用固态结构,热失控温度从150℃提升至320℃,针刺实验不起火、不爆炸,真正实现了高安全与高性能的统一。

中国科学家突破!可弯折2万次的柔性电池问世,颠覆储能未来。

从实验室走向产线,中国已在柔性固态电池赛道建立先发优势。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已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开发原型产品,并主导起草国际测试标准,掌握技术话语权。

一块厚度仅0.35毫米的柔性电池,正在撬动一个万亿级市场。据预测,到2030年,柔性储能技术将深刻重塑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多个产业格局。

中国科学家突破!可弯折2万次的柔性电池问世,颠覆储能未来。

这一次,中国不仅跟上了全球科技的步伐,更在关键材料与结构设计上,定义了“电池形态决定设备形态”的新规则。未来已来,我们的电池,终于可以“弯”着走了。对于新型柔性固态电池的材料和特性,你了解多少,欢迎在评论区讨论讨论。谢谢阅读。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